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劍拔弩張
第544章劍拔弩張
滕毓藻在永清臨時行轅門前,對中外記者的講話,在當天傍晚前,就被這些記者們快馬趕趕去更近一些的廊坊,用那裡的電報線路緊急輾轉發回各自的報館。
而因為廊坊的電報局中,隻有一個臨時報務員負責處理對外業務,以莫裡遜為首的幾個洋人記者,不願排隊等候,而是扔下攝影記者和器材,立即騎馬連夜趕回更近一些的天津,在那裡把他們的稿件連夜發出。
以至於,武昌和上海、廣州的幾家大報館,在接到這些記者們緊急發回來的稿件後,報館主編們都敏銳滴意識到這份新聞稿的重要性,都立即啟動刊發號外的工作。
為了搶時間儘快發出他們的記者得到的這份必定會引發國內各界高度關注,甚至還會引發有極大反響的稿件刊發出去,各報館的主編們,又不約而同地地采取邊刊印邊發放號外的方式,以最短的時間,將他們的首批號外發到市井百姓手中。
以至於,武昌、上海、廣州幾大城市,都搶在天黑前發出首份號外。
毫無疑問,文人士子們在見到滕毓藻的講話後,人人激動萬分!
尤其是那些年輕文人士子們,在讀了滕毓藻的這份以答記者問方式發表的他對這份流傳出來的喪權辱國的議和大綱的看法後,各個頓感胸中熱血沸騰,就好似滕毓藻替他們發出了催人振奮的一聲呐喊。
滕毓藻對這份議和大綱旗幟鮮明、慷慨激昂的表態,猶如替所有憂心國事的文人士子們在抒發他們胸中積累很久的那一股積怨鬱結之氣,這讓他們倍感振奮,各地都隨即連夜出現文人士子們的聚眾示威。
不管是上海還是武昌、漢口、漢陽、廣州,城內的大街小巷都有文人們在給不識字的百姓們朗讀解釋滕毓藻的這份答記者問。
隨即,武昌和漢陽就有大批神情激動的百姓、甚至漢陽槍炮廠的工人們,開始向江邊碼頭彙聚,不顧江麵上的英、美、法、日等國的軍艦威脅,準備乘船趕去漢口租界。
好在錢師爺比較敏感,在拿到報館記者自廊坊發回來的稿件後,安排刊發號外的同時,就將稿件抄件派專人送到了武昌望山門內的湖廣總督府交給了張之洞。
張之洞在大呼“壯哉!滕興甫!”的同時,立即傳令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知府親自帶人上街維持秩序。
又派專人帶領湖廣水勇馬上控製沿江各碼頭,將所有軍民船隻全部扣押調往下遊。
他本人也親率湖廣總督府標營乘船趕去漢口租界,命他的標營親軍列隊堵住通往漢口英、俄、法、德、日、美等國租界的所有道路。
由於,張之洞先一步接到錢師爺送去的抄件,《大公報》的號外又是最先在武昌發放,漢口和漢陽的百姓得到號外的時間要稍晚一些,而且送過來的號外數量較少,還在碼頭上就被人一搶而空,現在那些租界領事們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所以,張之洞親軍標營的舉動,嚇了這幾國列強駐漢口領事們一身冷汗,以為張之洞要攻擊租界,紛紛派人向張之洞表示抗議。
隻是隨即這些領事們就得到江麵上遊弋的軍艦報告,武昌和漢陽通往漢口的碼頭上湧來大批青壯百姓,這些百姓已經被差役堵在碼頭上,而且總督府不知什麼原因,剛剛已經匆忙將所有船隻移往下遊。
直到這時,這些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似的各國領事才明白,這一定是發生了什麼大事,張之洞此舉是防止百姓再一次衝擊租界,是在保護他們。
明白了張之洞的好意之後,各國領事立即下令,隻要百姓不衝進租界,任何人不得有挑釁行為,否則將會被馬上強製趕回國。
就在這些站在他們租界內的樓頂觀察情況時,已經看到有洶湧的人潮順著大街小巷彙聚到租界周邊,好在有早有準備的湖廣總督的親軍標營列隊攔阻,又有漢口知縣親率衙役勸阻百姓,彙聚而來的數萬百姓的情緒才漸漸安穩下來。
領事們驚魂少定時,這些領事們又紛紛收到現在天津的各國總領事發來的電報。
電報是發給各國所有駐清國領事的,要求各地領事務必嚴格約束所在地僑民,近期避免同清國官府百姓有任何糾紛。
另外,還附有滕毓藻的那份答記者問。
雖然張之洞采取的措施比較及時,可一些在租界外的洋行還是受到了衝擊,甚至還有幾個倒黴的洋人沒有來得及及時趕回租界,遭到了人身攻擊,所幸,被維持秩序的漢口壓抑及時救出送回租界。
不隻是武昌三鎮、這一晚廣州和上海也出現了百姓上街示威的遊行,隻不過都沒有武昌三鎮鬨得嚴重。
這兩處要顯得有些滯後一些,第二天,得到消息的個大中城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民眾示威抗議活動,而幾乎毫無例外的是,各地都出現了抵製洋貨的行為。
作為議和談判地的直隸名義上的首府保定,那裡的百姓不進上街抗議,還衝擊了奕匡在保定的臨時住處,幸虧看到滕毓藻的答記者問後,狡猾的奕匡匆忙從後門逃出,躲進了有前鋒軍護衛的總督府,才躲過一劫。
憤怒的百姓,甚至還拆毀了一段鐵路,聲言禁止洋人再來保定談判。
這一次,慈禧的反應十分快速,當晚就以光緒的名義向國內發出明旨,在明旨中嚴正聲明,這份議和大綱,是在朝廷和太後以及他本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由奸賊奕匡欺瞞朝廷一人所為,對於這樣喪權辱國,有損國體的議和大綱,朝廷蓋不承認。
並免去奕匡議和主使一職,革除奕匡鐵帽子王的世襲罔替爵位,交由部議,依律論處。
同時,在明旨中對李鴻章的身體狀況深感憂慮外,還對滕毓藻大加褒揚,稱滕毓藻乃大清之柱石,社稷之棟梁。”
“任命滕毓藻為議和副使,會同欽差大臣榮祿重新同洋人展開議和談判,努力早日促成洋人撤軍,恢複國內安穩,儘快給直隸受到戰火波及的百姓予以救助。
尤其重點強調,談判最終文本必須由滕毓藻過目,並親自簽字方可生效,否則朝廷一概不予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