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冠冕堂皇的算計
第512章冠冕堂皇的算計
慈禧的舉動,讓偷眼觀察慈禧的榮祿,眼角不由一跳。
慈禧似乎沒發生任何事情一般,端起茶盞,淺淺抿了一口後,才略有些苦澀地說道。
“仲華,這件事,倒也怪不到滕興甫頭上,你說咱們如此,是不是有蝕米之嫌啊!”
榮祿長歎一聲道,“太後,這個好人隻能由滕興甫來做,彆人誰來做都不合適,有的不夠份量,有的身份又不合適,這也是沒法子的事,隻能給滕興甫臉上貼金了。”
慈禧也歎道,“是啊!”
“誰讓咱們六心不定,瞻前顧後,即擔心洋人一怒之下,不同咱們議和,又擔心洋人堅持追究所謂禍首,還想著如果這一次議和,萬一能取得好一些的結果,朝廷也可以少拿出一些銀子做賠款。”
再次歎息一聲後,慈禧又說道。
“還是年輕好啊!就比如滕興甫就沒那麼多顧慮,手握數十萬強軍,隻考慮如何在前線禦敵就可以了,其它一切都可無所畏懼。”
慈禧的話,明顯有些言不由衷,不由嚇了榮祿一跳,急忙起身對慈禧深施一禮,急著說道。
“太後,如今大敵當前,萬不可包括張香濤.”
慈禧搖手笑道,“仲華,不必如此,你還是坐下說話。”
見榮祿落座後,依舊一臉驚魂未定的樣子,慈禧笑著說。
“正是有了滕興甫在直隸率軍浴血奮戰,抵擋住洋人,哀家和朝廷還可以在這西安安穩待上一段時日,如果沒有滕興甫在前線廝殺,咱們現在說不定已經到了四川了。”
“那時朝廷可就徹底失去對各地這些心思活泛的封疆大吏們的控製了,還不隻有要出現幾個互保協定呢。”
“僅僅這一點,滕興甫就功莫大焉,是挽朝堂之即倒的大忠臣!”
慈溪歎息著說道,“就是張香濤也是這般。”
“東南互保雖然是李少荃、劉峴莊、張香濤三人牽頭為主,可他們也是出於好意,而且也還是保住東南半壁免於戰亂,這也是有功於朝廷的,隻要洋人撤兵,大清還可以迅速穩定下來。”
慈禧坐直身體,腰板挺得筆直語氣堅定地說道。
“有功必賞,哀家雖是一介女流,可也深知賞罰要分明,有功就是要賞,尤其是張香濤,不僅才能卓著,還在朝野聲望俱佳,戰後朝堂上正需要他這樣的人來穩定局麵。”
“就是參與東南互保的王之春、袁慰亭也是有功的。”
慈禧淡淡說道,“王之春彈壓義和團極為得力,是個有才能的乾吏,洋人退兵後,依然要謹防逃亡的義和團餘孽在邊境再同洋人鬨起波瀾,東北、廣西、xj這些邊境省份就需要有王之春這樣的能臣乾吏去主持。”
“至於袁慰亭,雖然這一次抵禦洋人沒出上力,可他練兵有方,這一次洋人退兵之後,朝廷依然要防患於未然,軍製必須要改,各地都要編練新軍,還需要袁慰亭這樣懂軍事的人為朝廷出大力,也是要賞的。”
慈禧的話,雖然都說的冠冕堂皇,可榮祿清楚,以他對慈禧的了解,這些話半真半假,真假參半。
慈禧對於敢於公然和朝廷叫板,置朝廷生死於不顧的參與東南互保的這些人,早已深恨之。
對於行將就木的李鴻章和劉坤一雖不至於如何,可對剛過六十,身體硬朗的張香濤,是一定不會置之不理的,將之放置於朝堂之上,就是高高掛起,明升暗降,讓張之洞失去經營多年的湖廣根基。
至於袁世凱,顯然是要大用的,畢竟總要有人來製衡滕毓藻,否則滕毓藻就一家獨大,這是萬萬不能讓這種情況出現的。
至於滕毓藻,也不會有問題,在滕毓藻還握有軍權的時候,他也安穩得很,至於以後,那就要看袁世凱的手段了。
最慘的就是安徽巡撫王之春了,聽慈禧的意思,這是把對參與東南互保這些人的怨恨,都要在王之春身上來出了。
去年慈禧縱容義和團的時候,王之春就敢明著同慈禧對著乾,慈禧早已恨之入骨。
不要說一個小小的王之春,就是皇帝又能怎樣,杵逆了慈禧,吃虧的一定是這個既沒實力又沒根基的巡撫了。
慈禧明顯就是想要將王之春趕得遠遠的,趕去xj應該是慈禧最樂於見到的,隻是這樣做,慈禧秋後算賬的做法,就有些過於明顯了。
榮祿起身深施一禮說道,“太後英明,有功要賞,明主所為。”
“臣以為,義和團餘孽許多都跑去關外或者廣西邊陲,這兩個地方都需要王之春這樣的能臣乾吏。”
“隻是,關外乃我大清龍興之地,豈可任由這些匪類在此猖獗,王之春處置義和團甚為得力,應暫時委屈一下王之春,將之調去奉天任巡撫,在清除義和團餘孽後,朝廷再厚加封賞。”
見慈禧點頭,榮祿繼續說道,“即便此次議和結束,洋人退兵,也還需組建新軍,袁慰亭深諳軍事,這樣的人才怎可棄之不用,太後之意,臣深以為然。”
“隻是武衛右軍有些過小,臣建議,撤裁武衛軍,以武衛右軍為班底建鎮擴軍,宋祝三和馬荊山的武衛左軍,也就是毅軍也需擴編,目前他們在山西也擴編有二十營了,他們也可以給一個鎮的番號,著令宋慶、馬玉昆勤加操練,一切以西洋戰法訓練。”
“可!”
慈禧輕擊雙掌稱讚道,“仲華所言甚是,這一次洋人長驅直入,還不是咱們能戰之兵甚少的緣故。”
“你可以私人名義給袁慰亭寫封信,告訴他,現在正是需要他為國效力的時候,眼下議和,恐不會一蹴而就,洋人免不了還要威脅曾兵,如果他現在宣稱擴軍備戰,也可給洋人以震懾。”
“同時宣布,毅軍擴編,暫以宋祝三為鎮統,馬荊山為幫辦,加封宋祝三輔國將軍、馬荊山為奉恩將軍。”
榮祿明白,這是慈禧擔心一旦議和結束,袁世凱在要擴軍就沒有充分的理由了,隻有現在擴軍,才能名正言順,日後也才可以和滕毓藻相抗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