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置的後麵是個住家,主人是個老太太,她一看崔長嘉要在這裡停車擺攤,直接拒絕。
崔長嘉拿出來五塊錢給了老太太,這個攤她也就擺下了。
很長一段時間,她都在夜市上擺攤賣倉庫的尾貨,很了解夜市的規則,有的夜市是有管理員在的,那種的話可以花錢租一個固定的。
像州城大學這邊的這個夜市,都沒有人什麼管,所以老太太不讓崔長嘉在這裡擺,無非就是想要點攤子費。
其實也就是幾塊錢的事,錢痛痛快快的給了,賣的也安心。
太陽落山了,溫度也就降了下來,崔長嘉戴了常瀅送她的圍巾,將麵包車的後備箱打開,拿出來五六張桌子擺在了周圍,然後拿著廣告牌掛在了車上。
廣告牌不是崔長嘉隨便寫的,而是讓廣告店正兒八經設計的,上麵可帶著折疊桌的ogo以及可以使用的場景,周邊再掛上一圈小燈泡,老遠的看著就很亮眼。
每個年代做生意,有每個年代的做法。
七八十年代,物資匱乏,一般隨便倒騰點東西去賣都能掙錢。
到了千禧年前後,中國經濟騰飛,交通運輸條件也好了很多,貨物南北流通的快了,小商品市場發展極為迅速,再做生意就得小心了,要有吸引人的地方才行。
時間漸晚,晚市上除了擺攤的,也漸漸的有了人,大部分都是學生,看著一張張朝氣蓬勃的臉,崔長嘉不禁想起自己的少年時代,模模糊糊的記憶,在腦子裡連不成片
很快的就有人被吸引了,那是兩個小姑娘,都紮著馬尾辮,年輕又有朝氣。
兩個小姑娘停在了崔長嘉的攤位旁,一個姑娘道,“這小桌子好特彆啊。”
崔長嘉指了指掛在車上的廣告,道,“冬天冷,如果不想下床學習的話,可以把小桌放床上寫作業什麼,穩定性很好。”
她說著用力的搖晃了一下小桌,的確穩穩當當的。
她又把桌子拿起來,把桌腿折疊起來,“不用的時候就這樣折疊起來隨便塞哪裡都不占地方。”
“多少錢?”另外一個姑娘問道,“這個挺好啊。”
“十五塊錢一張,不過如果你如果能找到五個人買的話,我可以給你們都按團購價,十三塊錢一張。”
兩個小姑娘對視一眼,齊齊扭過頭去,背著崔長嘉嘀咕了一番,然後她們轉過頭來,一個小姑娘道,“我們倆都要,你們給我們算十三塊錢一張唄。”
崔長嘉猶豫了一會道,“行吧,剛開張,給你們算十三一張吧,你們回去得幫我宣傳宣傳。”
其實崔長嘉原本就沒想著真的要去賣十五塊錢一張,畢竟學生的手裡是沒有那麼多閒錢的。
“沒問題!”
兩個小姑娘痛痛快快的付了錢,一人拎著一張小桌子走了。
崔長嘉偷偷鬆了口氣,把收到的二十六塊錢放到了包裡,第一筆,順利開張,非常好!
崔修遠在工廠一直坐立不安,尤其是天黑了之後,他拄著拐杖往工廠大門外麵跑了好幾次,去看崔長嘉回來了沒有。
他幾次想給崔長嘉打電話問問,卻又不敢,他怕那些小的折疊桌賣不出去。
崔文泉反倒是比崔修遠淡定,他今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工棚裡麵,哪怕是累了,寧肯坐在裡麵休息,也不想出去。
親們,麻煩把票留給我吧,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