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可我並不是說沒有良心才離開的,是那會兒他爸真的。。。”
打住!
林峰抬頭打斷道:“我不需要知道你的婚姻怎麼樣,你的兒子也不需要知道。
因為那都是你自己年輕時候的選擇造成的。
大人的事情跟他無關,他不會來理解你的,他也不用理解你。
我說你如果有點實際的東西,你再去跟他講,他爸不是好人什麼的,我覺得他可能會稍微理解你。
但你連點實際的也沒有,你說他爸不是好人沒有管他,那你也沒有管他呀。
同學們都穿新鞋,換新衣服的時候,要交學費的時候,你也沒有來管我呀。
站在他的角度,你難道不為他思考嗎?
你有你的委屈,他不委屈嗎?
他得罪誰了?
你說你老公得罪你,你離婚跑了。
那他呢?
他誰也沒得罪呀。”
女人:“我不是想解釋什麼,我就是覺得那會兒我如果真的不離開他們,我們連生活費都沒有了。”
林峰:“好,你說當年離開是為了錢,那孩子現在問你錢呢?”
女人沉默了。
。。。。。。。。
彈幕上。
“沒有錢你想什麼陪伴(咧嘴)。”
“回來估計矛盾更多。”
“小的時候不在,大了就不需要陪伴了。”
“我媽就是這樣初中回來。。。。但是我心裡已經完全無法接受了。”
“聽軍師的,卷孩子不如卷自己。”
“這是你惟一能讓孩子理解你的方式。”
“軍師真的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
女人:“我就是在比較小的縣城,我現在的積蓄隻能支撐我目前個人的問題。”
林峰:“所以我才說你要多掙點錢啊,沒錢你回去是讓孩子養你嗎?
你說我沒錢,咱就光陪伴行不行?
行!
但你得有那個智慧和情商啊,能處理好和孩子的關係,以及生活上的矛盾和問題。
而你顯然不具備這種能力啊。
你現在回去,他必定是無法理解你的,
這時候你絕對是要進行自我辯解,把心裡頭的那種苦大仇深和各種的心酸往外倒。
你兒子本來一個人已經習慣了,結果你一回來,他成你的情緒垃圾桶了。
他又要照顧你的情緒,還要麵對中考的壓力。
嫂子,
你兒子隻會被你搞得越來越差。
所以你不如好好工作,多給他攢點錢。
平時多打電話關心關心,多給點生活費。
以後在他重大的人生節點上,給予物質支持。
這是能讓他理解你感念你的唯一方式。”
女人:“真的是這樣嗎?”
林峰:“那不然呢?
嫂子你真把我氣笑了。
你是不是還覺得你現在回去,孩子會一頭紮進你懷裡,哭喊著說媽媽,我好想你啊。
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
出走十幾載,連個電話都沒有。
現在初中了長大了,你回來管我了?
你年輕的時候你有自己的選擇,你有自己的追求,在孩子眼裡他不會認為你辛苦,他會認為你在外麵瀟灑,
現在你43歲了,年紀大了,外麵工作很難,賺的那點錢也被自己吃光喝光花光了,也沒有給我留任何東西,
現在我不需要你了,你回來告訴你愛我,你陪伴我,
你到底憑什麼覺得他會感念你啊?
我不知道你這個腦子到底怎麼想的。
嫂子,
你這個43歲,白活了呀。”
嗚嗚嗚嗚。。。
女人突然失聲痛哭。
。。。。。。。
彈幕上。
“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聽著真痛快。”
“自己沒積蓄,現在指望望子成龍了,真的會謝(咧嘴)。”
“孩子叛逆期了,回去結仇嗎?”
“軍師罵得好,不清醒。”
“彆哭,誰要你廉價的愛。”
“其實軍師也沒罵他,這是最客觀實際的建議了。”
“過來人說句話,這是真的。”
。。。。。。
林峰無語道:“自己造成的啊,沒什麼好哭的嫂子。
拋開那些都不談,
你不說想回去陪伴孩子學習嗎?
那咱就聊學習。
比如,他現在拿一道應用題出來他問你怎麼做?
你能給他答案嗎?
你都43了,咱說實話學校的那點東西早還回去了。
退一步說,就算你會。
你的解題思路能跟老師一樣嗎?
我跟你講,現在的應試教育,你隻有找專業的人給他解決問題。
你就比方說我大學那會兒,我表弟在手機上問我題目,我都覺得我做對了,
結果第二天去老師說那道題是錯的。
我說為什麼呢?
明明是對的。
我一個大學生難道還不會初中應用題嗎?
結果人老師說,第一個,沒有寫解。
先扣一分。
然後第二個,我給的思路是他們下學期才會學到的。
這學期考試,必須用這學期的思路去解題。
那你說是不是很艸蛋。
但這就是咱們國家最特色的應試教育。
所以很多時候,專業的事情就給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那你說請老師給孩子補課需要什麼?
還是錢啊!
你43了,難得有份還比較滿意的工作,多攢點錢吧。
比你對兒子懺悔一萬句都有用。”
。。。。。。。
彈幕上。
“哈哈哈哈沒寫解扣一分太真實(笑死)。”
“我最愛先寫解了(狗頭)。”
“解這個字真的隻為了數學而生(狗頭)。”
“我本來不想寫的,但老師說不能交白卷(墨鏡)。”
哈哈哈哈哈。
。。。。。。。
女人離開了。
林峰吸溜一口泡麵道:“爹不管,娘不要,天崩開局啊。
你說你有苦衷,可孩子為什麼要來理解你啊?
出走十幾年,逢年過節連個關心的電話都沒有。
咱就說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也是身體長得最快的時候,你有想過往家裡寄一雙球鞋嗎?
房間裡有孩子的兄弟應該都知道,那小孩子的腳長得特彆快,他不像衣服,短一點緊一點也能穿。
那鞋子要是小了。
是真的難受。
像我們小的時候,如果父母不在意,孩子他自己腦袋也拎不清的,他鞋子小了,他覺得有點擠但他又願意穿,
有時候你拿個手指頭啊,如果他穿好鞋了,前麵頂到頭了,後麵還能放一根手指頭進去,那就是合適的鞋。
如果放不進去,那就說明鞋子太小了,就要給孩子換鞋了。
可能你這個學期買的鞋,下個學期就不能穿了。
但如果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他也不知道跟誰講,他隻能那麼穿著,導致那個孩子的腳長大了之後,你會發現那個腳趾頭都是彎的。
就是因為小時候那個小鞋穿多了啊。
孩子跑步的時候都是疼的,但他也知道家裡沒有錢,他老爸不頂用,媽媽找不到。
他疼他也得忍著。
那種苦日子他已經過下來了,現在初中了,長大了有獨立思想了,
你現在告訴我,你回去愛他了,你跟我扯淡呢。
咱說實話,你現在回去真沒必要,因為這個愛已經缺失了,鐵定的事實。
你隻能通過後期的物質條件施加愛,雙向去治愈,那時候可能孩子還能理解你的難處。
你彆腦子發昏,現在跑回去結仇啊!
爹不管,娘不要的孩子,他能活著都是萬幸了。
剛才公屏上有個兄弟說的好。
卷孩子不如卷自己。
嫂子,
你自己拎拎清楚吧。”
。。。。。。。
彈幕上。
“情感陪伴缺失了就物質補償,很現實也很正確(大拇指)。”
“請為孩子保留一份天真,彆說過多現實的東西,大人的事大人你得自己扛。”
“對的,不要道德綁架孩子,要求孩子理解你愛你。。。先多給點錢,慢慢緩解吧。”
“鞋子那個真的太真實了,我的腳趾頭現在還是彎的(哭死)。”
“給兒子買雙好點的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