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這段時間裡,對麵的龐統也不是沒想過派個使者、再跟劉璋做些文戲上的扯皮,以放出煙霧彈麻痹劉璋、讓他覺得這事兒還有可能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從而拖延劉璋軍的戰備。
但是,在反複權衡之後,龐統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龐統很清楚,能拖延敵軍戰備固然是很好,但萬一這時候自己又提出的文戲試探條件,劉璋直接無條件、全盤答應了呢?那麼己方不就沒有借口再發動戰爭了?
所以,為了防止戰爭借口出現變故,這時候絕對不能再談判,寧可讓敵人警覺多備戰幾天,寧可後續戰場上多付出一些代價,也不能在大義上繼續授人以柄了。
劉璋那邊,一直到十月十九日,再三等不來要人的使者,他終於徹底心灰意冷,確定玄德兄根本不介意他是否交出凶手,就是鐵了心想趁機打仗了。
劉璋這才下定決心,派出使者到前線的涪城、綿竹、江州等地,命令守將進入最高戒備,全力備戰。
因為路途的關係,這些信使抵達涪城時已經是二十一日,抵達江州時更是已經二十二日。
成都平原上的各郡縣,也都開始動員兵馬,把民夫壯丁編入軍隊,把一部分平時種田的二線屯田兵也轉入戰鬥部隊。
唯一值得劉璋慶幸的是,在他做出戰備姿態的最後階段,他的玄德兄也並沒有乘人之危直接搞偷襲,而是給了益州軍集結部隊的時間。
這也不免讓劉璋內心又生出了一絲動搖和幻想。
二十四日這天,在得到前線回複:各軍都已開始整備動員、武庫庫存也都被清理出來,打磨發放、士卒開始日日操練。對麵的劉備軍,則沒有任何動靜。
劉璋便找了個由頭,又召來黃權,最後私下裡問道:“劉備的兵馬至今沒有舉動,有沒有可能是我們誤判了,他們並沒有想發動進攻?”
黃權被問得跌足歎息:“主公何以到了此刻,還心存幻想?既然龐統至今沒有派人來問罪要人,而是嚴陣以待,那擺明了是要打的。
他們不屑於占偷襲之利,估計一方麵是因為龐統對於戰勝我軍頗有信心。另一方麵,多半是不想落人口實,為了劉備的名聲,寧可後續攻堅多付出些代價。”
可以說,黃權的這兩個猜測,基本上也算七八不離十了。對麵的動機,還真就是這樣。
劉璋聽完,才痛苦地收回了最後的幻想,隻讓各軍繼續調度。
如今的益州軍,兵力人數還是不少的。劉璋畢竟是執掌益州十幾年,加上他父親劉焉掌權七年,加起來父子兩代近二十年。蜀中也沒打過什麼大仗,人口稠密,兵源充足。
戰爭尚未爆發前,劉璋在涪城、綿竹前線,就部署了三萬軍隊,在雒城還有兩萬人。
後方的成都,也常年保證三萬可戰之兵,拱衛腹心。在巴郡方向,嚴顏等將領也有兩萬戰兵,負責長江江防。
所以光是這幾部分加起來,就有十萬大軍了——這個數字是絕對不誇張的。曆史上劉備最後打到成都時,成都的守軍依然有三萬之巨。
而曆史上,成都的諸侯往北派出機動部隊打阻擊,派出三四萬人也是輕輕鬆鬆的。比如曆史上季漢末期劉禪派諸葛瞻帶兵三萬守綿竹抗擊鄧艾,以蜀地的人力,這樣的動員是可以輕鬆做到的。
劉璋三百多萬人口,有超過十萬正規軍,還能臨時抽調起數萬鄉勇、壯丁,作為臨時守城兵。要跟進攻方的劉備比人數,劉璋甚至還占優勢。
因為劉備雖然也號稱在蜀中有十萬大軍,但漢中守家就要一萬,梓潼和江州的守家部隊也要各自近萬人,真拿去進攻的,也就七八萬之間。
劉璋的正規軍人數,比劉備軍還多出三四成。如果算上臨時抓的守城壯丁,總人數能是劉備軍的兩倍。
劉備又不願擔負偷襲的惡名,也就給了劉璋動員調度的時間,讓他湊起了總共近十五萬人的抵抗力量。
直到十月的最後兩天,龐統才讓人把討伐劉璋的檄文,正式散發各處。
從梓潼往江油、涪城、綿竹等地散播,打擊劉璋軍的軍心,讓劉璋軍士卒知道為什麼會反目而戰,希望蜀中眾將士百姓能棄暗投明。
檄文下發後,張飛、魏延、吳懿的部隊,就從梓潼率先南下,穩紮穩打,日行三四十裡,三天後便推進到涪城,準備開始圍城攻堅。
隨著張飛開始營建營地、組裝攻城武器。龐統散發的檄文,也終於流傳到了成都,送到了劉璋本人手上。
劉璋雖然知道這肯定是罵自己的,但還是忍不住好奇要看一看。他是真的很想知道,玄德兄會找什麼借口討伐他。
“什麼?這不就等於是……變了個樣兒的‘清君側’麼?不對,按劉備的措辭,這是‘清弟側’,幫著我清理門戶呢!
世上怎會有如此無恥的借口?居然說我暗弱,管不住屬下的親曹派,不肯交出王累、鄭度這些破壞聯盟的奸佞?”
劉璋看了,不由惱怒,這個幫劉備想宣戰目標的人,也太歹毒了。
不過事已至此,說什麼也無益了,就真刀真槍見勝負了!
劉璋不信,真會有人被這種借口感召,就屈膝服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