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那裡,一是預算有限,
而是不用重新征地,侵占村民們的土地空間!第二嘛
就是給村裡人重新修建一一個精神寄托之地。
範季淮今兒本就是有求而來,喬欣心知肚明卻沒有駁回自己的要求,正找不到機會回報,此時聞言也不拖拉,
當場就給批了條子。
在場的外地掌櫃的
和梁盛明師徒們
,被這種乾脆利落的行事作風給驚呆了!
他們還是第一次
,見衙門如此高效的辦事。
要知道
作為各府的掌櫃的,可沒少跟各地的衙門打交道,他們以前替東家去府衙辦事,哪一次不是閻王,小鬼都得先伺候一遭,
好話不要錢的說著,
好處見人就得給著。
就這,
還得看當天辦事人心情好不好,若是運氣不好,哪怕
好話說到了,該送的禮也送了,哪怕你在裡麵有後台,
人家照樣要卡上你一兩天。
一問,就讓等著,變著法兒的的扯皮,再問,就是規矩!他們總不能每次辦一件事
就把自家的主子給抬出來吧,
那多丟份!
哪有這種當麵鑼對麵鼓,當場敲板的爽勁!
梁盛明和徒弟雖然出身都不凡,
也經常和官府的人打交道,
可也不敢說自己去辦事的時候,
能遇到這麼有效率的地方官!
地位比他們高的,總要擺擺譜,地位比他們低的為了能和他們拉關係,
也總是要拖上一天半天的,
借此多套套近乎!
梁盛明對老湖鎮的好印象一漲再漲,此時拊掌一笑,“今兒個可真是來的早不如來的巧,
就憑這鎮長和縣令的做法,
這青陽書院就值得咱們期待!”
“先生,村民和官府
都唯喬家馬首是瞻,
這樣下去,喬家豈不是在此地一手遮天,這難道是好事嗎?”問這話的是禦史家的小兒子,張錚,如今作為學生正跟著梁盛明四處遊學。
“我看到未必,喬家不參與鎮上府衙人員的組建,又配合官府對流民的安置,主動把好處讓給其它人,這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換我是老百姓和當地的縣令,
也會和他們處好關係。喬家的地位如今就擺在那兒,
就算啥都不做,當地的官府也無法忽略他們的意見。”
梁盛明沒有反駁自己的弟子,
而是說出自己的想法。
“好與不好,大夥
用眼睛看不就知道了,
可千萬彆道聽途說,眼帶偏見,這也是為師帶你們出京的原因。寧將三個兒子都送到陛下眼前,還被陛下器重的人,哪個沒有幾把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