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裡唯一的弱點——我認為他隱藏了這一點,就是當他麵對那些低位的強力球員時,他會很吃力,尤其對方比他高大時。但大多數時候,拉裡會很好的避開這一點,他太聰明了,他整場比賽都在預測一切,他是半英寸大師,永遠比對手高半英寸、快半英寸。”
這是多年後CS電視台的解說湯姆-海因索恩在一檔訪談節目中對拉裡-伯德的評價。
海因索恩作為鐵杆凱爾特人球迷,在1977-1978賽季曾經擔任凱爾特人教練,那時距離伯德來到凱爾特人還有一年時間。
他相當了解伯德,能一針見血的指出伯德的弱點。
很多人認為伯德不夠快,跳的不夠高,缺乏爆發力,一對一防守不行等等。
這些都是問題,但每個球員身上都有問題,問題和弱點是不一樣的。
弱點是問題中的問題,是各種問題中最難解答,最需要被隱藏的那一個,是所有問題集合起來後,一個球員最薄弱的環節。
開拓者在第三節後半段依舊落後,但甘國陽等待了大半場比賽,已經等到了凱爾特人和伯德暴露出他們最大的弱點:
當比賽被拖入核心球員的一對一對決時,將是凱爾特人最為虛弱的時候。
伯德個人能力很出眾,他號稱關鍵先生,投籃非常致命,有一顆大心臟。
但拋開那些高光時刻,單純從數據分析來看,當比賽進入焦灼狀態,凱爾特人戰術必須交給伯德去一對一時,他的效率並不高。
尤其當他麵對阿甘時,甘國陽的防守對小前鋒有著恐怖的統治力,他的力量、高度、速度、爆發力還有防守技巧,可以鎖死這個聯盟任何一個三號位。
僅有的讓甘國陽感到比較頭疼的,一個是詹姆斯-沃西,這家夥太快,一個是丹特利,他太會造犯規。
像拉裡-伯德這種,以投射為主,力量、身高、速度都落於下風,靠技巧和腦子吃飯的前鋒,甘國陽根本不怕。
雖然每次防守拉裡-伯德,甘國陽自己的攻防節奏都會被帶亂,但他可以切實遏製住伯德的進攻。
伯德當然知道自己麵對阿甘時的劣勢,可知道也沒有辦法,常規賽你可以回避,總決賽隻能迎難而上。
比賽節奏已經被開拓者拖入了泥潭狀態,給丹尼斯-約翰遜或者麥克海爾亂扔,還不如自己持球強攻。
籃球賽就像戰爭,打完了戰術、後勤、策略,到最後就是看戰士的勇敢程度,能不能頂著傷亡硬上。
沒有打硬仗的決心和能力,所有策略都是空談,因為不管怎麼樣,你都要把那個該死的球投進籃筐裡。
伯德在45度持球麵對阿甘,防守的壓迫感撲麵而來,他選擇傳球給丹尼斯-約翰遜做一個過渡。
然後從中路繞切,接球運一步,急停然後後仰出手!
“謝特…”
球還沒出手,伯德知道要糟,這球要被蓋!
伯德馬上改變姿勢,把球甩給了丹尼斯-約翰遜。
但這球太倉促了,被德雷克斯勒斷下,開拓者發動反擊!
此時,開拓者不再慢慢吞吞拖節奏,而是加快節奏。
甘國陽快下,接德雷克斯勒的傳球,單手扣籃得手!
第二球,丹尼斯-約翰遜選擇外線出手,但沒有命中。
瓊斯搶到後場籃板,安吉反搶成功,轉身上籃卻被補防過來的甘國陽蓋掉!
這家夥的補防太快了。
本賽季甘國陽沒有拿到最佳防守球員。
因為常規賽他防守端收力了,沒有全力去防,很多球都放了。
總決賽可不一樣,這是甘國陽今晚的第9個蓋帽。
在空間狹小,沒有防守三秒的80年代,他這種移動力極強的防守型內線,是所有後場球員的噩夢。
除了他以外,當時沒有哪個內線是這麼打的,因為所有內線從小被教導留在三秒區不要出去。
球又來到了德雷克斯勒的手中,悶頭,加速,丹尼斯-約翰遜不得不拉了一把,直接要了個犯規。
凱爾特人的又一個弱點:他們的整體身體素質是比較平庸的,沒有飛天遁地的新式球員。
丹尼斯-約翰斯、安吉、伯德、麥克海爾、帕裡什,都是身體素質中等偏下的球員。
丹尼斯很強壯,但速度和爆發不是他的優勢,三個白人不用說。
帕裡什瘦高身材,速度、爆發都很一般,力量麵對甘國陽更是沒有優勢。
凱爾特人唯一身體素質強大,達到聯盟上遊的,是馬奎斯-約翰遜。
犯規後,KC-瓊斯立刻將馬奎斯替換上場,換下了丹尼斯-約翰遜。
邊線發球,甘國陽沒有定在原地不動等球,而是跑動起來。
在側翼接到球後持球往底線走,揚手一個Mvehk出手,兩分命中。
伯德低位要球,根本沒卡位,因為卡不住,試圖利用轉身過甘國陽。
沒用,完全被罩住,他隻能分球給馬奎斯-約翰遜,馬奎斯持球強衝籃下,拋投出手還是沒進。
凱爾特人的進攻陷入了瓶頸,他們缺乏流動,他們的外線感覺被磨蹭的節奏和高強度身體對抗給消耗掉了。
開拓者卻越戰越勇,甘國陽在反擊中接球,再度一個Mvehk出手,帕裡什都無語了,這怎麼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