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點頭說道:
“早在四個月前,伊拉克王國的流亡政權的塞義德首相就曾訪問過美國,當然是以私人的身份,他還曾到白宮拜訪過,可是並沒有引起外界的關注。”
作為一名情報官員,尼古拉將兩者聯係一起之後,還是得出了他的結論。
“上校,我個人認為,相比於美國,我更擔心的是南洋。”
“南洋?這是為什麼?”
“因為南洋一直沒有承認伊拉克的卡西姆政權,伊拉克王國的流亡政府就設立在南洋。上校。”
尼古拉接著說道:
“南洋會在這一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南洋……”
嘴裡念叨著這個名詞,安德烈走到了那副世界地圖前,與外麵發明的地圖不同的是,這張地圖更像是一副“勢力圖”,地圖上用各種顏色將世界進行了劃分。
除了英國的紅藍豎紋、美國的紅白橫條紋以及法國白色之外,還有其中的一些顏色,比如南洋的藍色,雖然隻有那麼幾個小斑點,但仍然在地圖上有所體現:
“南洋在中東有一定的勢力存在,他們的租借地在這裡……可是他們為什麼要插手伊拉克呢?”
如此反問之餘,安德烈的心裡充滿了疑惑。
看著上校眉頭緊鎖的模樣,尼古拉說道:
“上校,也許,這隻是一個偶爾的事件而已。”
“偶爾的事件……”
安德烈的眉頭緊鎖著:
“難道真的隻是一次偶爾事件嗎?”
這會不會是什麼征兆嗎?
第(2/3)頁
第(3/3)頁
儘管心底充滿了疑問,但是,他還是儘職的把推測報告給了莫斯科,很快,他的報告就被kgb負責海外情報事務的第一總局呈送到謝列平的麵前。
雖然是kgb的負責人,但是謝列平仍然和過去一樣,保持著那種清教徒式的生產,這甚至影響到他的辦公室風景——地上甚至都沒有鋪設地板,隻是顯露出大理石地板而已。
反複研究著這份報告之後,謝列平問道:
“那麼,你們是怎麼判斷的,南洋或者美國,會對伊拉克動手嗎?”
“從我們掌握的情報來分析,目前美國人的注意力並不在伊拉克,相比於伊拉克,他們更關心西貢,至於南洋,如果他們有意進軍伊拉克的話,去年“科威特危機”時,南洋應該會趁著英國重新進入科威特時,與他們一同進入科威特,而不是後來坐視英國撤出科威特。”
第一局負責人提到的“科威特危機”,指的是去年長期處於英國保護下的科威特獲得獨立後,伊拉克的卡塞姆隨即對科威特提出的主權要求的同時,揚言要入侵科威特。
伊科危機隨之爆發,麵對伊拉克的威脅,很快就出麵請求前宗主英國人的軍事保護。在得到科威特方麵的求助後,英國立刻派出了軍隊,執行代號“有利”的協防行動。
麵對英國快速而有力度的增援,卡西姆的強人形象也就難以為繼。他麾下的伊拉克軍隊在3個月內都不敢進入科威特半步。後來,阿盟的軍隊開始接替英軍協防科威特,危機才得以化解。
而在這一事件中,一直以來都是“自由世界右手”的南洋,卻置身事外,壓根就沒有參與其中。
也正因如此,kgb的情報分析人員才得出了他們的結論。
“南洋對伊拉克壓根就沒有任何興趣,如果他們對伊拉克持有野心的話,他們一定會利用去年的“科威特危機”,向科威特派出軍隊,和英國人一同利用危機,進攻伊拉克,當時,卡西姆在國內早就失去了民心,他試圖入侵最為弱小的科威特,就是想要重塑強人形象,以贏得民心。”
聽著下屬的分析,謝列平微微點了點頭。
“確實,去年是最好的機會,而且整個危機持續了三個月,當時英國也有“複興”其在波斯灣地區傳統霸權的熱情,南洋完全有機會可以和英國人一起合作,從根本上解決伊拉克問題。”
這種判斷是最基本的,畢竟,事件才結束還不到一年,南洋即使是發生了變化,也不會變化這麼大吧!
所以,他們都依據最簡單的常識做出了判斷。
而第一局的負責人,則根著說道:
“所以,綜上所述,南洋對伊拉克並沒真正意義上的野心,他們更多的是寄希望於伊拉克內部發生變化。”
“所以,我們需要加強對伊拉克的支持是嗎?”
謝列平說道:
“是的,我們需要通過這種方式,向伊拉克人表明,我們對卡西姆的支持,隻有如此,才能伊拉克內部反對他的人不敢輕舉妄動。”
作為第一總局的負責人,那位kgb的將軍,想了想說道:
“自從去年埃及得到了我們提供的先進武器之後,伊拉克也非常渴望得到相同的武器,我認為,我們應該向他們提供這些武器。”
接著,他特意強調道:
“當然,是在我們的顧問控製之下!我們需要通過這種方式,向全世界表明對他們的支持。”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