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朱棣兵馬進城,建文依舊沒有回過神來,他想破腦袋都想不明白自己六十萬大軍是怎麼被朱老四的十萬人給打沒的,又怎麼會被對方打破這號稱固若金湯的京師的。
可這時候再想已經晚了,建文想跑也沒了機會,朱老四的兵馬已經進了城把南京圍的水泄不通,他建文又沒專機可以從天上跑,無奈悲憤交加的建文隻能拉上老婆孩子一家子整整齊齊**。
建文這麼一死,朱老四就上台當了皇帝。
原本以為朱老四當了皇帝後會比愣頭青大侄子待叔叔們要好些,畢竟大家是兄弟嘛,而且你朱老四之所以靖難不就是因為大侄子逼迫過甚麼?將心比心,現在你當皇帝了,總歸要撥亂反正了吧?
可惜,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伱們這些藩王宗室們實在是想多了,你們怎麼不就琢磨琢磨他朱老四是怎麼上的台?又是怎麼靖難成功的?
造反上台的最怕就是彆人有樣學樣,朱老四自然也不例外。
身登大寶後,朱老四對付自己那些兄弟、侄子比建文手段還狠,不僅乾脆利落三下五除二把藩王的實權全部削完了,而且對於宗室的控製手段在曆朝曆代都是最嚴厲的。
為了防止宗室未來有人效仿自己造反成功,朱老四直接把所有宗室全部圈養起來,還讓地方官府、錦衣衛等機構相互監督嚴密監視,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處罰更是嚴厲無比。
就這樣,自永樂年起,大明宗室就成了一群被圈養的“豬”,除了腦袋上頂著一個宗室的名頭和拿著朝廷的供給俸祿過日子外,其他啥都不能乾。
如果僅僅這樣倒也好,畢竟光拿工資不乾活,直接躺平倒也行,吃吃喝喝摟著美人專心造小人。可偏偏隨著時間的推移,宗室一代接一代越生越多,朝廷給宗室的俸祿數額時間久了,每年這筆支出是越來越大。
地主家也沒餘糧啊!老朱家同樣也是。
所以從弘治年起,號稱仁君的弘治皇帝對宗室開刀,宣布宗室俸祿本折各半,所謂本折各半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工資打折。
最早,老朱定下的規矩是宗室俸祿以祿米發放,自從本折各半起,原本應該發放的祿米到手的隻有一半,另外一半發什麼呢?發寶鈔!
寶鈔這個玩意在老朱初期還是蠻值錢的,可後來濫發後寶鈔的價值坐電梯一般下跌,到老朱嘎的時候,寶鈔的信用已經到了破產邊緣,朱老四上台後,寶鈔雖然還算是官方貨幣的一種,但實際上根本就沒什麼人用了。
朱老四嘎到後麵的朱胖胖、蟋蟀天子、二代戰神堡宗又到老好人弘治上台轉眼就過去數十年,寶鈔已經成了徹底的廢紙。
所謂的本折各半,等於是俸祿給打了“骨折”,另一半發的寶鈔根本就沒用,這玩意拿回去擦屁股都嫌硬。而且根據規定,各半指的隻是親王,如果是郡王和郡王以下的宗室,連一半都拿不到,直接就給砍到了四折。
這還不算,等到熱衷於修真的嘉靖道長上台後更過分,先是搞出了折銀發放的宗室俸祿製度改革,因為糧食價格高,銀子實際購買力低的緣故,按照朝廷規定的折銀比例,等於在原來基礎上又一次工資打折。
這次打折幅度不算大,雖然有所損失但宗室也勉強可以接受。可誰想道長一盤算自己家底,覺得這還不到位,就在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海瑞上書前一年,為了解決朝廷發不出工資的嚴重問題,道長再一次向宗室們下手,這一次可就更狠了。
直接出台兩個政策,第一個政策是宗室享受待遇的年齡從最初的十歲直接提高到十五歲。第二個政策是三分本色七分折鈔。
這兩個政策直接讓宗室的俸祿在原來的基礎上再一次打折,從四折降到了三折,而年齡的提高也省去了大量年幼宗室領取俸祿的時間,從而又一次從宗室身上扒了一層皮。
道長玩的這兩手可謂讓宗室們叫苦不迭,大家夥的日子本就不好過,你老小子還來這麼一手?要不要我們活啊!
虧得海瑞第二年上書把他罵的狗血淋頭,也許是罵的太厲害了,使得心境破滅走火入魔,最終沒能修真成功,好不容易熬到年底雙腳一瞪也嘎了。
道長一嘎,宗室們表麵悲痛背地裡個個拍手暗暗叫好,多虧海瑞罵死了這老小子,要是真讓他繼續這麼乾下去,大家夥就彆過日子了。
可誰想平穩日子沒過幾年,等到小胖子萬曆上台後又開始折騰起宗室了。
萬曆十一年,小胖子下旨宣布宗室定額製度,這個製度叫“永為定額”,也就是說各藩以後朝廷不再按照人頭發放俸祿,直接以各藩限定的總額發放,不管各藩的宗室人口增加或者減少,每年就按限定的定額給錢,多了沒有,少了自己想辦法,朝廷再也不管了。
由此一來,大明宗室的日子越發艱難。
高級宗室,比如親王、郡王畢竟地位不同,再加上有地產和宗藩的分配權,影響不大,可普通宗室卻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像朱慎錐這樣的低級宗室,話說這個日子過的連普通百姓都不如啊!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