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是換了自己,肯定就得降價,畢竟賺10塊總好過一毛都沒有。
但閆阜貴這麼一搞,易中海想不給都不行。
果然易中海想了好一會,最後答應了的同時,也要求閆阜貴和劉海中不能說這工作,是他們倆從居委會找到的關係。
而且要是工作最後沒拿下來,他們倆得賠135塊錢。
閆阜貴想了想,就答應了下來。
畢竟楚向前隻是一個多星期,就從臨時工成為了正式工。
而且還直接從行政級彆得25級,也就是最低一級的12級辦事員,跨越到9級辦事員。
光是這,就已經說明楚向前在街道裡的能量不小。
作為居委會的直屬上級,街道對居委會的影響力毋庸置疑。
那楚向前的話,也不用去懷疑。
再說,要是楚向前辦不成,那易中海提出的5塊錢賠償,肯定是他楚向前給。
楚向前拿著110塊錢離開三大爺家,又偷偷溜出四合院時,不僅心情不錯,還再次認識到,閆阜貴的本事。
這老家夥做不成大領導,因為沒格局,但做個股長、科長,絕對不會比段紀東、陳懷禮差。
有了這110塊錢,加上剛借來的200,自己手裡已經有902塊錢的現金。
一時間楚向前走路都輕快了不少。
因為有長尾山雀當監視,輕輕鬆鬆避開夜間巡邏的隊伍,很快來到帽兒胡同35號。
讓山雀四周飛了好幾圈,確定沒人監視這個院子,楚向前這才爬牆進了院子。
放出大壯和紅妞。
兩條狗之前聞過劉一發的膠鞋,對他的氣味自然熟悉。
在楚向前的命令下,繞著院子開始聞起來。
沒等楚向前抽完一根煙,大壯和紅妞就跑了回來。
楚向前忙把煙頭仍進新手村裡。
跟著大壯、紅妞,一路來到院子的廚房。
兩頭狗因為有楚向前的命令,並沒叫出聲。
隻是對著灶台不停的蹭。
楚向前立馬明白,東西應該就在這灶台裡。
把長尾山雀招過來,鑽進灶台,楚向前立馬和山雀的視線同步。
很快發現這個灶台內部雖然有燒火的痕跡,但還是能看出灶台是新砌的。
也就是說,東西應該在灶台下。
第(2/3)頁
第(3/3)頁
要不然一燒火,金銀都會變軟,甚至融化。
可讓楚向前抓瞎了。
暴力拆掉這灶台,對他來說輕而易舉。
但深夜砸灶台,聲音肯定能傳的很遠。
而且,萬一劉一發離開京城前,還是沒忍住的跑過來看一眼,那就穿幫了。
楚向前隻能先放棄,隨後忽然想到,劉一發做了這麼多,其實完全沒必要。
在四合院東廂房,弄個灶台不和這裡的灶台一樣能藏東西?
甚至乾脆把那個密室封死,上麵又有火坑掩護,完全沒必要把寶貝從四合院移出來。
隻能說,人一緊張,胡思亂想時,往往愚不可及。
不過轉念一想,大概是劉一發深怕東廂房的密室會被人發現。
同時也知道四合院某些人的德性不好。
即便東廂房是他家的私產,又租給了親戚。
可等他一家人走後,東廂房即便被親戚住著,說不定還是有人會起了霸占東廂房的心思。
楚向前無奈搖搖頭,自己要是處在劉一發的位置上,或許也會和他一樣,想著給寶藏找個更安全的地方藏起來。
隨後打著個手電筒,在這個院子裡轉悠起來。
還彆說,這個一進的小院子,占地雖然隻有一百三四十平米,但正房、東西廂房、廚房、雜物間應有儘有。
而且這院子裡,居然還有個水井,這才京城裡是很難得的。
光是這一口水井,要是井裡的水能直接喝,這小院子的報價都能高100塊錢。
京城這年頭不是一般的缺水,而自來水是要錢的。
轉悠完,暗道這院子還真是好地方。
不僅獨門獨院,還因為旁邊是文昌廟,這35號院子進出的巷子裡,就這一個院子。
可以說,進巷子之前,大街前後十幾米要是沒人,轉進巷子時,彆人都不知道你去了哪。
自己想做個壞事,就容易多了。
楚向前立馬決定,等劉一發一家走了,自己就偽造個租住協議。
反正劉一發用的是他小兒子,廖國棟的名字買下的這院子。
彆說街道了,就連帽兒胡同居委會,都不一定知道廖國棟是誰。
所以即便自己買了劉一發家的東廂房,再租下帽兒胡同35號院子。
外麵的人大概率都不知道,劉一發和廖國棟是父子。
也就不會有人關心,這裡麵有沒有故事。
即便有人發現,大不了自己就說,租下這院子,為的是給堂妹、堂弟讀書和工作的住處。
所以隻要租院子的人的身份沒問題,又把租金交給帽兒胡同居委會,替廖國棟保管這租金。
那居委會絕對不會多管閒事。
想到這,楚向前心裡暗樂,乾脆就在正房的坑上將就一晚。
雖然沒燒火坑,但楚向前體質3.8,抗寒能力大大加強。
而且身上的羊毛軍大衣,暖和的很。
隔天一早,楚向前早早起床,買了饅頭、油條等早點回到四合院。
劉一發見他是去買早點,這才放心下來。
兩人一路去了劉一發的單位,拿到單位開的證明,轉身就去街道。
楚向前帶著劉一發進了治安科辦公室,對著已經上班的薛紅梅眨眨眼,薛紅梅立馬反應過來。
然後看了看劉一發的證明,沒任何為難的就把他和家人的檔案調了出來。
最後還提醒一句,“劉同誌,這份檔案調走,自己也去了西北工作後,你在交道口街道,甚至京城裡就沒有了檔案和身份。
今後你手裡的檔案若是遺失,補辦的手續能讓你跑斷腿,今後想落戶回京城的難度會很大。
你得考慮清楚。”
劉一發擺擺手,道謝之後才說道,“這次去西北,還不知道得多少年才能回京。要是七八、十幾年都回不來。還不如乾脆就在西北安家。”
這話沒毛病,京城本來就不是劉一發的老家。
要是在西北待了十幾、二十年,到時候他都50多了,大概率不會回來。
(本章完)
/body/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