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寒山說道,“但是我發現,如果把自身內力一分為六,分彆對應著六種屬性,那麼出手的時候,六氣循環,能產生一種近乎讓內力去而複返的感覺。”
“譬如我這一拳打出,原要耗費一成功力的話,那麼如果身懷六韜心法,拳頭打中目標之後,威力全部爆發了,卻還會有三分功力被反納回來,這反衝的功力,又會刺激我更快的恢複內息,多增三分力道。”
“相當於我隻耗去了四分功力,就打出了一成功力的拳勁。”
周子凡聽到這裡,已麵露驚喜之色。
純陽三法淬煉後的內力爆裂狂放,威力很強,消耗卻也很嚴重。
那天晚上,周子凡打出“陰陽一氣”後,直接脫力。
蘇鐵衣連戰三人,看似什麼外傷都沒有,翌日卻麵無血色,食不下咽,正是經脈負擔和回氣的問題,若非有羅摩心法,隻怕他殺尹康之前,就先要吐幾口血。
“這六韜心法,竟然有這樣的妙用,不愧是傳說中,西極不周宮流傳下來的。”
周子凡感慨了一聲。
那天尹康臨死之時,提到西極和天都,被周子凡等人,知道了他的武學來曆。
西極不周宮,是前朝國教,在前朝覆滅,大楚開國之後,就已經遷離中土。
不過,天下武學聖地中,都有一個相似的規矩,就是門中弟子倘若潛力已儘,武學再難有所進展,又能夠通過“師者”資格試煉的話,就可以到外麵開辟分支,把自己所懂的武功傳授下去。
所以但凡武學聖地,分支都數不勝數,很多分支與主脈間的關係,也稀薄到可以忽略不計了。
因此,大楚開國至今五百多年,仍有西極不周宮的武學,可以在這片土地上流傳。
鬆鶴武館的祖師,據說是來自天都仙府,也就是這麼回事。
“大師兄你這陣子奔波勞累,如今卻已上了正軌,之後也該多練練武功了。”
蘇寒山說道,“倘若你突破天梯境界的話,我們直接打到黃家去,把他們主力乾掉,來個釜底抽薪,就不用這麼被動了。”
周子凡笑道:“小師弟放心,我不會顛倒主次的,這陣子,其實我也有在看《長夜鬼焰譜》,儘力提升戰鬥手段。”
“隻是,我修煉到氣海圓滿的境界已久,要想捕捉到踏入天梯的靈感,總是有些艱難。倒是小師弟你,現在就該著手準備了。”
蘇寒山詫異道:“準備什麼,我離氣海圓滿,還有五六轉啊。”
周子凡搖搖頭,解釋起來。
“天梯二字,指的是人的脊椎,所謂踏入天梯境界,就是開始淬煉尾椎,正式步入脫胎換骨的層次。”
“而想要淬煉尾椎,有三個要點,一是功力強度,二是對功力的掌控程度,三則是淬煉方法。”
“這三者難度,是依次攀升。功力強度,反而是相對最易達成的。”
據說久遠以前,武道各大境界尚未確立完善的時候,有些人在氣海二十四轉之後,就會摸索踏入更高境界。
那個時候,氣海大成就等於氣海巔峰。
隻是那樣做的人,一千個中會有九百個失敗,九十個走火自損,九個戰力有增卻重患在身,也許隻有一個,能勉強算是成功。
故而後來,對氣海境界功力強度的要求,才提到了三十六轉這個檔次。
而功力的掌控程度,則是與淬煉方法相輔相成。
因為脫胎換骨的步驟異常複雜、精細,不能出一點紕漏,內力掌控程度不夠的話,必然會失敗,還可能損及自己的脊椎。
最後最難的一點,就是淬煉方法了。
武道上的前輩們,雖然早就已經摸索出了很成熟的淬煉天梯之法,但是這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也不會有兩個人的體質,是一模一樣的。
前輩們的方法再怎麼樣,也隻能算是完成了九成九,最後那一分進度,總是需要經過習武者對自己體質的感悟,來進行微調。
到了現在這個時代,絕大多數氣海圓滿境界的武者,就是卡在了最後那一分微調上。
人體太複雜了,人的感覺有很多是語言文字根本沒法描述的,要想完成那一份微調,則需要把握住那一份正確的感覺,將它歸納成有序的思路。
習武之人,隻有在剛抵達氣海圓滿境界的時候,對自己的體魄感知最新奇,最容易激發那一份靈感。
時間拖久了,習慣了,靈感反而更難得到啟發了。
因此才有所謂的,氣海境界修煉越快的人,越需要一鼓作氣,衝過那個關卡的說法。
“你實力進步太快,真等到最後隻差兩三轉的時候,再去學淬煉天梯之法,肯定來不及。”
周子凡諄諄的勸說道,“所以你要趁現在,就把純陽三法中,如何淬煉天梯的那部分內容,學個通透,試演試演。”
“到時候,才可能一舉捉住靈悟之處,完成那一份微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