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的裡雅斯特_非洲創業實錄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非洲創業實錄 > 第52章 的裡雅斯特

第52章 的裡雅斯特(2 / 2)

那些前往美洲搏一搏的德意誌人,一個是美洲開發早,環境好。另一個原因是在普魯士混不下去了,這裡麵很多人都是罪犯,流氓,被普魯士政府記錄在案,當然不排除一些想發財野心勃勃的人。

而這兩種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不是東非殖民地需要的,收到東非也會威脅東非殖民地的穩定。

而奧匈帝國就不一樣了,從他成立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再走下坡路,國勢滑落,而且工業化程度不高,民族矛盾嚴重,這就給了恩斯特挖牆腳的機會。

奧匈帝國的人口僅次於沙俄和德意誌已經被排除在德意誌之外),而且民眾的受教育水平遠遠比不上德意誌,也就比沙俄強一點,大字不識的農民那是相當多。

沒有學識的農民就意味著可以通過教育改造其文化認同,這正是東非殖民地需要的優質移民。

未接受過教育的農民,在任何時代其繁育後代的能力是最強的,而奧匈帝國的土地又不可能憑白增加,加上奧匈帝國境內貴族的盤剝。

這些農民要麼進城務工,但明顯奧匈帝國的工業消化不了這麼多人口,而且城裡的黑心工廠不一定比種地容易。

要麼選擇起義對抗地方貴族的剝削,在保守勢力強大的奧匈帝國,成功率基本為零。

最後是出走海外,到其他地區找就業機會。

和德意誌那些上過學的民眾不同,你要是和德意誌人說去東非工作生活,他絕對會把你想成騙子,也隻有雇傭兵和專門從事殖民活動的人才會去。

而奧匈帝國的底層民眾,伱和他說去東非,他可能會先問東非是哪裡?

這個時候隻要加大忽悠力度,把東非描繪成樂土,最後在找幾個托勸說一下,反正你在奧匈帝國境內沒有田地,也找不到工作,不如去海外拚一把了。

這些奧匈帝國的農民還是不比華人移民好忽悠,畢竟華人那是走投無路了,而奧匈帝國的農民勉強還能活下去。

如果再往前,還是農奴製度的時候,就更不用想了,畢竟農奴是貴族的私人財產,想從當地忽悠到移民就必須和當地的貴族打交道。

現在正好,農奴製廢除不久,這些農民不需要貴族負責任了,衣食住行全靠自己承擔。

手裡沒有土地的農民,隻能選擇繼續給貴族老爺種地,問題是人口是不斷增長的,而且生產工具的效率也在提高,種地要不了那麼多人。

這時無地可種的農民隻能進城給黑心工廠打工養家糊口。

大量農民進城尋找工作機會,而奧匈帝國的工業化程度又不太高,所以吃不下這麼多勞動力。

恩斯特就組織公司的人在奧匈帝國各個城市打起了招工的名義,忽悠失業農民去東非發展。

不僅有工資,而且包吃包住,未來賺到錢還可以回到歐洲。

農業工人也是工人,恩斯特也不算說瞎話,包吃包住也是真的,不過住的地方還是要自己建,吃的也是從自己地裡種出來的糧食。

至於工資,基本上聊勝於無,但確實可以攢點錢,什麼?你說不夠養家,那你可真是趕上好時候了。

鼓勵全家去東非殖民地工作,這樣你們一家人基本就吃喝不愁了了,而且殖民地還給孩子提供免費教育。

至於以後回到歐洲,那確實有可能,過個四五年還是有希望的,畢竟目前東非殖民地的商船,拉人隻進不出,而且就那麼幾條。

而想通過其他國家的商船回到歐洲,一張船票的價格可不便宜,不在東非殖民地乾個四五年攢不出來。

當前在東非發展,那你就隻能養家糊口,發財是彆想了。東非殖民地沒有美洲那麼多亂七八糟的產業,不存在創業一說。

唯一有價值的土地,產權在殖民地政府手中,想像美國人在西部那樣圈地建農場都不可能。

不過東非殖民地主動承擔移民去往東非的船票,這點就比去美洲強了,畢竟美國政府不會主動給你掏一筆船費渡過大西洋。

去東非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乾的還是種地老本行,你去了美洲沒有手藝榜身不也是去打普工麼?而種地這可是你本身就會的,也沒人能忽悠到你,而且日子再差也差不到當年當農奴的日子。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揀個神爐無敵 重生:開局遇到高冷校花武館按摩 永夜星冕之領主法典 我靠種田飛升了[穿書] 穿越紫徽大陸 一把斬魄刀,我即是忍界天災! 大唐:開局邀請李二一起造反 我靠毛茸茸緝凶,帶飛祖國被收編 穿成七零病西施,痞帥硬漢抱著寵 混沌絕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