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夏急需培養識字的青年,他們才是未來國家發展的主力軍。
不管是發展生產、發展科技、還是發展經濟,都需要這群年輕人。
然而,在新華夏成立之初,國家麵臨著來自各方的威脅,國內更是一窮二白、百廢待興。
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華夏實在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來全麵投入教育事業,尤其是耗時較長的繁體字教學。
【最後一種方法,是讓漢字進化。】
【前麵兩種方法都不好。】
【第一種方案,其弊端就不用我過多解釋了。】
【用四個字可以形容棒子國文化受到棒子語的影響。】
【那就是,文化閹割!】
【而棒子語就是那把無情的剪刀。】
【那第二種方案也不行。】
【所以為了民族複興,漢字必須進化。】
【或者說我們需要重新創造一批漢字。】
各朝皇帝均感到慶幸不已。
隻要不是廢除漢字就好。
華夏的文字,豈能輕易的廢除?
漢字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也做了很多次演變。
由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用於占卜的文字,變成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而後又出現大篆、小篆、隸書。
最後再到楷書。
如今,為了適應後世時代的需求,將漢字進行簡化,也並未有不妥之處。
【1909年,陸必奎在教育雜誌上首次引進了“俗體字”這一概念。】
【他不但倡導將漢字簡化,使其更加便於書寫,更是主張除了官用文體之外,其他文人就應該儘可能地采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進行創作。】
【簡單來講就是,沒啥必要咱們就彆再寫文言文,儘可能講人話。】
【大家得把話說清楚,才能有更多的國人看懂,文化傳播才能事半功倍。】
各朝沒讀過書的古人,對這幾句話深感共鳴。
大部分讀書人每每說話,開口就是“之乎者也”。
他們根本就聽不懂。
讀書人解釋說,他們的四書五經、典籍,甚至是話本子,皆是如此行文。
就連一些稍識文字、讀過幾本書的人,也會刻意說上幾句這樣的話,以顯示自己頗有學問。
更彆提官府發布的通告了,也是根本看不懂。
為何大家就不能說得更加簡明易懂,讓人一聽就明白呢?
唉。
他們輕歎了一口氣。
隻能怪自己沒文化,跟不上“之乎者也”的節奏。
【隨著時間的推移,漢字簡化被越來越多的華夏人認可,包括胡適、錢玄同等知名人士也逐漸轉變立場。】
【他們不僅支持漢字簡化,還開始積極的推廣這場驚天動地的文化革命。】
【這無疑是象形文字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