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平靜的過去了很久,直到貞觀十三年,不平靜的事情又來了!
下大旱,也就是全國範圍內的降雨量都很少,甚至很多地方顆粒無收。
而遠在吐蕃的大唐軍隊,也無法再與吐蕃僵持下去了。
一是高原反應,導致許多將士紛紛倒下,無力再戰,大唐軍隊隻能勉強與吐蕃軍隊隔山相望。
二是糧草運輸艱難,和因為大旱而造成的糧食短缺。
國庫是有錢,但有錢也買不來糧草啊!
各地也都有糧倉,但這些糧食都用在了賑災上。
並且,打了將近兩年的仗,糧草損耗實在是太大了!
所以最後,大唐將士們隻能遺憾的選擇班師回朝。
與此同時,大唐供給給東瀛的陳糧,也停止供應了,這直接造成東瀛人口瞬間蒸發一多半。
而杜九呢,聽這家夥又被李世民派出去祭去了,是要讓杜九祈雨!
杜九心中頓時臥了個大槽了!真當爺每次祭都那麼好運麼?
若是求不來雨,爺福星的名頭豈不是要被揭掉了?
吐槽歸吐槽,最後,杜九還是在李承乾相送下,踏上了去泰山的路。
走一路,念叨一路:玉皇大帝、龍王爺、雷公電母……有哪個管下雨這事兒的,看在的是老爺親孫砸的份上,降下點甘霖吧!
杜九此行,不但要祈雨,還要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安定民心。
幸好,前兩項有專人去辦,杜九隻負責安定民心就夠了。
在山東,杜九還是很有威望的,畢竟,多年前,杜九還祭退過洪水呢!
就現在,很多饒家裡也還供奉著福德星君。
當然,等大唐軍隊班師回朝後,杜九又會多了個門神的稱呼,還是畫的呲嘴獠牙,辟邪的那種!
在荒野走了幾日,就入了災區,但見河床乾枯,井水枯竭,土地乾裂,寸草不生,蛙不鳴,鳥不飛,蟲不叫!
遠處的城牆低下,則是一群麵黃肌瘦的災民,他們終日守在城門口,盼著朝廷來救。
待得近了,杜九發現,這些災民中,以孩子和青壯年男子比較多,老人所剩無幾,婦女沒有幾個,孩童也多是跟著青年男子在一起。
看到這兒,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這不正應了那句話麼?
物競擇,適者生存!
老人多是將希望留給年輕人,所以餓死的居多;
婦人或是將吃食留給了子女,活活餓死,或是被無情的家人拋棄,繼而絕望的死去;
至於孩童,大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親人已經統統逝去的孤兒,這種孤兒,基本上沒幾就會消失掉,當然,也有運氣不知是好是壞的,直接就被人牙子拐走了。
另一種是親人健在,為了香火傳承,眾親人選擇隻保兩饒做法,這兩個人,多是健碩的父親與傳承香火的孩童。
這就是古代人對香火傳承的執著,也是這最為黑暗的時期,那僅存的人性的閃光點。
當然,也不乏部分喪儘良的人,他們落草為寇,趁機起事,濫殺無辜,劫禍鄉裡。
他們甚至將缺做兩腳羊來烹煮而食,還會將這些“肉”販賣出去,換得大量的銀錢。
饑餓,是會使人瘋狂的,杜九身邊的護衛們,見那些災民衝了上來,連忙抽刀阻擋在前。
杜九伏在馬上,安慰著焦躁的坐騎,任由護衛隊與那些災民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