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前麵還挺正經,後麵都教孩子些啥?鳳芝,聽我的,咱不罵人。”小王同學聽完哭笑不得。
“嗯,不罵人,直接揍就完了,哥哥說要以理服人!”鳳芝揚了揚小拳頭,說道。
“小姑娘家家的,揍什麼揍?吃飯了。”張桂芳聽不下去了,過來將小的扒拉過去,催促道。
“那一會我算一算每個人的定量,咱從明天開始過稱,按定量吃。”唐植桐放下秤,重新洗了一下手,坐下吃飯。
唐植桐從小到大幾乎沒細算過能量攝入量、消耗量,隻是在減肥的時候關注過幾天,但今天做了一回“算計家”。
哈裡斯和本尼迪克在20世紀初曾做過試驗,將基礎代謝的能量進行了公式化、數據化,即MR。
唐植桐飯後參考小王同學的身高、體重進行了基礎代謝測算,大概是1450大卡的樣子。
所謂基礎代謝是完成最基本的生存所需要的能量,簡單來講就是人體在平躺的靜止狀態下,維持正常的生命體征,比如:呼吸、心跳、體溫等所消耗的最低熱量。
可以暴力的理解為植物人狀態一天需要消耗的熱量。
如果再稍微運動一點,這個數值就要乘以個係數。
日常上下班算輕微運動,基礎代謝需要乘以1.3,也就是1885大卡。
無論是大米、白麵還是玉米麵,500所蘊含的能量都隻在1750大卡的樣子。
缺口是135大卡,得額外補充兩斤蔬菜才能彌補住這個缺口。
其他人也是差不多的樣子,都有一定缺口。
算到這,唐植桐覺得四九城群眾的定量肯定有高人給核算過,一切都是卡著需求線來的。
略微有些缺口,可以通過食用油、肉、蛋等其他食品進行彌補,主打一個進出平衡。
不過這定量對於正在生長發育的鳳珍、鳳芝、靜瑩、敬民來說非常不友好。
年輕人新陳代謝快,正是學習用腦子、長身體發育的時候,再加上身高比同齡人偏高,代謝需要更多的能量。
唐植桐對此深有體會,自己前世讀初中那會,一頓午飯能吃四五個火燒,一天下來最少得吃十個,這還是有菜、有油的情況下。
而一斤麵粉,也就能出七個火燒,這中間還差著三個呢。
唐植桐思前想後,最後還是決定暫時不動用麵粉,餓上幾天不算壞事,至於給身體補充營養嘛,用周末改善夥食及平日裡的鬆子來補充。
鬆子是個好東西,能量爆表,二兩鬆子仁就能有600大卡的能量。
關鍵是鬆子仁能量多,還沒有飽腹感。
吃完出去依舊是一副餓央央的模樣。
相信餓上這一陣子,長了記性,等以後生活改善些,孩子們更加不會出去說自己吃了什麼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