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武陵太守_三國之魏延一統_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4章 武陵太守(1 / 1)

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三國之魏延一統》最新章節。

泉陵城外魏延軍營,中軍大帳中魏延和徐庶正在聽取零陵軍機營兵士的彙報。

“主公、軍師這就是我們的計劃。”那名軍機營兵士將他們奪取泉陵的計劃和盤托出後向魏延和徐庶行禮道。

“很好,就按此計劃執行,破城之日爾等當記首功。”魏延很高興,一旁的徐庶也點頭讚成。

“謝主公、軍師。”說完那名軍機營兵士便轉身離去。

“主公,勇義鄧展的字)做的不錯啊,零陵軍機營真是藏龍臥虎。”徐庶聽完了剛才的計劃眼前一亮,沒想到零陵的軍機營居然有此能人,心裡由衷讚歎鄧展的工作做的好。

隻有熟悉後來曆史的魏延才知道這個人有多厲害,是宰輔之才。但是他現在居然陰差陽錯成為自己麾下軍機營零陵郡的成員。

“報主公,長沙甘寧將軍有信件送來。”帳外的兵士進來呈上了一封信件。

魏延將信件看完後臉色一變,又將信件給一旁的徐庶傳閱。

“這個韓玄臉皮是真厚,當敵人打來的時候跑的比誰都快,現在倒來催促我們儘快攻城。”魏延看完甘寧的信件後說道。

甘寧在信件中將臨湘城的情況和韓玄造訪並且要求他儘快強行攻城的事情一一彙報給魏延,因為拒絕了攻城了要求,韓玄要去襄陽州牧府告他畏戰懼敵之罪。

“臨湘城不同於臨沅和泉陵,高聳的城牆外麵還有寬約十丈寬的護城河,冒然強攻損失慘重,韓玄不知兵,卻瞎指揮。”徐庶看完信後也皺起了眉頭。

“元直,韓玄此人心胸狹隘,目光短淺,如若真去劉表麵前告一刁狀,恐怕對我們不利。”魏延有點擔憂,畢竟為了養寇自重,臨湘城短期是不會攻下的。

“韓玄丟城失地,他還敢去劉表麵前搬動是非,劉表難道就不會治他臨陣脫逃之罪?”徐庶以為劉表是容不下韓玄這種人的。

“劉表軟弱無能、有謀無斷、外寬內忌,韓玄又是他的親信,就怕他會聽信一麵之詞。”魏延很了解劉表的為人。

“主公說的對,防人之心不可無。主公立刻寫信向襄陽求援,道明臨湘城堅,攻城兵力不足,請求襄陽撥付援軍。這樣將攻城的困難擺在劉表麵前,這樣韓玄告我們的一麵之詞便不攻自破。”徐庶思考後說道。

“如若劉表真的派遣援軍過來怎麼辦?”魏延還是有所顧忌。

“襄陽現在兵不過五千,將隻有蔡瑁勉強勝任,但蔡瑁懼戰豈敢輕出,無兵無將劉表哪有援軍可派。”徐庶胸有成竹。

魏延覺的徐庶說的很有道理,便趕緊按照徐庶的建議,寫了一封求援信派人快馬往襄陽送去,信中言明臨湘城堅,暫有兵力無法破城,求派援軍。

此時襄陽州牧府,魏延的表功文書六百裡加急傳到了襄陽,劉表和手下心腹謀士在議政廳齊聚一堂。

“主公,魏延將此次武陵大捷的有功之臣功勞簿傳過來了。”伊籍拿著剛剛收到的表功文書和功勞簿準備呈給劉表。

“你直接說吧。”劉表拒絕查看並顯得有點不耐煩。

伊籍聽後直接將表功文書和功勞簿當庭誦讀,並將有功的將領鞏誌、徐庶、黃忠、文聘、霍篤、霍峻、馮習、張南等人的功勞事跡一一列舉。

“這些都是魏延的部曲嗎?”劉表聽完後問道。

“除了放在功勞簿首位的鞏誌,其他的都是魏延此次南下率領的將領。”熟悉情況的鎮南軍軍師蔡瑁說道。

“荊南還沒平定就想著給自己的部曲邀功,他魏文長有點心急啊。”劉表本來就對魏延立功後迎娶自己的女兒劉瑄之事有所反悔,蔡夫人又吹了枕邊風,現在魏延又來給親信請功,劉表很是不滿。

“主公,武陵大捷畢竟是場大勝,如若沒有任何表示也會寒了前線將士的心啊。”一直看著劉表臉色變化的蒯越站出來說道。

“主公,末將還是覺得所有封賞都應該等到荊南平定以後再進行,不然今天一個武陵大捷,明天一個零陵大捷,這封賞就沒完沒了了。”蔡瑁生怕魏延等人再受到封賞。

“德珪言之有理,荊南收複後再統一封賞。”劉表最終決定。

“主公,封賞可以晚點再說,但是武陵太守空缺,必須要儘快安排武陵太守啊。”伊籍看過表功文書後說道。

“本官記得剛才放在功勞簿首位的那個是誰啊?”劉表問道,關於太守的人選他不想問蒯越或者蔡瑁等人,這些封疆大吏的人選蒯家和蔡家一直都爭得死去活來,都想任用自己的族人或者親近的人,劉表一直很反感。

“鞏誌,武陵臨沅人,原武陵從事,在金旋太守戰死後誓死守城立下大功,位列功勞簿首位。”伊籍詳細地介紹了鞏誌。

“他是魏延的人嗎?”劉表問道。

“不是,他一直在武陵,和魏延沒有任何交集。”伊籍猜到了劉表的心思,故意將沒有交集說的很大聲。

“那就好,任命鞏誌為武陵太守,其他有功之臣晚點一並封賞。”劉表下令道。任用這個鞏誌擔任武陵太守他很滿意,因為劉表現在手上確實是無人可用,既不想用其他世家的人,又不想任用魏延的人,武陵當地的鞏誌無疑是最佳的人選。



最新小说: 抗日從東北軍開始 贅婿神皇 我真不想當劍神啊 空間大佬的養崽寵夫種田日常 曝光曆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 表姑娘她弱不禁風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獸世好孕:嬌軟兔兔被大佬們狂寵 聽到寶寶心聲後,渣夫被我虐哭了 明末:邊軍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