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靠發錢是不行的。
這不符合華夏的國情,最終也隻能是一廂情願。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扶貧先扶誌,關鍵是要建立創業,走農業產業化之路。
農村、農民有了自我造血能力,才能真正走向富裕之路。
因此,梁江濤把發展特色農業,當成萬裡長征的第一步。
他要做好這件事情,帶領全縣人民趟出一條路來。
梁江濤的腳步走遍每一個鄉鎮,認真細致考察特色資源、土地稟賦、產業基礎等。
在他身邊,還圍繞著很多從京城和省城請來的農業專家。
有中科院農業所的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的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研究員、省農業大學的係主任……
他們帶來了很多先進的生產方式、管理方式、育種技術……
最重要的是,形成了農業產業化的科學思路:要確定主導產業,實行區域布局,依靠龍頭帶動,發展規模經營,實行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動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組織形式,實現規模化、專業化、市場化、區域化。
市農業局局長王文斌也幾乎全程跟隨。
燚城縣的特色農業發展得到了市農業局的大力支持,也是市裡力推的一張名片。
“關鍵要找準燚城的特色資源,我看了一下土地和氣候特點,這路適合種植小米、高粱,還有黨參、黃芪等藥材,還要大力發展養殖業,同時建立罐頭加工廠、食品加工廠等,現在有機食品在大城市裡也越來越受歡迎,市場越來越大,可以往這個方向發力。”
“資金也很重要,建議多向農業發展銀行爭取專項貸款,我聽說財政部和農業部近期將下撥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支持股份合作社、專業合作社、村鎮農業企業建設,建立新型農業經營體係,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可以積極爭取!”
“發展特色農業不能僅限於引導農民種植,還要大力發展規模畜牧業、水產業、林業,還應當通過各種新型農業經營實體,推動農業產業化,加強農業產業集聚,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開拓農民增產和增收的渠道,拓展農業產業鏈……”
“有很多好例子可以學習,比如說河南的雙彙,內蒙古的蒙牛,都是在發展特色農業的基礎上進行產業化道路的先進實踐。”
專家們你一言我一語,積極建言獻策,都很有價值。
梁江濤頻頻點頭,讓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和農業局局長認真研究,積極采納。
此外,樓繼明主動跟梁江濤聯係,表明想過來投資產業化農業。
他現在的生意越來越做越大,成為漢東省名列前茅的農民企業家。
他的經營範圍已經不僅僅限於白酒,而是涵蓋農業和食品業,在大棚蔬菜、食品加工方麵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梁江濤一聽十分開心,這不是打瞌睡有人送枕頭嗎,兩人一拍即合。
樓繼明第一批投資六千萬。
他現在很有實力,後續還要追加投資。
梁江濤當年對他有大恩。
他過來,既是為了報恩,更是為了抱大腿。
跟著梁書記乾,肯定少不了賺錢。
而且這是一尊大神,抱緊了,這輩子的靠山都有了。
作為從鄉鎮起家的企業家,總是有一種不安全感。
對於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賺錢,而是找靠山。
梁江濤,就是最好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