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我心裡有譜,對方姓恒,腰間掛著與你大哥一樣的玉佩。.咱們遲早會打交道的!”喬欣意味深長的看著他。
喬雲清腳步一頓,姓恒,同樣的玉佩,莫非是定邊侯恒家?
喬欣一邊往裡走一邊解釋道:“對方就兄弟兩人帶了幾個隨從,大的跟你三弟年紀差不多,小的十三四歲涉世未深的模樣。”
“母親知道他們去哪兒了嗎?”喬雲清眼裡一些焦急。
喬欣搖搖頭
賭約一結束雙方就各自分開了,不過是萍水相逢而已,她豈能我打聽彆人的隱私,兄弟倆明顯是私下出來辦事。她更不會好奇了。
“有什麼不妥嗎?”老二的反應明顯不對頭。
喬雲清張了張口,卻不知道從何說起,他能說前世這個時候定邊侯的兩個兒子就是在這段時間出了事?大兒子恒溫丟了性命,小兒子恒安重傷而歸,老定邊侯聽了這個消息舊傷複發,躺在川床上一個多月就撒手人寰。
偏偏的侯府嫡係本就在戰爭中死的死,亡的亡,這兩兄弟已經算是侯府的苗苗了,這次他們回京是奉旨回京給老侯爺過壽的。定邊侯本人依舊鎮守西北邊關。沒想到就這麼一個疏忽,再見到居然是老父親和大兒的屍首和臥床不起的小兒子。
這個馳騁沙場幾十年的漢子,倍受打擊,一夜白頭。他大哥偏偏是這個時候回了侯府.....
"想什麼呢?叫你幾遍了?你們兄弟幾個趕緊把馬車再收拾一遍,我去後廚看看,咱們早點啟程。”
喬欣已經習慣了喬雲清動不動發呆
,也不知道
咋有那麼多的想法?要他說呀,車到山前必有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了。
日子該咋過就咋過!她又不嫌棄他們幾個!
喬欣早上出門的時候,多給了掌櫃的五十文錢,借用他們的一個灶台,好讓兒媳婦和麵多烙一些子麵餅子,以備路上吃喝。
徐氏和張氏都是做慣了農活的人,這會子又有自家相公在旁邊搭把手,那做起事來效率自是高了不少,一百斤的麵粉,已經做完了三分之二,旁邊的籮筐裡裝滿剛出鍋的餅子。喬雲信把這些籮筐搬到馬車裡。用麻被蓋好,省的都變得硬邦邦的。
喬欣進來接過徐氏手上的麵團,然後吩咐道:“你倆都回屋把孩子們收拾收拾,這裡就交給我和老三了,”
徐氏這幾天已經差不多熟悉了婆婆的性格,答應之後就拉著張氏就往屋裡去準備。原本還有些放心不下的張氏一回頭
就見喬欣雙手飛快的揉搓著麵團,然後四五張麵團摞在一起,那擀麵杖來回擀的飛快。
眨眼間,那四五個一尺見方的大餅子就成型了。
她微張著嘴巴,滿是詫異,婆婆啥時候有這麼好的廚藝了!
徐氏拍拍袖子上的粉塵道:"快點回去清東西把,滿了怕來不及了”
“”大嫂婆婆手藝啥時候這麼好了?”
“我也不知道,彆問了,這不挺好的嗎?你看哪家婆婆會幫媳婦乾活!”張氏意外的看著徐氏,大嫂到底是真傻假傻,她是這個意思嗎?
看著已經上樓的徐氏,張氏也不糾結了,連忙跟了上去,大嫂這算是大智若愚吧,虧的自己平時自詡聰明人!如今這日子多好,她乾嘛要傻傻的打破砂鍋問到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