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得罪了老師,最後在學校裡難受的還是你。
你說像現在的轉學吧,
也不現實,
因為轉學也不少花錢的,那時候的普通家庭真沒這個經濟條件。
而且你家附近還真不一定有彆的學校。
所以你老爸隻能妥協。
隻能對你說,在學校裡乖一點。
他沒有辦法,
他也很無奈啊。
就很多時候,為什麼我們會說自己當了父母之後,反而能跟父母去和解了?
就在這裡。
真未必說父母過去的做法就是對的,現在突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
不是的。
大多數情況,是什麼呢,是你當了父母以後,在孩子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
你會發現,
你也退縮了,
膽怯了。
原來你並沒有像小時候以為的父母應該有多勇敢的保護自己。
在你當了父母以後,在麵對同樣的問題時,你反而選擇了當初父母一樣的做法。
為什麼?
因為現實和理想是有差距的。
可能源自家庭經濟的匱乏,可能是大環境不允許,總之你膽怯了,你權衡了。
最後發現你很無奈,你隻能妥協。
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不是說你做了父母當初同樣的選擇,是因為這個選擇就是對的。
不是的。
是無奈,是妥協。
是你獨自麵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才知道做選擇有多難。
你也就和父母和解了。
就在這裡。”
。。。。。。。
彈幕上。
臥槽!
“大哥真厲害。”
“這是我從沒聽過的角度。”
“是無奈,是妥協。。。”
“感謝大哥,我突然有些理解我父親了(抱拳)。”
“原來我隻想父親支持我,卻從沒想過換位思考(哭死)。”
“我換位過,但隻換位了父親和孩子的身份,覺得我如果是父親要怎麼樣,但是從沒有參考我家現實的經濟能力和條件,以及這樣做要付出的代價。”
“我好像也能和過去和解了。。。”
。。。。。。。
林峰:“不然你說誰不想抬頭做人啊。
那個時候你家裡要是有個一百萬。
也彆說一百萬了,
三十萬吧。
但凡那時候你家裡有個30萬,你老爸都不可能讓你受這個氣的。
打我閨女嘴巴子?
媽的,
必須鬨到學校讓你老師當麵道歉,大不了轉學,咱有這經濟條件受這氣?
這就跟現在人上班在單位裡被老板屌一個道理。
有些人可能說工作不開心你就不乾呀,
對,你光棍一個說不乾就不乾。
那我他媽拖家帶口的,我不能呀。
那幫煞筆同事還在背後說我膽小,說我慫,
那能咋辦?
家裡有房貸要花錢吧。
孩子正常暑假補課要花錢吧,
九月份開學還要交學費吧。
老婆也要買新衣服和化妝品吧。
你這時候老板屌你兩句,你光棍一個,你牛逼,你敢離職。
我他媽也想離職,但我不敢啊。
那麼多要花錢的地方,全家等著我養,我隻能妥協。
老板要罵你就罵吧,隻要不開除我就行。
但是在彆人眼裡就覺得你沒有骨氣,你這個東西都不敢反抗。
那你反抗你得有資本啊。
除非你到了跟我一樣的情況,你就理解了。
所以說要低頭看眾生啊。
不能想當然,覺得要是你你會怎麼樣。
剛才有個彈幕說得好,
你不能光代入身份啊,你還要代入對方一樣的家庭和經濟背景。
那你說實話,誰不想抬頭做人呀?
有誰是骨子裡間就卑賤嗎?
還不是生活環境壓著你低頭啊。
都彆裝逼。
誰都有向強權低頭的時候。
你們有,
我也有,
都有。
我為什麼敢在直播間罵小三,罵那些三觀不正的人啊。
你們一個個鼓掌,說罵得好。
主播三觀太正了。
正啥呀?
我那也不是因為口袋鼓了,不差錢了嘛。
要不是我現實裡有些資產,我說實話,小三我敢罵嗎?
那都是我的衣食父母,都是我爹啊。
我罵誰啊我罵,
小三要是能給我刷輛跑車,我讓他罵我。
跪著我也得把這錢掙了。
不然下個月房租叫不上了。
能明白嗎?
現實麵前,
什麼三觀啊,五官啊。
都他媽得低頭。”
。。。。。。。
彈幕上。
“有誰是骨子裡間就卑賤嗎?還不是生活環境壓著你低頭啊(咧嘴)。”
“小三給我刷輛跑車,小三可以罵我(哭死)。”
“大哥太真實了(大拇指)。”
“那天打車,我隨口問了句,師傅什麼是生活啊?師傅緩緩地說了句:我以前並不喜歡開車的。”
“那天聽到一句話,我們終將會妥協,向現實低頭,也明白傲氣一文不值。”
臥槽!
紮心了。
。。。。。。。
林峰:“你看,有人說現實太紮心。
那我再說個紮心的事實。
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還對父親當年的態度感到耿耿於懷。
你說你心理難受。
那你問問你自己,你心裡真正難受的到底是父親沒支持你,還是老師當著全班同學麵扇你嘴巴子?
一定是老師扇你嘴巴子,讓你丟臉,你才難受啊。
然後可能才是你父親的不作為。
但本質是什麼?
這個讓你最難受,最忘不掉的,還是那幾個嘴巴子啊。
本質就是真正傷害你的人老師。
但你不去恨老師,你反而恨父親。
可笑不可笑?
你說父親沒勇氣,當年沒支持你。
既然你這麼有勇氣,現在也長大成人了,為什麼你不直接去老師家,
告訴老師你當年當著全班同學的麵扇我巴掌扇了三次,你知道這件事情對我傷害有多大嗎?
你當年年紀小,你不敢可以理解。
但你現在長大了呀。
你為什麼不直接去質問那個給你傷害的人呢?
本質上你也是沒勇氣嘛。
你自己的利益自己都不爭取,你也膽怯了。
為什麼一定要求父親完美呢?”
。。。。。。
彈幕上。
臥槽
一針見血。
“大哥透過現象看本質,那個打她的老師才是原罪,而不是她父親。”
“大哥太清醒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