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蘭道行的描述,讓人們終於弄清了多年前那複雜之極的恩怨糾葛的一部分。
嘉靖忽然想起了嘉靖十年,蔣太後的計劃大獲全勝之後,楊廷和辭官歸鄉之時。
當時在金殿上,一夜間變得蒼老無比的楊廷和,遞交了辭章,自己則以勝利者的姿態,允準了他辭官回鄉。
在楊廷和的一生中,曾無數次的呈交過辭章,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被獲準。
憲宗時他官職還小,輪不到他辭官。孝宗一直是隻批準他休假,而不準他辭官;武宗乾脆連假都不讓他休,更彆提辭官了。
但這次,楊廷和終於是老了,他再也無法繼續輔佐皇帝了,在回家後不久,他就溘然長逝了。
嘉靖還記得楊廷和謝恩下殿時的背影,那麼蒼老,那麼孤獨,他走到大殿外時,回頭看了自己一眼。
離得太遠了,嘉靖當時雖然有兩眼裸視一點五的視力,卻也看不清他的眼神。
現在想來,那眼神中一定飽含著對武宗的愧疚,對自己的失望,和對大明未來的擔憂……
蘭道行緩緩轉向蕭風:“楊廷和臨終前,就隻說了這件事兒嗎?這件事兒雖然秘密,但梅龍鎮大火之後,也自有彆人知道的。
我想,你派人找楊慎,該不會隻聽到這些事兒吧,他是不是還有些彆的話?”
蕭風點點頭:“楊廷和臨死時說了他的一個猜測,而這個猜測和我的疑問完全相符,也推動我繼續查找更多線索。”
嘉靖忍不住問道:“什麼猜測?什麼疑問?什麼線索?師弟,你能不能快點說,不要故意拖……”
蕭風心說我不拖文,隻怕熬不了那麼久啊!但他也明白拖也要適可而止,不要引發眾怒的道理。
“楊廷和對楊慎說,之前不知武宗所留秘密為何,如今梅龍鎮一場大火,我已然全明白了。
隻是此中有一件事,十分古怪。武宗既然有後,為何不把兒子帶回宮中繼承大統,而要求之於外呢?”
老拐一下從地上跳了起來,然後又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他的聲音都激動得變音了。
“沒錯!沒錯沒錯!就是這個,就是這個!老子這輩子被人質問了多少次了!到底是為什麼呀?”
蕭風淡然道:“楊慎知道父親心中肯定是想過的,也就提出了自己的答案,由父親來判斷。”
當時楊慎提出:“也許是因為龍鳳店的女子不肯回京,而當時武宗還年輕,也覺得自己以後還會有孩子,所以並沒有強人所難?”
楊廷和搖頭道:“當年相逢時,或許有可能,可在武宗已然病重之時,那女子或生或死,願與不願,都已不是障礙。
武宗雖然為人狂放不羈,但並非是對大明江山社稷毫無擔當之人。他又豈會因一女子是否情願,而不顧皇位傳承之大事?”
楊慎再次提出:“也許是武宗深受皇位之束縛,情願讓子女散落民間,自由自在,免得像自己一樣不得開心顏?”
說到這裡,蕭風點評道:“這個想法應該是可能性最大的,張太後之前也是這麼說的,最為可信。
不過楊廷和並不這麼認為,他還是那個理由,他認識的明武宗,並不會為了子女的自由,而置江山社稷於不顧!”
第(1/3)頁
第(2/3)頁
眾人一起看向蘭道行,蘭道行並沒有反駁,而是輕輕的歎了口氣:“還有嗎?”
楊慎又再次提出:“也許是武宗感覺兒子生於草野,即使接進宮裡,也會被人們質疑血統有疑。到時候宗室發難,反而會惹得朝堂動蕩,天下不安。”
眾人聽到這裡都覺得楊慎確實是很有思想的,能想出這麼多合情合理的可能性來,也更期待楊廷和的答案。
楊廷和當時搖搖頭:“武宗早就準備好了腳印紙,自然也會準備其他能證明孩子身份的東西。
否則他不會僅憑一張紙就把孩子視為可以對新皇帝撥亂反正的秘密。這個擔心,也不必有。”
眾人的目光一起轉向了蘭道行,蘭道行苦笑道:“武宗並沒有告訴我,其餘的證據在哪裡。
他隻是說過,若無需要,就一輩子不要打擾那個孩子了。若有需要,去接那孩子時,住處自有其他憑證。
隻是後來,蔣太後一把大火,燒光了整個梅龍鎮,那其他憑證,自然也就灰飛煙滅了。”
既然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麼武宗究竟為什麼不肯讓自己的兒子承繼皇位,而要讓給嘉靖呢,因為他善嗎?
眾人都緊皺著眉頭,看著蕭風,蕭風卻隻是看著蘭道行,緩緩說道。
“楊廷和最後的猜測就是,那張腳印紙雖然是真的,那上麵的印雖然也是真的,但那兩個孩子,卻不是真的。”
沒人說話,所有人都被驚呆了。什麼意思?孩子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