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意識到未來曹劉再次開戰時,戰場的重心有可能往北傾斜,
雙方爭奪的焦點,可能會北移到河北平原邊緣的渤海郡南皮一帶。
劉備自徐淮之戰大勝後一度放鬆下來的心態,也不由再次焦慮起來。
如果要在平原上大決戰,己方此前的很多優勢點,可就發揮不出來了。
丹陽兵善於山地戰,南方水軍擅長穿插截斷淮泗水路,這些優勢在戰場切換後統統用不上了。最多還能指望周瑜的水軍未來控製漳河的航道,隻能幫上這一點點小忙。
收服袁譚,果然是危機和收獲並存的事情,不可能隻撈好處不擔責任。
劉備軍未來一年休戰期內的部署,以及明年的很多安排,都要圍繞“如何強化我方在華北平原上打硬仗的能力”這個目標來展開,爭取儘快把短板補齊。
想明白這一點後,隻覺腦中千頭萬緒一團亂麻的劉備,還是決定先解決人事安排。
隻要搞定了人才配置,下麵的工作可以讓具體的人去負責,就不用他親自操心了。
君子不器嘛,為人君者,首重用人。
直覺告訴劉備,諸葛瑾、諸葛亮兩兄弟,應該一南一北配置,各自負責統籌他的半壁江山。
這樣就可以避免南北戰線拉得過長、難以統一指揮帶來的弊端。
剩餘的人才,可以一個個按需求填坑,補充到諸葛兄弟的兩套班子裡。
想明白了這一點後,劉備也不再在徐州多滯留,他覺得還是應該趕緊回一趟合肥,回到他的車騎將軍臨時幕府,跟諸葛亮、龐統等人一起群策群力,把未來的大方略商量出來。
留在彭城的話,隻有一個諸葛瑾商量,雖然也夠了,但總覺得不夠周密完美。
而且徐淮戰事結束、梁孝王陵奉祀和反曹諸侯會盟等事情結束後,劉備本來也沒長留彭城的必要。
於是此後七八日,劉備便揮師南歸,帶著相當一部分部隊,回撤就糧,最終於四月份回到了壽春、隨後又至合肥。
劉備治下各州郡,如今也依然是南方地區恢複生產恢複得比較好,經營多年,糧食充足。
北方很多地盤是剛剛收複的,被此前曹操袁術呂布反複拉鋸破壞得比較嚴重,沒有餘糧。和平狀態下,讓部隊南歸就食,也是減輕後勤軍糧運輸壓力的好辦法。
等到將來邊境再有緊張局勢、需要用兵時,再把駐在南方的部隊臨時北調也來得及。
……
劉備剛到合肥,諸葛亮和龐統就出來迎接了,趙雲和甘寧也帶兵來護送。
“恭喜主公得天下反曹諸侯尊奉,漢室複興大業可期。”
麵對迎候文武的恭賀,劉備倒也不驕傲,隨意地擺擺手“都是諸位同心協力的結果,後續也不可懈怠呐。”
然後他就示意眾人不必多禮,且回城再說。
一行人很快來到去年剛建的合肥臨時幕府,早有人備下接風酒宴洗塵。劉備也不急,就先儘興歇了一兩日,每日置酒高會,消除路途勞頓,再議正事。
回到合肥後的第三天,飲宴歇息總算結束了,劉備也打起精神,把諸葛瑾諸葛亮和龐統都召來,先開個閉門小會,商討後續的高層人事布局。
劉備這幾天裡也想了不少,對於要問什麼問題,已經了然於胸,所以開門見山先拋出一個關鍵問題
“如今徐淮之戰已經結束,未來與曹賊再爆發大戰,也不太會在徐淮。這車騎將軍的臨時幕府,還要放在合肥麼?還是另行遷移,去一處能兼顧南北,不至於顧此失彼的所在?”
諸葛瑾和諸葛亮相視一眼,覺得沒太大必要搬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沒有立刻發言。
龐統則是問了幾個問題,也跟諸葛瑾他們同步了“未來下一場戰爭,可能要在渤海郡支持袁譚”這一信息,然後說道
“屬下以為,合肥過於偏南了,若要兼顧幽冀之遠,不如放在徐州,移回下邳或者彭城,避免北方戰場的消息傳遞太慢。
尤其合肥距離彭城雖然不遠,但中間隔著淮北平原的符離、竹邑這一凸出部,被曹軍所占。從彭城、下邳南下合肥的消息,需要繞路而行,先順泗水而下,再逆淮河而上,終究不夠順暢。”
劉備聽了,轉向諸葛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