第(1/3)頁
陳煥下鄉一個月,第一封信,如期而至。
這封信的字裡行間都透著激動、振奮,以及熱血豪情。
初到小楊村的陳煥,一心想著幫助村民們發家致富。
響應號召!
看到兒子誌氣滿滿,老陳家一家四口都很高興,老小胡曉鷗,還做出標誌性動作。
一隻手彎曲著,橫在胸前。
第二個月。
家書又至。
這次是兩封信,一封是寫給家裡的,另外一封是寫給李傑的信。
家裡那封是報喜不報憂。
寫給李傑那封,陳煥吐露了心中的困惑。
他發現事情跟預想中的不太一樣。
村民們對他們不是特彆信任,而且他也發現自己學的很多東西都不太管用。
五穀他分得清,但怎麼種,如何種的更好,他沒有頭緒。
在種地方麵,他完全比不上經驗豐富的老農,甚至不如一些村裡長大的孩子們。
這一點,有點打擊到了陳煥。
第三個月。
陳煥又寄來兩封信,家裡那封仍是報喜不報憂。
而寫給李傑那封,好的壞的,都有。
儘管陳煥按照李傑給出的建議做了,但他還是無法融入到小楊村。
問題不是在他身上,他很有誠意,也不是出在小楊村村民那裡,他們對知青們很客氣。
帶著疏遠的那種客氣。
陳煥從村裡小孩子那裡知道了一些事。
小楊村隔壁的一個村子,前兩年被幾個知青禍禍的不輕,導致雙方有點對立。
十裡八鄉,類似的事,根本瞞不住。
所以。
先入為主的情況下,小楊村對這一批知青的態度,沒那麼好。
村民們不冷不熱,也讓部分知青產生了逆反心理。
雖說懷柔距離四九城很近,但再近,它也不是城裡,城市和農村生活,有著本質的區彆。
衣食住行的差異太大,很多人都受不了。
有些人是生理上受不了,有些事生理、心理的雙重困境。
……
小楊村。
三個多月過去,陳煥帶的那些醬菜、臘肉、臘腸之類的物資已經吃掉了一半。
剩下的東西,被他存了起來。
但前天晚上,他丟了半塊臘肉。
到底是誰‘偷’的,根本查不到人。
他們這一批來小楊村的知青,一共有16個人,10男5女,除了林平平之外,其他知青,他一個都不認識。
第(1/3)頁
第(2/3)頁
雖然過去三個月,但十來個人卻分出了好幾個團隊。
陳煥懷疑東西是盧非遠那幫人偷得,以盧非遠為首的那5個知青,就是他們融入小楊村最大的阻礙。
好吃懶做。
天天磨洋工。
除了盧非遠那一批人,還有四個人,不多乾,也不少乾,反正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剩下的七個人,他們都是真心想幫小楊村的知青,但他們從小都是城裡長大的孩子。
說他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那有點過分,不過,說他們沒有種地技能,那是一點都不為過。
秋收那段時間,正好趕上雨天,所有人都在搶收,他們想幫忙,也幫不上。
動作太慢,影響效率。
種冬小麥時,他們也幫不上什麼忙。
接連遇挫,極大的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
陳煥很苦惱,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太大。
這天,正在上工的陳煥,忽然聽到田邊傳來一道熟悉的叫聲。
“陳煥,陳煥,有你的包裹!”
抬頭一看,是郵遞員老常。
“來了。”
陳煥直接用衣服擦了擦手,來到農村之後,他沒有以前那麼‘講究’了,地裡乾活,哪裡乾乾淨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