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一條就把黃陽縣90%的閨女抹殺掉了,本來就是偏遠地區十八線的小縣城,男子都不一定識字,何況女子呢。
鄭大郎媳婦本來想從娘家的幾個侄女選一個的,鄭弘遠這條擇偶標準,直接讓侄女們下線。
鄭大郎媳婦一度懷疑自個的悶頭大兒子之所以提出這個條件,完全是為了不娶自家侄女,因為每次跟他提起娘家的幾個表妹,大兒子都好反感。
更過分的是,當兒子提出這個條件,公公,相公,小兒子都一致讚同,紛紛說識字的女子比不識字的女子好,特彆是二兒子弘文也準備效仿大兒子弘遠,一定要娶個識字的姑娘,還揚言不想跟文盲結親。
文盲的鄭大郎媳婦:........
因為這個必要條件,鄭弘遠的婚事顯得艱難。
主要是合格的女子太少了。
識字的女孩,家世肯定不差,而鄭童生,也隻是個童生,再多的也沒有了。他家的生活條件好,也隻相對村裡的好,在縣裡的夠不著的。
一般識字的閨女家裡也看不上鄭童生家庭。
這不,孫伯民不管有意還是無意地說起二閨女的婚事,就闖入鄭童生和宋氏的心裡了。
怎麼說孫家也不差,十裡八鄉算得上富戶,還有個省府有錢的親戚,並且不僅有錢,還有身份。
秀才起碼鄭童生就沒辦法突破。
唯一擔心的就是孫家閨女像母親蘇氏,生不出兒子。
結果大閨女嫁到夏家後,第一胎就生出兒子了,介意的宋氏也變得不介意了,看來隻要不姓蘇就行,姓孫就是孫家人,肯定能生兒子。
鄭童生倒不介意這種,他是看中孫山的潛力。
聽弘文說孫山在洪氏學堂學業突飛猛進,比自己還厲害,並且洪秀才說孫山很有機會考中秀才。
鄭童生也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才一直鼓勵孫山到縣學求學。
省府的親戚畢竟距離遠而且關係也遠,但孫山就不一樣,隻要孫山考上秀才,或多或少也能護著鄭家。
鄭童生想著將來自己去了,家裡再無童生,再無讀書人,就會慢慢敗退下去的,這種情況,隻能找有潛質的家庭聯姻,以求得到庇護。
鄭童生想他能夠得著且有潛力的隻有孫家,其他人,他也無能為力。
鄭童生和媳婦宋氏商量一番,確定為大孫子定下孫伯民的二閨女。
於是跑到縣城給夏大郎夫妻說了一番。
夏大郎毫無意見,還表示歡喜。夏大郎媳婦倒有意見,隻不過有公公婆婆兩座大山壓著,翻不了花樣。
至於鄭弘遠,表示要相看一下。
鄭弘文則說:“大哥,阿山的姐姐好啊,聽阿山說她不僅識字,還會算賬,還會種花呢。這麼好的姑娘,你可要抓住了。”
鄭宏遠聽到後,臉蛋紅紅的,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鄭家人一看,覺得有戲,快刀斬亂馬,立即安排相親。
喜歡我,孫山,科舉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