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繼續進行下去了嗎?”李太後略顯有些不甘心的說道。
雖然張居正乾了天怒人怨的事兒,選擇了徹底站在了皇帝這一側,讓人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張居正比那高拱還要厲害幾分,要是張居正也要學了那高拱,孤兒寡母如何坐江山?
但是這些個無法無天的大臣,得不到懲罰,實在是讓李太後心裡堵了一口氣。
馮保也是無奈的說道:“元輔做事有分寸,所思所慮皆是大明,皆是陛下,元輔不想陛下親政接掌江山之時,是個破破爛爛千瘡百孔的大明。”
“大明經不起折騰,高拱枉費了先帝信任。”李太後對高拱的態度是複雜的。
高拱這個輔佐夫君的元輔,夫君在時,還有幾分恭順之心,在夫君大行之後,借著晉黨和遍布朝野的黨羽,居然要限製皇帝批閱奏疏,這是她決不允許的事。
這個案子,到了這一步,無論真相如何,都隻能是陳洪這個閹賊,輕信了手書,以為自己勾結了失勢的前首輔高拱,因為不滿權勢丟失做的滔天大案。
至少在朝廷定性上,必須如此。
張居正已經表態,息事寧人,若是李太後執意要做,就是把新首輔張居正,完全推向了晉黨。
晉黨可沒少拉攏張居正,即便李太後在宮裡,都有所耳聞。
對於張居正的態度,李太後還是很滿意的,又要名又要權,那是王莽,隻要權不要名,恰到好處。
放過追殺高拱,換取張居正的投獻,利用政治利益交換政治利益,是先帝大行後,李太後跌跌撞撞學會的技巧。
“皇兒,累不累?”李太後看著朱翊鈞一瘸一拐的模樣,昨天還是一瘸三拐,今天開筋站樁,已經是一瘸一拐了。
練點武藝傍身,也不錯,在這個風雨飄搖,江河日下的局勢下,多一分自保的能力,就是一分。
第(2/3)頁
第(3/3)頁
朱翊鈞搖頭,眨著大眼睛說道:“累是累了些,不過陳太醫說,孩兒還是得動一動才好,小孩多動,長得高。”
李太後揮了揮手,示意馮保退下便是,她接受了利益交換,她也不想皇帝親政之時,接手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大明。
馮保沒有糊弄小皇帝,將文華殿詳情稟報給太後後,馮保就向著兵仗局而去,陛下要的東西,他要親自盯著。
“皇兒今天讀書讀了些什麼?”李太後問起了課業,昨天張居正還誇讚了朱翊鈞讀書讀得好,今天沒了誇讚,讓李太後有些疑惑。
“學了割雞焉用牛刀的典故。”朱翊鈞知道李太後要考校功課,李太後是小皇帝教育的第一負責人,經筵一個時辰,內容很多,朱翊鈞挑了一段講述。
“孔子至兗州武城,走到哪裡都能聽到琴瑟歌詠之聲,那時候,武城的縣邑主是孔子的弟子子遊,孔子見到子遊就莞爾笑說:武城乃是小邑,又何須用禮樂之大道?豈不是割雞用牛刀?”
“子遊不知道孔夫子要借著他來教授弟子,子遊說: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意思是:夫子提倡有教無類,今日武城雖小,但子遊在聖人門下求學,不敢鄙武城小民,而不教武城百姓禮樂。”
“孔子這才對著所有的弟子說道: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就是說:子遊的話是對的,我前麵的話是戲言。”
李太後這才知道,原來割雞焉用牛刀這個典故,是如此來的,她繼續問道:“元輔張先生何解?”
朱翊鈞頗為確切的說道:“元輔張先生說:蜀漢昭烈皇帝遺詔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再小的惡事不要做,小惡積累變成大惡;再小的好事也要做,小善積而為大善。”
“那皇兒以為呢?”李太後聽聞不住的點頭,張居正真的在悉心的教導皇帝讀書。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元輔張先生說得對。”
“啊?哈哈。”李太後掩著嘴角輕笑了一下,朱翊鈞的回答實在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引人莞爾一笑。
張居正是正經的科班進士出身,他的學問,自然是沒問題的,怕就怕一些大臣們,滿腹經綸,讀了一輩子書,卻睜著眼說瞎話,指鹿為馬顛倒黑白,張冠李戴混淆是非。
朱翊鈞這才正色的回答道:“孩兒問元輔:君子指的隻是君王嗎?元輔答曰:君子,治人者也。就是指的是治理社稷之人,不單單是君主。”
“孩兒又問:那是不是君子為惡,小惡為大惡,小善為大善?元輔答曰:然也。”
“孩兒解此句:君子,治人者也,君子為惡,則國大惡;君子為善,則國大善。是謂:君子學道愛人。”
“元輔沉默良久言:時逢明主,臣當竭力輔弼,興繼祖業,振橫綱而掃逆鱗。”
李太後聽聞,眼前一亮,笑著說道:“好好好,我兒天資聰穎,之前都是那些個大臣們,人人都有理,都把我兒給講迷糊了。”
孩子學習不好,都怪老師教得不好,李太後這個邏輯,在朱翊鈞身上,是極為通順的,十歲的孩子,學習的時候,一句話,換著好幾個老師解讀,能理解才奇怪,連張居正都聽迷糊了,更何況十歲天子?
李太後又考校了幾句功課,朱翊鈞按照經典、張居正注解、他自己的注解和張居正的評價這樣的敘事結構,講解了一遍。
侍讀將今日殿上經筵的記錄,也整理好呈送到了李太後的手中。
李太後考校之後,不住的點頭,雖然孩子習武,有些不務正業,但這課業到底沒落下。
最主要的是朱翊鈞讀書之事,得到了大明首輔的肯定和認可。
朱翊鈞非常慶幸,李太後同意息事寧人的做法,朱翊鈞本來已經準備好了說辭,來勸李太後,但李太後並沒有執意拿人,讓朱翊鈞鬆了口氣。
對付朝中根深蒂固的晉黨才重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