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吳懿被龐統一引導,忽然就打開了思路。
在他來見劉備之前,他最怕的是什麼?無非就是擔心自己要是真投了劉備,或是軍隊被劉備控製了,自己的堂弟堂妹留在成都,會不會被牽連。
但是,龐統暗示他可以把此番出兵的罪責都推給已死的叛將,這裡麵的操作空間可就大了。
一方麵,楊懷、高沛確實是起了投曹之心,死有餘辜。既然死無對證,那就再往上多潑點臟水、廢物利用。
吳懿完全可以說自己原本沒打算用這麼冒進的打法,都是被楊懷高沛裹挾的。甚至可以說,這些人是龐羲的舊將,他們對吳懿、費觀都是陽奉陰違,實際上隻聽龐羲的話。
這才導致部隊出征後,執行劉璋命令時各種走樣,最後誤了劉備的大事,還害得劉備不得不改變戰略部署、優先來救出吳懿的部隊,這才耽誤了圍殲夏侯淵並奪取陽平關。
反正,吳懿的部隊是被劉備救下來的,這個大的事實是板上釘釘的。既然大是大非沒錯,細節就可以隨意補充了嘛。
吳懿有感於劉備的救命之恩,加上他也確實感受到了劉璋並非雄主、搶功搶地盤確實做得不地道。再加上劉備對他禮賢下士、禮遇有加,吳懿本身生出了投效之心。
隻要雙方能統一起來口徑,要安撫住劉璋、讓劉璋表麵上留點麵子認下這個暗虧,也就不是難事了。
哪怕事實上,搶功搶地盤的決策就是劉璋本人做出的,劉璋也能說“我一開始沒想這樣,我隻是想配合玄德兄,是前線一部分貪功想割據的將領自己冒進、執行走樣,跟我沒關係”。
劉璋這麼懦弱,他也不想立刻承受劉備的指責和怒火的。劉備和吳懿聯手給劉璋一個台階,劉璋就得下,否則他理虧在先,劉備真跟他算賬,劉璋也扛不住的。
更何況,夏侯淵還在呢,他隻是躲回了陽平關。這個外敵威脅沒有消失,劉璋還得靠劉備幫他守門。
捋清這些事情後,吳懿很識時務地納頭便拜“多謝士元先生指點!末將知道該怎麼做了!車騎將軍於末將有救命之恩,於我軍這兩萬將士,也有再造之恩。
我軍一時與貴軍爭功、鬨出些許摩擦,還害得張將軍、甘將軍為了救援我們而受傷,我等實在是慚愧得無地自容!從今往後,我軍自當統一接受車騎將軍調遣、同心合力,絕不再各自為戰!”
吳懿這番話,基本上就算是另行認主了,這也沒什麼奇怪的。
畢竟他們是生死關頭走過一遭的人,當初被圍困在陳倉道上,糧道斷絕,他們就已經沒有回去給劉璋效力的可能性了。當時要麼投曹,要麼投劉。最後劉備來得早,還救了他們,順勢投劉也不用克服什麼心理障礙。
不過,這番話還是給劉璋留了麵子的。按吳懿的表態,他也是希望劉備軍彆跟劉璋直接撕破臉,最好隻占住對這兩萬益州軍的實際控製權,但彆非要去爭名分。
換言之,他吳懿和這兩萬士兵,在此後的抗曹作戰中,可以聽劉備的指揮調遣、被劉備軍使用。但法理上來說,這是劉璋給劉備的“借兵”,是附使用期限和使用條件的。
是因為劉璋軍此前有私心、不能好好配合服務於聯盟的大局,才需要如此。
而吳懿說出這句話後,龐統立刻就對劉備投去一個讚許的眼神,示意劉備接受。
劉備當然是心領神會,直接慷慨表示“子遠不必擔心,孤本就沒有彆的心思,就隻是想讓後續抗曹大業能有個統一指揮、不至於自相猜忌消耗。大家隻有齊心,才能合則力強。
想必季玉賢弟本意也不壞,隻是誤信讒言,加上暗弱不能禦下,到了執行層麵,被懷有異心的叛將利用了——孤這也是在幫他清理門戶嘛!”
(注子遠是吳懿的字,他的字跟許攸一樣)
劉備一番話,說得既慷慨激昂又溫暖人心。
既然劉璋暗弱,管不好手下。他這個當哥哥的有手腕,當然要幫弟弟管管那些桀驁不馴的手下了!
原本的曆史上,劉備也算是擅長問彆人借東西的了。
這一世,他沒機會問孫權借江陵,也沒機會問劉璋借兵了。
好不容易救出了一次吳懿,這也算是換了個角度,把劉備原本被埋沒隱藏的天賦,發揮一下。
吳懿見他說得這麼熟練,似乎純發自肺腑,也不再多想,半推半就便投靠了劉備。
……
吳懿肯真心配合,投靠了他,下麵那兩萬益州軍將士,就好說得多了。
雖然這些人有家在後方梓潼、廣漢的,軍官中也有忠於劉璋的。但吳懿拋出了“為了反曹討逆的聯盟,大家統一聽車騎將軍指揮”的話術,大家也都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