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來都來了。
十幾個半大孩子在地頭裡一通忙活,挖出了不少蚯蚓,最大的都有小指粗了。
突然聽到有婦人叫喚,孩子們回頭一看,昏暗的暮色下,屋子上空飄蕩著隱約可見的炊煙,不知道是誰的娘親站在門口,朝著他們這個方向喊回去吃飯。
就好像他們還在村子裡那樣。
便沒有繼續挖下去,而是歡天喜地的撒腿跑回去。
“挖了什麼好吃的回來?”回到屋裡,正準備去後院水井打水洗手,就有大人笑著問了起來。
張小山滿臉不高興地將抱著的陶罐遞過去,“你們看吧,李平安說挖地龍吃。”
眾人一聽,連看一眼的心思都沒有了,他們還沒淪落到吃地龍的地步。
張小山突然就開心起來,衝著李平安擠眉弄眼,看到沒有,誰吃這玩意啊。
不過還真有人要,朱大夫往罐裡看了一眼,“大家不吃的話,就給我吧,我炮製一下能吃的,不腥。”
第(2/3)頁
第(3/3)頁
要不說朱大夫是人才呢。
李平安喜笑顏開,虛心請教道:“朱大夫,你打算怎麼處理地龍?”
“伱先去洗手,吃飽後我們再聊。”
說是吃飽,其實就是吃完,雖然之前都說吃頓好的,但隻是開玩笑罷了,李平安都能想到糧食可能不夠吃,他們這些經曆過亂世的大人怎麼可能會沒想到。他們比李平安想象中的還要摳搜。
李平安還沒湊去朱大夫邊上,就有人朗聲問:“朱大夫,我們也想聽一下如何炮製地龍,不知道可不可以?”
凡是他們不知道但彆人又會的,也算是一門手藝,所謂技不外傳,他們想要學會還必須經得朱大夫的允許。這樣大大方方問出來,倒也顯得光明磊落。
現在大家都在同一條道上同甘共苦,人家還那麼識趣上道,朱大夫也不是小氣的人,一拱手就笑嗬嗬說道:“一些炮製手藝而已,想聽的話就一起聽吧。”
飯後無事,大家便圍了過來。人一多,朱大夫就不親自講解了,而是由他的大兒子朱大郎來說,大郎年輕,中氣比他足。
大郎實在,先是給眾人介紹了地龍是重要的藥材之一,早有醫書記載,炒製後可用於高熱、神昏、驚癇抽搐、關節痹痛、尿少水腫的病症,如何炮製地龍,又有藥製、醋製、熬製、酒製、油製、鹽製等方法。
他用大白話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所知的講解得明明白白,目不識丁的人們也聽得清楚明白,如癡如醉。
而這個時候,朱大夫戳了戳李平安的手臂,李平安疑惑望去,見朱大夫對他使了個眼色,心神領會,悄摸的跟著朱大夫走了。
也不是沒有注意到他們,不過也沒在意,人家朱大夫能答應跟他們一同上路逃荒,還是李平安先跟他認識的,人家有事要聊或者說朱大夫還要教李平安什麼,跟他們沒有關係。
當下最重要的還是聽朱大郎說的那些東西,他們這一輩子難得有一次這樣的機會能聽到這些,能學會一點說不定以後也能挖地龍炮製賣給藥鋪藥行,家裡也能多一個進項。
李平安一肚子疑問跟著朱大夫走出屋子外麵,還沒等他問什麼事,手裡就被朱大夫塞了一個東西。
涼涼的,硬硬的,有點硌手。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