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廣播後。
大家都被廣播的內容所吸引了,尤其是聽到有港島人來投資後,大多數村民都很感興趣。
“冬青,等會再來找你。”
“我回頭再找你登記。”
剛剛還在跟陳冬青報名,準備參加生蠔養殖的人,紛紛前往生產大隊那裡。
李多魚和陳冬青相視看了眼,滿臉都是無奈。
港島人,
投資養鮑魚。
兩人想都不用想,就已經猜到那兩個港島人是誰了。
陳冬青說道:“我也先過去看看什麼情況。”
“嗯。”
可見大家都走了,有幾個來幫忙粘生蠔苗的散工,聽到廣播後,也有點坐不住。
“多魚,我去看看等會就回來。”
“曉霞,等我下,我也一起去。”
人一下子,就走掉了三分一,眼看去大隊的人越來越多,二嫂朱秀華的小凳子,就像長了針一樣,坐立不安起來。
糾結了好一會兒,二嫂忍不住說道:“多魚,我也去看看。”
老李看到朱秀華也走了後,不由皺起了眉頭,前來幫忙的都是鄰裡親戚,他也不好意思說什麼。
看著眼前還堆成山的生蠔苗,不由加快了分蠔苗的速度。
看到人走了一半,李多魚眉頭微皺,但也可以理解。
如果隻是單純養鮑魚的話,大家估計會不感興趣,因為在擔擔島這裡,鮑魚並不算特彆美味的東西,很多海鮮都比鮑魚好吃。
真正吸引他們的,是那兩個港島人,由於走貨的緣故,擔擔島的人跟港島人有過接觸,得知港島現在非常繁華。
甚至有漁民家裡還有港島的風景掛曆,上麵有維多利亞港的夜景,還有九龍灣的照片。
可之前接觸的那兩個港島人,李多魚總感覺很彆扭。
李多魚走貨那段時間,也曾在大船上接觸過港島人。
那時候,那時候覺得他們說話方式特彆的好玩,就是在跟你聊天時,他們為了能讓大陸人聽懂,就經常三種語言一起穿插著講。
英語、港島話,偶爾會夾雜一兩個普通話。
可那兩個港島人,講的則是港島本地話,連英語單詞都沒幾個。
如果是本土的港島人,接受的是,肯定是會講英語的,但如果是戰爭時跑過去那批人的後代,肯定也會講普通話。
李多魚摸了下粘好生蠔苗的水泥,距離水泥變硬,估計還有三個多小時的時間。
有那麼點擔心的他,乾脆也蠻過去看兩眼。
來到廣場後。
李多魚發現半個村的人都在這裡,甚至連陳家村的人都來了,甚至看到了陳阿泰的身影。
大家把廣場圍的水泄不通,有的人為了能看到台上的人,甚至直接爬到樹上。
有些大孩子,甚至爬到了屋頂,坐在瓦片上。
附近的一個村民,看到坐在瓦片頂的人後,罵道:“小光,伱要是把我瓦片坐壞,我讓你爹娘賠錢。”
現在戲台上,就隻有王大炮一個,他拿著擴音器跟大家喊道:“來,讓我們一起來歡迎下咱們擔擔島的貴賓。”
王大炮說完後,緊接著鼓掌起來,村民們也紛紛鼓掌起來。
緊接著,兩個李多魚熟悉的港島人,從後麵走了出來,跟他們一起的還有那個女翻譯,還有水產研究院的楊再榮副所長。
“果然是他們。”
王大炮滿臉笑容地介紹著他們。
“這兩位就是打算來我們擔擔島投資養鮑魚的貴賓,這位是張斌如張先生,而這位則是布拿拿先生。”
聽王大炮叫自己布拿拿,那位港島人有那麼點生氣,跟自己的翻譯說道:“是banana,不是布拿拿。”
女翻譯小朱,隻好糾正道:
“王隊長,是banana先生。”
“哦,是布娜娜。”
女翻譯小朱尷尬笑了笑,她也很是頭疼地看著那一位不愛說話的港島人,其實她也是第一次聽到這麼奇怪的英文名字。
以前他接觸過的港島人,很少有人會用水果來當名字的。
而讓李多魚意外的是,那個叫張斌如的港島人,講話還挺有趣的,兩三下就調動起了村民的情緒,講的大多都是跟鮑魚有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