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早已通過奏折,對滕毓藻所述戰況了解頗清的榮祿、載漪二人,也隨著滕毓藻這個親力親為者的講述,心臟砰砰跳個不停。
就是一向頗有養氣功夫,表麵波瀾不驚的慈禧,臉上也也因替前鋒軍擔憂以及興奮,時而發白,時而又激動興奮的臉色潮紅。
滕毓藻敘述稟告完畢,估計是事先受到慈禧指示的榮祿就開始不斷向滕毓藻提出一個個問題。
而慈禧則不動聲色地靜靜聆聽榮祿和滕毓藻的問答,一旁憋足勁準備幫助滕毓藻說服慈禧,同意前鋒軍大力擴軍的載漪,這完全淪為一個看客,根本就沒有插嘴的機會。
榮祿所提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前鋒軍是否有能力最終戰勝列強聯軍。
當然,雖然是說前鋒軍,可其實就是在詢問滕毓藻,是要看滕毓藻是否認為他最終可以戰勝聯軍。
二是,經此大敗,列強是否會就此罷兵言和。
三是,如果列強提出議和,朝廷要如何應對。
前兩個問題,隱含著的意思就是在詢問滕毓藻,前鋒軍在連戰連捷的大好形勢下,是否還有大幅擴軍的必要。
對於這些問題,滕毓藻早已成竹在胸,隨著榮祿不斷拋出的一個個問題,侃侃而談,一一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滕毓藻回複的主要內容是,在現有條件下,前鋒軍無法在短時間內戰勝列強聯軍。
聯軍雖經數次慘敗,可暫時還不會就此罷兵,至少沙俄和日本人不會。
而為了不使日俄兩國獨占入侵的利益,其它國家,尤其是英、法、德三國,也不會獨自退出,他們一定會咬緊牙關,在國內抽調出兵力趕赴遠東,力求通過戰爭手段,壓迫朝廷屈服。
而議和停戰,不能等著列強議和,要有尊嚴地停戰罷兵,就必須有強大的武力做後盾,因此前鋒軍擴軍是必須的,正所謂能戰方能言和,否則就又會是割地賠款,重蹈甲午覆轍。
至於朝廷議和,滕毓藻雖然以不在朝堂之上,不便妄議朝政為由婉拒,可還是建議,一旦議和,朝廷有三點是堅決要堅持的。
一是,所有列強軍隊必須撤出。
二是,絕不割地賠款。
三是,義和團事件有朝廷自己處理。
四是,所有有過失的地方官員和朝中大臣,隻能由朝廷自己處置,列強無權乾預。
對於列強提出的所謂禍首,更加無需理會,而且對於軍機處相應官員絕對不能處置,給洋人以朝廷軟弱可欺的印象。
此後,在慈禧目光示意下,榮祿又委婉提出前鋒軍軍費問題。
意思同載漪事先透露給滕毓藻的完全一樣,那就是朝廷也很想極大加強前鋒軍的力量,隻是擴編之後,巨大的軍費數額,直隸一省一定會負擔不起,而朝廷每年也拿不出那樣一筆巨額開支。
對於軍費問題,滕毓藻也早有應對之策,當即表示,隻要朝廷不要直隸的稅賦,他完全可以在直隸自籌。
而且,還是在保證一省百姓生計不受影響的情況下。
一旦國家再不受列強威脅,列強軍隊全部退出大清土地,他就會就會開始裁減前鋒軍,達到朝廷可以承受的程度,那時就要有朝廷提供軍費。
整個覲見過程整整持續了兩個時辰,才結束。
最終,慈禧拍板,同意滕毓藻大幅擴編前鋒軍的方案,同時,也終於把北洋大臣的名頭給了滕毓藻,並要滕毓藻在趕走列強後,將北洋海軍也兼管起來。
覲見之後,滕毓藻第二天就趕去潞州,投入到緊張的擴編以及擴編之後的部隊大練兵訓練之中。
“老.師。”
吳佩孚氣喘籲籲的聲音,在滕毓藻身後響起。
不等滕毓藻回身,吳佩孚已經追上來。
“老師,我要命令部隊加快行軍速度了,否則我們鎮,今天又會落到第四鎮的後麵了。”
滕毓藻一邊保持跑動速度,一邊笑著說。
“你的部下是不是眼饞那二兩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