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這些典故裡有一部分的確是真的。
畢竟乾隆皇帝是著名的吃貨,甚至傳言他死於胃痛、胃脹……
而有這麼一道菜,費工、費時,還費心。
這所謂的費心,費的就是乾隆皇帝的心。
據傳,當年乾隆下江南,經過竹林時,發現一塊通身雪白、稀世罕見的巨石。
乾隆認為這是祥瑞之寶,便傳旨將巨石運入宮中。
中間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經過好幾個月才抵達。
為此,乾隆特意給巨石親筆題字“青芝岫”三個大字,喜歡得不行。
太後聽說這件事後,非常生氣,斥責乾隆勞民傷財、窮奢極欲,還讓人砸了這巨石。
乾隆苦惱不已,想到太後喜歡吃黃魚,便特意請禦廚做一道以黃魚為原材料、造型與巨石相近的菜,用來討太後的歡心。
中間,乾隆還按照他的想法,提出了不少構思,又取自二十四孝中臥冰求鯉的典故。
最終,經由禦廚的巧手後,最後做出了一道菜——
脯雪黃魚。
可以想象一下,要做到假山形狀的脯雪黃魚,該用多麼大一條黃魚!
也就是今天送來的黃魚品質不錯,南枝才會想到這個做法。
當然了,現在的黃魚跟進貢的黃魚不能比。
以前的大黃魚都是野生的、最好的,被捕撈出來後送入宮中。
可是現在,因為80年代改變捕撈方式,導致野生大黃魚近乎殺雞取卵般,被急速消耗,所以大家的餐桌上,早已經看不到野生大黃魚的影子了。
現在能吃到的,基本都是養殖的大黃魚。
不過,也是用了近乎半野生的方式來飼養,耗心耗力,價格不菲。
之前南風樓沒有用大黃魚做的菜,供貨商才想著特地兜售自家產品,送來的那幾條大黃魚全部是品相頂級。
南枝本來想等晚上忙完了,留下來思考一下做道大黃魚有關的菜,卻沒想到,這麼快就派上了用場……
脯雪黃魚用到的食材不算特彆複雜,隻有大黃魚、雞蛋、胡蘿卜、香菇、紅椒和西芹。
先將大黃魚宰殺乾淨,魚頭魚尾切下來備用,隻取大黃魚的胸脯肉,並去除掉魚皮和背部的魚筋。
接著,以斜刀片魚,加入鹽、胡椒、味精、薑絲,醃製備用。
再取3個雞蛋的蛋清,加入少量澄麵,將蛋清打發至倒扣不掉的狀態。
隨後,取長方形鐵模,一層蛋清膏泥打底,再放入一塊醃製好的黃魚片,再放一層蛋清膏泥,抹平。
取掉鐵模時,將成型的食材切成三塊,用三成熱的油溫緩慢炸製,至蛋清凝固,魚肉熟透,方好。
最後將雞高湯加水澱粉勾芡,薄薄的淋上一層,再配上炸好的魚頭魚尾擺盤。
乍一看,這樣的步驟不算太難?
費心程度跟雞豆花之類的比起來,似乎還差些?
雖說的確如此,但這道脯雪黃魚的困難程度就在於它的名字上。
脯雪脯雪,便是說胸脯如雪般潔白。
偏偏這道菜的做法又是用油炸。
稍微油溫高一點,蛋清就會變色變黃。
為此,還需要把油鍋離火降低溫度,不能太高,容易炸糊,也不能太低,無法炸熟。
所以,要怎樣把握裡麵那個度,對於廚師的考驗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嘛,對於南枝這種把雞豆花的火候拿捏得爐火純青的廚師來說,這道菜說難也不難,無非是稍微費點心力的事。
她更在意的是這道菜代表孝心的含義,送去家人麵前,也算是取個好彩頭了。
在南枝烹製這道脯雪黃魚的時候,不知不覺,身後停留了無數人在看。他們手上都有活,現在又是中午營業的高峰時間,不能完全丟開手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