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_非洲創業實錄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非洲創業實錄 > 第三百五十六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

第三百五十六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2 / 2)

根據人口的初核數據,東非已經取代俄國正式成為世界人口第三大國家,排在東非之前的分彆是遠東帝國和英國。

而英國的人口,能排在世界第二的位置,主要依靠的是印度,所以不管是計算英國,還是將印度單獨拎出來對比,都不影響東非世界第三人口大國的地位。

而這份數據,也並不包括東非的殖民地人口,畢竟東非並不關心或者說有重視殖民地的具體人口數目,殖民地人口向來都是比較粗糙的,東非政府也不會認真核查。

畢竟,單單是本土的人口核查工作,就已經讓東非政府部門疲於應付,還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果在核查殖民地人口,那就太為難東非政府工作人員了。

一般,東非殖民地人口普查工作,都是由殖民地政府自行解決和上報,東非政府隻要有一個大概了解即可,對於東非政府而言,隻要殖民地人口越多越好,畢竟殖民地是恩斯特建設的未來東非人口蓄水池,用來應對未來本土老齡化等問題。

所以,隻要能夠確定殖民地人口一直處在增加狀態,就能達到恩斯特的心理預期,而事實上,東非的殖民地人口想不增加都很困難,這並不需要東非政府提供大量支持。

畢竟能移民到東非殖民地的人口,其生育水平不會比本土低,即便殖民地生活水平和東非本土相差甚遠也是這樣。

相較於殖民地,本土的人口數據顯然對恩斯特更有意義,而在得知東非人口突破一億六千萬後,恩斯特確實很開心。

雖然,這個數據僅僅是按照戶籍記錄進行統計的初核結果,並不一定準確,但是最終東非的人口數據和這個數據應該大差不差。

到了這個人口規模,就是多幾百萬或者少幾百萬人口,影響對東非而言都已經十分弱了。

不過,大概率最終的數據應該會比初核結果更高,所以一億六千萬僅僅是一個保守數字。

恩斯特說道:“我國的人口突破到一億六千萬,這也坐實了我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三大國的事實,而人口就代表生產力。”

“城市人口突破五千萬,在全世界恐怕也就隻有美國能夠達到這個水平,甚至我國城市人口比法國或者英國本土人口都要多。”

1918年,美國的人口大約在接近一億人水平,但是美國的城市化水平比東非要高,甚至可能接近百分之五十的水平,這也就意味著美國的城市人口,很有可能也在五千萬左右。

當然,這樣一來東非城市人口僅比美國多出五百萬左右,顯然有些不符合常理,畢竟東非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工業大國,而東非的工業發展質量是稍微遜色於美國的。

也就是說美國的工業利潤在同體量下是要高過東非,更何況美國的服務業和金融業也比東非更加發達,這些產業同樣可以支撐城市的發展。

所以,在綜合因素下,如果東非城市人口僅比美國多五百萬,那東非的工業產值想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就有些說不過去了,畢竟東非的工業發展質量並不如美國。

很快,恩斯特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對國家統計局局長朗富爾特說道:“我國的城市人口應該不止於此吧!畢竟幾年前我們的工業產能就已經超過了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工業大國。”

國家統計局局長朗富爾特說道:“陛下的疑惑,其實我們很清楚,但是這並非我們工作上的失誤,而是正常現象。”

“這次我們僅僅是統計了城市戶口的初步數據,所以最終得出了城市人口占比百分之三十四這個數值,但是早在很多年前,我國城市化水平就突破了百分之三十。”

“而這些年,東非經濟和工業發展更是受到戰爭影響不斷加速,所以百分之三十四這個數據乍一看有些不合理。”

“但我們不能忽視,目前東非城市人口的結構已經發生了轉變,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城市戶籍人口,基本符合城市總體人口數據。”

“但是從1910年,我國開放一係列政策,並且放寬自由限製以後,戶籍的含金量在東非大打折扣。”

“很多非城市戶籍人口,湧入城市,他們中很多人並沒有變成城市人口,而是依舊保留著農村戶籍,但是這些人確確實實的生活在城市裡。”

“所以,目前我國城市的常住人口肯定是遠高於百分之三十四這個比例的,根據我們的估計,如果算上非城市戶籍的常住人口,那全國城市居民占比可能超過百分之四十。”

“不過,準確數據,最終還是要看年尾的最終核算數據,而初核僅僅適合粗略的參考。”

隨著朗富爾特的解釋,恩斯特和東非其他高層也恍然大悟,這就是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區彆。

這一套恩斯特前世可是深有感觸,前世遠東帝國就有很多非城市戶口的居民生活在城市,就拿遠東帝國首都來說,其戶籍人口隻有一千多萬,而計算常住人口的話能達到兩千多萬,如果在把一些流動人口也算在內隻會更加誇張。

所以東非的城市人口,如果以常住人口計算的話,很大概率超過了六千萬甚至更高水平。

而這樣一來的話,東非農村常住人口就有可能並沒有達到一億多的水準了,當然,這對於東非來說是件好事,發展到今天,除非東非社會不再進步,那農村人口就必然要逐步減少。

就暫且將東非城市化水平預估為百分之四十,這對於東非來說,已經是十分不錯的成績。

畢竟人口越多的國家,工業化難度也越大,而想進一步支撐東非工業發展,就隻能從老牌帝國主義強國那裡虎口奪食。

東非這多出了的數千萬工業人口,不知道砸了多少人的飯碗,畢竟世界市場的規模增速是遠不如工業產能擴張速度的,這也是從19世紀中後期開始,世界經濟危機集中,猛烈和頻繁發生的原因。

當然,這也正說明了19世紀到20世紀初,是世界各國能否一步登天的風口,把握好了這個機遇,就能迅速成為工業國,並且成為帝國主義國家的一員。

單單是19世紀中期,崛起的工業國就有德國,俄國,美國,東非和日本五個國家,這個時代是真正的多元化時代,隻要利用好大國間的矛盾,就能夠從中獲利。

而單極霸權下,技術,知識,人才的流動性都是最差的,就像前世21世紀時,世界秩序幾乎一潭死水,很多國家即便足夠努力,也最終倒在勝利的前夕,淪為美國霸權的收割的韭菜。


最新小说: 獸撩嬌妻:狼性老公難伺候 被趕出王府後,我成了最強錦衣衛 撿漏:從邂逅美女鑒定師開始 我的人設大有問題 人在高武,有個玄幻大世界 人販子拐我進山村?我這村老祖爺 逆麟行 續蕩寇傳 開局:天生絕脈,覺醒劍體征戰諸天 全服白月光掉馬後,高冷大神連夜追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