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奕劻的彈劾
第441章奕劻的彈劾
滕毓藻略有些傲然地說道,“如今洋人想必已經想清楚,不消滅前鋒軍,不殺掉我滕毓藻,朝廷就會有所依仗,就不會同他們輕易議和。”
“列強聯軍,就永遠不會在軍事上獲得真正的勝利,他們想要要挾朝廷,要朝廷同他們簽訂不平等,甚至是屈辱的條約企圖,也就永遠不會實現。”
“可要想消滅前鋒軍,並不是他們能輕易做到的,事實已經證明,僅僅依靠十幾萬列強聯軍,是做不到的,甚至他們自保都未必能安穩,所以,列強一定會再次增兵。”
“下一次,他們一定會糾集更多的兵力,是抱著必欲置前鋒軍於死地才肯罷手的心思。”
滕毓藻語氣專為凝重後又說道,“這一次,列強增加的兵力恐怕會多到足以讓朝廷感到驚懼,列強的心思估計是以重兵一舉消滅前鋒軍,轄大勝之威,逼使朝廷議和,然後割地賠款,再簽一個不平等條約。”
“隻是,他們恐怕打錯了算盤,前鋒軍不是泥捏的,我滕毓藻也更不是他們輕易就可戰勝的!”
滕毓藻隻提割地賠款,並未說甲午之敗和李鴻章簽署的《馬關條約》,可依然讓周馥神色不由一陣黯然。
滕毓藻看得出,甲午之痛,給周馥的刺激極大。
好半天周馥才思索著說,“興甫的意思是,如果洋人卷土重來,勝了會迫使朝廷同他們議和。”
“可洋人敗了,他們又怎可能乾休,難道他們不會繼續增兵?”
“英、法、德、意、奧這些列強距離大清過遠,難道他們不會慫恿日、俄兩國增兵?”
於是,滕毓藻又給周馥普及了一番國際知識,詳細解說了列強之間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互相防備的情況。
詳細聽完滕毓藻的解說之後,周馥感慨半晌才唏噓說道。
“李中堂再給我的信中說,讀了你的《大國崛起》之後,他才真正明白富國強兵之道,直說他有眼無珠,為什麼沒早些發現你這個棟梁砥柱之才,讓你在《北洋武備學堂》蒙塵日久。”
“甚至還對他一向看不起的榮祿和裕祿二人,大加讚賞,說多虧此二人慧眼識人,發現並放手任用興甫你。”
“今日的聞興甫這一番話,老夫的感受也同李中堂一樣,如果當初就拔擢任用興甫,恐怕就不會有甲午之辱了”
周馥轉述李鴻章的話,滕毓藻並不感到吃驚。
在自己離任後,突然發現,原本自己手下一個籍籍無名之輩,竟然一飛衝天,成為令天下百姓仰望尊崇的英雄一般的人物,任誰也會追悔不已。
說到甲午之辱,周馥眼中已是淚光盈盈。
見周馥傷感起來,滕毓藻忙岔開話題說道。
“世伯,列強都是貪婪之徒,尤其是日俄兩國,他們的軍費早已入不敷出,現在是在從英、法的私人銀行裡借錢跟咱們打仗。”
“那些列強,也急於想結束戰爭,好從大清手中拿到巨額賠款,這樣他們就可以彌補軍費的缺口。”
滕毓藻神色憂慮地說,“我隻是擔心,在此期間,列強會想儘辦法,從大清民間搜刮劫掠錢財。”
滕毓藻的話,讓周馥臉上也不由一陣黯然,列強各國軍隊沿途劫掠的事情他以聽得多了,尤其是列強不僅搶劫,還大肆殺人。
周馥點頭說,“興甫所慮甚是,好在天津和京城都有興甫率部阻擋,讓大多士紳百姓得以安然離開,可在沿途州縣鄉鎮,尤其是通州”
提到通州,周馥不僅滿臉痛恨,後麵的話已經說不下去了。
說到這裡,周馥又忽然想起一件事,忙說道。
“興甫,老夫來這裡也有三天了,我可是聽說,眼見形勢大好,已經開始有朝臣和王公權貴在彈劾你。”
聽到有人彈劾自己,這讓滕毓藻不由有些發愣。
雖然自己連戰連捷,慈禧到現在還能安穩待在山西,完全依靠自己在前麵東擋西殺,可自己做的現在還見不得光的事情可有不少,是那件事走露了風聲,以至於這些人以為此時危機已過,準備要清算自己?
或者,這是慈禧暗中指使,無損自己的名聲,好為日後處理自己這個手握重兵的總督埋下伏筆?
周馥見滕毓藻神色狐疑,忙說道,“是這樣,是這些人說你在京城彈壓義和團不力,致使京城被叛亂的義和團幾乎洗劫一空。”
“這其中,挑頭的是慶親王奕匡,甚至說你和義和團相勾結,借機中飽私囊。”
聽到周馥如此說,滕毓藻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京城的事情雖然可以推到義和團的身上,甚至還可部分推到聯軍身上,可難免會有些許馬腳露出來,隻不過,“義和團洗劫京城權貴豪門”,甚至也包括府庫,可並未觸及皇家宮殿。
而且,隻要還有洋人威脅,哪怕是慈禧還能感受到一天,都不會把他怎麼樣。
不過,滕毓藻還是在心裡暗暗下決心,自己對前鋒軍的控製,還要加快。
滕毓藻苦笑著說,“世伯,義和團大鬨京城,這件事總和我脫不了乾係,如果朝廷要拿這件事做文章,等將列強趕走,大不了我掛官歸隱。”
“而且,其實這件事也不全是義和團所為,我退出京城後,那些列強軍隊進城後,恐怕也會大肆搜刮劫掠。”
“我離開京城時,已警告聯軍,不得觸碰皇家的東西,也不知列強是否會看住他們的人?否則,我的罪名恐怕還會在多加一條!”
聽滕毓藻語氣消沉頹唐,周馥忙說,“興甫不要在意,太後已經把這些上奏折的人都痛責一番.”
滕毓藻擺擺手道,“這件事先不去說它,隻是這樣的事情,咱們決不能再讓這樣的事情再發生,讓列強的陰謀得逞。”
“如果他們在此期間劫掠到大量錢財,恐怕列強會有繼續打下去的決心。”
“為了不被列強掠奪,更為了保證南直隸的富戶們可以輕裝離開外出避難,免去他們攜帶大筆銀兩外出的不便和擔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