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成笑著說道:“反正都是些俘虜在做事,不能讓他們閒著,就過了三遍篩,大司寇可還滿意?不滿意,就再過幾遍。”
“滿意滿意滿意!”王崇古令人開始點檢,每百袋隨即抽驗五袋,每一袋的質量都是上等中的上等。
“三千袋,每袋七兩銀子,合計兩萬一千兩,咱們錢貨兩訖,概不拖欠。”王崇古驗完了貨,讓人抬上來數箱子的銀子,笑著說道:“馬上過年咯,這怕是最後一筆白銀貿易了,之後都是大明銀幣了。”
“朝廷要鑄錢了嗎?”陳大成讓人點檢著白銀,值得注意的是,這筆白銀是桃吐白土官廠,而不是歸京營,因為官廠還沒有賬房,所以現在是京營代管,都是要做六冊一賬,都要交給戶部盤賬的。
這就是個收支記賬法的應用。
“不是鑄錢,是軋錢,具體的事兒,咱也不知道,哎呀,俺答汗這個貪得無厭的家夥,總有一天自食其果!”王崇古罵了一句俺答汗,仗著白土的獨門生意,敲詐到了王崇古的頭上。
“陳總兵留步,我還要去毛呢廠看看去。”
“大司寇慢走不送。”陳大成送彆了王崇古,多少感覺有些不適,戚繼光帶著楊文、陳大成等一眾來到北衙的時候,都是做好了準備,隨時準備西征平定晉黨叛亂的。
而晉黨的關鍵人物王崇古成了大明辦事得力的大司寇,多少讓陳大成一時半會兒難以接受。
王崇古選擇在賺錢這條路上一去不回頭,不過想想也很合理,晉黨的根基,就是依仗特權經濟的壟斷貿易謀利,賺錢的確是王崇古的本心,毛呢廠,似乎也是特權壟斷經濟的一種。
陳大成不再思考如此複雜的問題,而是靜靜的等待著過年前的最後一次大朝會。
朱翊鈞在十二月二十七日,召開了萬曆三年的最後一次大朝會,這次接見了百官之後,京堂開始休沐,輪流值班。
而這次的大朝會從一開始的氣氛就格外的壓抑和凝重,因為這次大朝會和過往不同,要對大寧衛是否棄置,吵出一個結果來,這都快吵吵半個月了,皇帝還很有耐心的批複奏疏,朝臣們都沒那個耐心了。
過年前,必須要這件事形成一個決議。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見禮。
“免禮。”朱翊鈞揮了揮手,平靜的說道。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馮保一甩拂塵,開了個場,今天有事,有大事,喜氣洋洋的過年氣氛,根本無法衝淡朝堂的凝重。
按照大明約定俗成的規矩,過年前後半個月的時間,大家都會粉飾太平,就是把那些個不那麼緊急的糟心事兒,留到年後處置,過年都過個好年。
顯然這一次,朝臣打破了這一慣例,選擇了不讓小皇帝過個好年,過年也要給小皇帝添堵!
“臣有本啟奏。”吏部尚書張翰率先出列俯首說道:“臣請議大寧衛棄置,與遠人修好,還大明安寧。”
“張尚書,你這是搶我禮部的活兒啊,我禮部還沒說柔遠人呢,伱這倒是唱起了禮部的戲?”萬士和一聽直接就懟了過去,一句話把張翰噎的說不出話來。
朱翊鈞一聽就樂了,這張翰出師不利,遭到了禮部尚書萬士和的阻擊。
這個阻擊張翰的人物,是朱翊鈞萬萬沒料到的,萬士和是奉旨騎牆,不是奉旨衝鋒陷陣,這朝中風力輿論還不明朗,萬士和直接就上了。
張翰越界了,柔遠人那是禮部要講的,張翰吏部尚書把手伸到了禮部衙門,萬士和不說話,那還是大宗伯?回家賣紅薯得了!
張翰再次俯首說道:“土蠻北虜之患久矣,今以征逐為名,臣有疑慮,一,不知出師果有名否?二,及兵果有餘力否?三、食果有餘積否?四、預見成功可必否?五,強虜借機南下可應對否?”
第(2/3)頁
第(3/3)頁
“虜為患日久,祖宗時力豈不能取之?而卒不果複者,蓋有深意。今兵力不逮祖宗時遠甚,且中外府藏殫竭,無名之師橫挑強虜輕啟邊釁,強虜必然南下,前戚繼光、李成梁論功賞,臣下有怏怏心,祇恐百姓受無罪之殺,比與害幾家幾民之命者!”
朱翊鈞聽懂了。
張翰說:北虜為患時間很長了,大明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的偉力都不能要了北虜的命,今天就能了嗎?你小皇帝多大的臉啊,比祖宗強!祖宗不取大寧衛是有深意的,今天兵力不足祖宗之時,窮的當褲子,出師無名還要打,到時候強虜一定會報複的!
到時候百姓受無罪之殺,又有多少百姓的命被兵禍所害,到時候責任誰來承擔?李成梁、戚繼光、張居正還是陛下?
萬士和看著張翰不敢置信的說道:“張翰,你不是吧,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什麼?眼下,是我們大明打贏了,打贏了!打的土蠻隻能遣使議和!”
張翰立刻說道:“好戰必亡,天下可有常勝而無一敗的將軍?既然沒有無敗者,此時一時得勝,日後再敗,還不是我大明百姓遭殃?!是不是這個道理!”
“我這是為大明百姓著想,是為大明朝廷著想,柔遠人就是要安撫遠人,不至於叩邊,現在搞成這樣,出塞作戰,祖宗成法在上,難道要違逆不成?!”
萬士和一甩袖子,憤怒的說道:“一派胡言,國之九經,柔遠人不是這麼個道理,你在胡言亂語!”
“正是因為打不贏,所以才要想方設法的贏啊!”
“連打都不打,任由賊人入寇,就不是我大明百姓遭殃?嘉靖二十九年,隆慶元年,京畿震撼,國朝動蕩你忘了嗎?打不贏就要想辦法打贏,不然怎麼拒敵?這是理所當然的道理,你在胡說些什麼?”
“你是在顛倒因果!由果及因!根本就是在詭辯!”
“好,就按著你這個思路來,我們大明軍不是百戰百勝,也會輸,的確,大寧衛當下已經是塞外了,在敵人的地盤上跟敵人作戰,不如敵人知根知底,可能會輸。”
“可是在大寧衛輸了,我們還有廣寧,還有長城沿線可以拒敵,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保住我大明百姓,不受無罪之殺嗎?就像是2大於1,兩道防線,總比一道防線強吧!”
萬士和火力全開,用事實說話,把張翰這番言論的因果,說的明明白白。
李成梁以寧遠伯的身份站在朝堂上聽政令,也就知道為何戚繼光用兵,為何那幫謹慎了,絲毫不敢有任何的倦怠,每戰必勝,這打贏了文官們還要彈劾,這打輸了,直接死在戰陣之中,也比落在這群措大賤儒的手中強一萬倍。
李成梁真的很想一個丁字回殺,將張翰直接斬了,什麼東西!
李成梁內心剛剛因為張居正累計起來的一點對文官的好感,蕩然無存!
朱翊鈞看著萬士和直接被氣懵了,笑著說道:“大宗伯消消氣,你不知道張翰目的,他其實是想借著大寧衛的事兒,殺先生罷了。”
“殺先生?”萬士和往後一抻,看著陛下,瞪大了眼睛。
朱翊鈞點頭說道:“他就這個想法。”
群臣愕然,所有人都看向了張翰,陛下為何如此說?幾乎所有人都想起了一件舊事,嚴嵩殺大明首輔夏言。
夏言言複套,俺答入寇京畿,嚴嵩說都是夏言要複套,所以才導致強虜入寇,所以夏言才是恥辱的根源。
所以,張翰此番言論,根本目的不是大寧衛,而是張居正。
張居正其實在張翰開口的時候,就知道張翰想乾什麼,明世宗實錄,可是他張居正修的,張翰那些個鬼把戲,他一眼就看穿了,不過是借著大寧衛生事兒罷了。
萬士和要跟張翰辯,這理越辯越明,萬士和既然這麼能打,戰鬥力這麼強悍,張居正也就沒站出來,反駁張翰,萬士和辯的明白就辯,辨不明白,張居正再出麵辯論再說。
結果陛下一句話就殺死了比賽,把張翰的目的給揭示了。
朝臣們聽明白了陛下的話,背後升起了一層的冷汗,目光又看向了張居正,張居正不是教弟子不厲害,是以前根本沒用心教弟子,看看張居正教出來了一個什麼妖孽吧!
張翰這等人的心思,根本就是烈日之下的魑魅魍魎,無所遁形!
朱翊鈞看著張翰冷冰冷的說道:“張翰,你既然問,朕就告訴你。”
“一,出師有名,大寧衛本就是洪武年間寧王舊邸,此次乃是克複,是舊恨;隆慶元年,土蠻汗入寇,襲擾京畿,這就是新仇。”
“新仇舊恨,這還不夠嗎?洪武年間的祖宗成法,不是祖宗成法嗎?張翰,你明確的回答朕。”
“夠不夠,是不是!”
“新仇舊恨夠了,洪武成法,自然是成法。”張翰就是再不甘心,也隻能如實回答。
朱翊鈞繼續說道:“二,京營訓練三年出鞘,兵有餘力;三、朝廷積蓄四百萬石糧草,足夠三年征伐所需;四、已經克複大寧衛,此次出塞就是為了大寧衛;五,強虜借機南下,我大明薊州、山海關,仍有十萬軍兵戰守,這是戚帥任督師訓練精銳,足以應敵。”
“你還有什麼疑惑嗎?”
張翰問了五個問題,朱翊鈞都回答了,而且每一條都是踐履之實,張翰這是在跟皇帝奏對,胡攪蠻纏真的會被小皇帝給打死。
張翰又不是言官,有耳目之臣的免死金牌在身,就是言官,朱翊鈞也貶黜、廷杖、斬首、送解刳院了。
“臣沒有疑惑了。”張翰不甘心,但是他的目的都被小皇帝一語道破。
“那張翰,你今日就把致仕奏疏呈上如何?道不同不相為謀,朕累,你也累不是?”朱翊鈞看著張翰,直接讓他滾蛋。
哪怕吏部尚書空著,都比這麼個惡心人的玩意兒強。
自古以來,都是朝臣們上奏疏請求致仕,皇帝溫言挽留,這朱翊鈞直接讓張翰寫致仕的奏疏,其實就是罷免,隻是看在張翰是吏部尚書,廷臣的份上,給他留個麵子罷了。
若是小皇帝一人厭煩也就算了,關鍵是廷臣們,其實都看張翰有點厭煩,張翰作為吏部尚書,混到人厭狗嫌的地步。
吏部尚書是不好當,但當成張翰這個模樣,也真的是大明頭一遭了。
今天有點事,更新有點晚,抱歉,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