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雖然聯軍已經知道了他們遭到了伏擊,可這次他們遭到的伏擊同以往有很大不同,這讓聯軍不會想到立刻撤離。
或者,至少不會那麼急於撤離。
這次的伏擊戰,其實是由串在一起的三場伏擊戰組成,稱作連環伏擊比較貼切。
第一場伏擊,毫無疑問是一場旨在阻止俄軍繼續追擊的一場阻擊戰。
在聯軍的數百騎兵追進伏擊圈後,迎頭一陣猛烈密集的步槍、重機槍的射擊,就會擋住聯軍的騎兵追擊部隊。
等到俄軍的步兵跟上來後,由於並沒有遭到側翼山丘上的襲擊,所以俄軍開始隻應該認為,這是第三混成協遇到了接應部隊,而接應部隊也僅僅是為了掩護這些被他們一路追著跑了兩天的第三混成協的疲兵敗將。
所以,俄軍根本就不會,也不太可能太過在意,甚至他們都不一定會等後麵的炮兵部隊跟上來,為他們提供炮火支援。
俄軍會立即組織部隊,準備對前鋒軍的阻擊陣地發起連續攻擊,試圖一舉突破對方的阻擊,然後繼續乘勝追殺。
隻有在遇到堅決阻擊和猛烈的沒良心炮和迫擊炮的炮擊後,聯軍才會認為他們是遭到了有預謀的伏擊而選擇後撤。
甚至,俄軍還可能在這一時間同時得知後麵的炮兵部隊遇襲,不得不慌忙後撤趕回去救援炮兵部隊。
而等到這股聯軍的前後兩支部隊趕到突擊縱隊的戰場時,那時,才會是真正伏擊戰的開始。
時間回到一個小時以前,距離澗頭不到三裡的正麵阻擊陣地。
為了打聯軍一個突然襲擊,這裡的陣地上,也隻是利用地形地物修建了簡易的工事,從山路上看,是絕對無法發現這裡有阻擊部隊的。
甚至距離正麵阻擊陣地一裡地外的山丘上也同樣沒有伏兵,劉玉枳的第一混成協的部隊都在山丘後躲藏著,在聯軍的搜索騎兵檢查後,他們才會悄悄衝上山丘,迅速占領陣地。
而占據山頭的第一混成協的部隊,伏擊聯軍隻是次要任務,阻止聯軍衝出山路,跑進兩側的丘陵中就地頑抗才是他們的首要任務。
最終目的,就是逼迫俄軍隻能一路沿著山路後撤。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甚至重機槍的射擊也有嚴格的規定,隻準打長點射,而絕對不允許對俄軍山路上的後部隊進行掃射。
而在俄軍沿著山路後撤的同時,第一混成協的部隊也要在兩側的丘陵中,同時快速跟進,第三混成協的部隊則沿著山路反身追擊俄軍後撤部隊。
各個部隊最終將在以突擊縱隊的伏擊區域為中心的狹長山路上,將日俄聯軍團團圍困在大約數公裡長的山路上,將日俄聯軍牢牢禁錮在包圍圈裡。
等到同樣快速隨後跟進趕到的迫擊炮營部署完畢後,就用最猛烈的炮火,最大程度殺日俄聯軍主力,進而將其圍殲。
在這個正麵阻擊陣地側後方,二百多米外一個略高些的丘陵上的一片雜樹從中,有一個布滿偽裝網的,由沙袋堆起的一個占地六十多平,帶有鬆枝搭建起的頂棚的掩體,這就是滕毓藻的前敵指揮部。
指揮部雖小,卻是五臟俱全,除了衛靖海外,還有十幾個參謀擠在指揮部的一側,有的接打著電話,有的根據最新情報,在掛在木架上的一幅地圖上標識著敵我雙方的態勢。
這幅地圖,正是參謀處手繪的那張澗頭至八裡莊的地圖。
此刻,小小的指揮部入口處,滕毓藻正努力壓抑著起伏不停的心情,背負著雙手,微微皺著眉頭,透過鬆枝的縫隙,看向山丘下的小路。
那裡,一個參謀處的軍官,正陪著一個身穿藍灰色軍裝,但軍裝的樣式幾乎同前鋒軍相差無幾的身材瘦削、穿著馬靴的中年軍官,沿著小路快步向山丘上走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