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已說的相當嚴重,朱棣明知不可,卻又不吐不快。
從登基到今日,也不到一年時間。
如今的朱棣與那赫赫威名的永樂大帝,還差的有些遠。
現在的他,更像是燕王多一些。
所以這些話,才敢不管不顧的說出來。
聞聽此言,心懷愧疚者有之,不忿者有之,心生離意者亦有之。
唯獨沒人敢開口勸誡,或為這些人求情。
罪證當前,曆曆在目,罪官大部分不敢再說話,但也有人並不認為自己犯罪。
“陛下!”
戶部清吏司郎中武行泰昂然抬頭:“陛下言臣罪過,臣認!”
“但陛下可知,臣等年俸幾何?”
不待朱棣說話,他就自己給出答案:“月俸十六石!”
明朝前期和中期,米價一直很便宜。
《明史》記載,明朝永樂年間,京師百官的工資,是各自拿著工資單領大米。
米價便宜的時候,拿工資單領到七、八石大米,才能兌換一兩銀子。
明初銀價還算穩定,約在1000文左右。
按照武行泰的俸祿,一個月十六石米,差不多就是二兩銀子。
這個錢對於一家三口百姓家來說還算富足,不過對於官員來說,需要養一家老小,壓力就很大了。
家小、教育、社交、用度,處處都需要錢。
第(2/3)頁
第(3/3)頁
更何況對於一些有野心的官員,‘孝敬’錢也是少不了的。
不得不說,這也是朱元璋狠殺了幾批官員,卻始終屢禁不止的原因。
尤其是洪武八年,朱元璋改俸祿為發大明寶鈔,官員一度更是窮困潦倒。
這個窮困潦倒,不是形容詞,就是字麵上的意思。
洪武八年,朱元璋規定寶鈔1貫折合銅錢1000文,還禁止使用金銀。
對於偽造寶鈔者,抓到就是斬首。
朱元璋不懂經濟,沒有相應的質押物,阻止不了寶鈔的飛快貶值。
等到了洪武二十三年,1貫寶鈔隻能折合銅錢250文。
而洪武二十七年,1貫寶鈔折合銅錢160文,更遑論50年後的正統十三年,1貫寶鈔折合銅錢2文,徹底成為廢紙。
朱棣曾一度想啟用寶鈔付俸,被蘇謹及時叫停。
他清楚,若是這麼胡搞下去,大明的經濟就會一團混亂。
不得不說,如今大明最硬的‘硬通貨’,除了金銀銅錢外,就是蘇家錢莊的彙票。
在一些偏遠地方,最高的甚至需要1:1.5,才能換到方便易攜帶的蘇家彙票。
即便溢價這麼高,蘇家彙票也一票難求。
不為彆的,首先就是質押有保障,防偽難破解,不怕被坑。
另一個原因,就是交通不便。
如今火車道的鋪建,剛剛提上日程不久,能夠形成區域網絡的,隻有澤州、上黨一帶。
即便是京城,目前也不過剛剛投入建設。
交通不便,涉及大宗交易的情況,就需要雇傭鏢局、護衛押送金銀。
而這些人的雇傭挑費,吃穿用度,都不是一筆小數字。
距離要是太遠,甚至比彙票的溢價還要高。
就這,還得擔心護衛會不會和賊人勾結,殺人越貨。
有了蘇家彙票,那就方便很多了。
甚至都不需要擔心被搶。
每張彙票都有密押、身份驗證的手段。
隻要提前定好,除非本人持密押來取,即便你搶走彙票也取不出錢來。
朱棣一度想要用彙票代替俸祿,但想想也知道不可行。
畢竟,他和蘇謹的關係再好,也不可能把一國之經濟命脈壓到蘇謹手上。
麵對武行泰的質問,朱棣臉色陰沉:“這便是你貪墨的理由?”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