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羨慕的同時也
都攥了一股勁,個個爭當表現起來。
很快,啊秋帶著大夥走街串巷,越混越熟。很多小地主都願意把多餘的糧食賣給他們,
並約好了日後有糧,隻要他們及時來收,
還會賣給他們!
當第三批糧食運到鄆城的時候,喬雲清和手下的人
很快就發現這裡麵有很多的青年人
都是陌生的麵孔。
一問領隊的,這才知道,順子他們在南梁的人手嚴重不足,要辦的事太多了,根本調動不了那麼多的人手。阿秋和順子一商量,隻能從最近和他們合作不錯的當地人裡麵招。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他們出了比當地高出兩倍的價錢,總要人願意幫他們乾活的。
就比如某個村裡兄弟是十幾個,父母屋裡拿出錢分給他,自己可能一輩子都娶不到媳婦的,想要自己出門闖蕩的青壯。
還真彆說,這樣的青壯可真不少,他們多數都是這段時間提替阿秋乾活的。
一開始有人還擔心路途太遠,南北不能通行,官府是不會給他們開路引的。
阿秋說道:“就在隔江的鄆城,兩天就能回來了,
官府是不會管太多的,路引我都請人幫你們開好了,放心的過去吧!”
有人那從來沒出過當地鄉鎮的年輕人疑惑道:“官府怎麼可能不管?”
其中也有人道“哼,真要管,前幾個月就不會放那麼多的流民北上了!那些人一天天就知道躲在自己的宅子裡,吃香喝辣的,哪管咱們的死活?”
這位顯然是有過什麼不好的經曆,提起以前的事仍舊憤憤不平。
可不管咋的,
他們都想去看一看河那邊的生活
是什麼樣的?是不是真如長輩所說的那樣水深火熱,如同人間煉獄?
他們懷著半信半疑的心態進入了鄆城。
一進城
,就被拉倒了
府衙的後院,大夥這才發現隨行而來的領隊,不知道啥時候脫離了隊伍,
他們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好像要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就在大夥以為自己的小命會交代在這裡的時候,領隊的阿秋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