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搖頭歎了一聲:
“要是去了燕地,說不定還有活路,真被困洛城,那就沒一點活路嘍!”
錦歲忙問:“為什麼?”
店家看一眼清秀俊美的小道士,笑道:
“水患要人治啊!當地的官奴命不夠填,這批官奴不是正合用?”
錦歲和淩爺爺皆是悚然一驚,雖然這個可能性極低,但哪怕隻是萬一,兩人也不能不管不顧。
淩爺爺再三確認,最近沒船到江南。
立即帶著錦歲到最近的鎮上,多方打聽洛城水患和長安的情況。
兩人在鎮上轉了半天,雖然消息依舊不準確。
明顯事關皇家,有意隱瞞,隻有往來長安的商人知道些情況。
可有兩點是肯定的,一是長安城因廢太子之案大亂。
二是,洛城水患死了不少人,且短期內無法坐船到江南,隻能走官道。
淩爺爺算著時間和路途,很快有了決斷:
“歲歲,爺爺找個道觀安置你,你彆亂跑,等我回來。”
錦歲瞬間明白:“阿爺要獨自去一趟洛城?”
淩爺爺點頭:“不去打聽清楚我不放心。”
錦歲鎮定道:“阿爺將我交給蔣家,結果我差點被賣。您覺得道觀比蔣家可靠?”
“咱們不是說好了,要一路同行,再不分開。阿爺這麼快又想拋下我?”
淩爺爺忙道:
“並不是拋下你,隻是萬一洛城真抓青壯治水患,我一把老骨頭不怕,你怎麼辦?”
錦歲執拗地道:
“您隻管走!您前腳走,我後腳就眼上。指不定我比你還先到洛城呢。”
淩爺爺無奈地看著她,早先那個溫柔聽話的孫女,在蔣家到底遭遇了啥?怎麼性情變了這麼多?
隻能道:“好,咱爺孫倆一起去,隻是你得聽爺爺的話。”
錦歲嘻嘻笑道:“歲歲何時不聽爺爺的話了?阿爺放心,您說啥我都聽著。”
淩爺爺傷勢未癒,她怎麼放心老人家一人趕路?
她有空間做底牌,即便遇到再艱險的情況,都有法子應對。
再說,即便她想避險,留在道觀安穩度日,原主的執念也不同意啊!
聽說兩道士要去洛城,鎮上沒有一輛車願意送。
都說現在隻有洛城附近的百姓往南邊逃,哪有往洛城去的?找死嗎?
錦歲打算買頭驢,淩爺爺不同意,說憑他倆騎驢趕路,那是給山匪水賊送口糧的。
時間不等人,最終淩爺爺破天荒花筆巨款,以五兩銀子的價格,雇了一輛車送兩人到許昌。
再往前的路給多少銀子車主都不願意去,隻能靠兩人走過去。
之前一直是靠兩條腿趕路,錦歲覺得很累人,一直想坐車。
這會真坐馬車趕路,才發現同樣很累。
路極顛簸,馬車又破舊,淩爺爺心急,一直催車主趕快些。
要不是老馬要休息,淩爺爺恨不得連夜趕路,車主抱怨個不停,因為路上他的食宿也歸客人負責。
結果淩爺爺不願意住驛站,隻露宿荒野,吃的也是最普通的粗糧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