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很快,王子成與本地縣令、千總便一同趕了過來。
隨之一同前來的,還有為數眾多的衙役、捕快、黑衣人、青鸞衛。可以說地方官府的人手幾乎是全部出動,足有近千人。
千總全名為“營千總”,正六品,與青鸞衛百戶同等品級,還比正七品的縣令高出兩級,並不受縣令節製。
本朝有感於前朝時重文抑武的弊端,從開國之初,便是文武並用,武官在朝廷上的力量並不弱於文官。文武之間也沒有十分明確且不可逾越的界限,許多閣老都是出將入相之人,故而大玄朝廷武官的地位並不算低,不會出現前朝時高品武官受低品文官節製的局麵。
按照大玄軍製,千總領兵五百人,其中正兵精銳二百人,輔兵三百人,而世人口中的“黑衣人”主要就是指正兵,又叫戰兵,平日裡不事生產,專事操練。輔兵顧名思義,便是輔佐戰兵,比如運輸糧草、搭建工事、做飯喂馬、保養火器等等。
本地千總姓趙,這次帶了一百五十名正兵和二百名輔兵,正兵悉數配備火器甲胄,並非道門中人慣用的手銃,而是長銃,射程更遠,且彈倉內可以儲存多枚彈丸,能夠連續開銃。輔兵主要是從營中運來了四門火炮。
早期使用前裝式火炮時,以炮彈重量來區彆火炮大小,那時候的軍中最常使用四種火炮,六十斤炮彈的重炮,三十斤、二十斤的一般火炮,十斤的小炮。其中重炮隻能裝備在大型海船和固定炮台之上,無法移動。
不過隨著火炮技術不斷更新迭代,軍中裝備的火炮已經逐漸變為後裝式線膛火炮,再以炮彈重量論大小便沒有太大意義,故而改為以火炮的口徑來區分火炮大小。
如今軍中,分彆配備有一寸九分到兩寸三分的丁等火炮、三寸一分到三寸六分的丙等火炮、四寸五分到四寸六分的乙等火炮,以及四寸六分以上的甲等重炮。其中重炮又有細分,某些重炮隻能在固定在炮台上,或者裝備於鐵甲艦上,這與地方軍隊已經沒什麼關係了。
這一次,趙千總帶來的就是四門口徑三寸一分到三寸六分的丙等火炮,攻城也許力有不逮,可用來攻打一座府邸,已經是綽綽有餘。
除了充當正麵強攻的黑衣人之外,衙役和捕快的人手也不在少數,在這一點上,與天罡堂類似,一個捕快正役有兩個副役,每個副役又有幫手,再加上三班衙役,也有二百餘人。他們主要負責肅清街麵,實行戒嚴,驅散看熱鬨的人群,防止誤傷普通百姓。
再有就是本地青鸞衛百戶所傾巢出動,從旁協助黑衣人。
雖說青鸞衛是天子親軍,以刑偵辦案為主,但終究在黑衣人的行列之中,許多黑衣人高官入朝,除了入職兵部之外,也會轉入青鸞衛中,再通過青鸞衛轉入刑部、大理寺等衙門,最終進入文官行列,所以青鸞衛中不乏黑衣人出身之人,雙方配合也不是什麼難事。
待到張月鹿和齊玄素來到夏昌府外的時候,就見這裡已經被包圍得水泄不通,
雖說道門和朝廷的品級並不相通,但道門三大副掌教之一的太平道大真人又是朝廷的國師,便給了道門和朝廷之間豎了一根標尺,大概可以有個對應。
毫無疑問,本地縣令、千總、青鸞衛百戶都不如張月鹿這位四品祭酒道士,唯有王子成與張月鹿相當,所以也就是由王子成和張月鹿商議而決。
王子成沉聲問道:“夏家的人還不肯出來投降嗎?”
趙千總回答道:“回稟上差,已經讓弟兄喊了三輪話,隻要他們肯開門投降,隻誅首惡,若是執迷不悟,則玉石俱焚,悔之晚矣。可裡頭沒有半點動靜,還請上差示下。”
王子成看了眼張月鹿,問道:“不知張法師是什麼意思?”
張月鹿道:“若是正常士紳人家,見門外如此陣仗,早就開門說明情況,如今無人回應,可見是做賊心虛,不打自招,那便不必客氣,直接以火炮轟開大門和院牆,強攻進去。”
第(1/3)頁
第(2/3)頁
王子成點頭道:“就依張法師之言,趙千總,給我瞄準了轟。”
身披黑色甲胄的趙千總領命而去,來到距離夏府大門大約有一百丈左右的地方,隻能勉強擺開兩門火炮,另外兩門火炮則被布置在了兩翼位置。
齊玄素饒有興致地觀察著火炮,據說這種火炮是由道門天機堂主持研發設計,然後由工部、神機營聯合生產。其采用多層複合炮身結構,整炮由大小雙管組成複合多層炮身,其中小管內刻有膛線,從前裝填彈變為後裝填彈,裝彈時間更短。整體而言,較之前朝大魏的前裝式滑膛火炮重量更輕,射程更遠,炮彈也並非是實心彈,而是開花彈,其中裝有猛烈火藥,落地之後便可引發劇烈爆炸。
然後就見趙千總高高舉起右手:“一發裝填。”
四門火炮同時行動,訓練有素的炮手迅速打開木箱,兩人抬起一發金屬外殼的錐形炮彈,從火炮後方裝填入炮膛之中。
然後就聽炮手高聲道:“裝填完畢。”
趙千總猛地手掌揮下:“放!”
齊玄素隻覺得一股炙熱的氣浪撲麵而來,同時腳下地麵轟然一震,仿佛搖晃了一下。
然後夏府的門樓已經整個消失不見,連帶著一段院牆也徹底坍塌,廢墟上還殘留著點點餘火。
趙千總再次舉起右手:“調整角度,二發裝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