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沒想到喬家居然還有這樣的一個地方。
得知聚賢苑的重要性,王博更不敢輕易地接受了。
連忙推辭道“老夫一家寸功未立,豈能受此讚譽?”
“老大人,你老太過於謙虛了。安華縣新縣城和茶山的修建,能有如此的成就,少不了你們父子三人的勞心勞力。
這麼大的功勞,說什麼寸功未立?
如今咱們老湖鎮也要舊貌換新顏,要修水庫,修道路,開河道,又需要你們父子三人勞神費力,這榮譽是實至名歸。”
曹管事說這話時滿臉崇拜之意!
王家父子二人那都是混過官場的,真心讚美和假意交奉承豈能區分不了?
他們在心裡感歎,東家太會收買人心了,這府裡的大管事也太會處事了。
不奉承,不抬舉,事事辦到心坎裡。
曹管事帶著王家父子幾人前往聚賢苑走了一遭,硬是沒有碰到一個能人。
大白天的裡,除了忙碌的下人,楞沒有一個賢士窩在屋子裡。
梁盛明退休後,除了休息,白日裡不是在藏書閣編書,就是和王員外去河邊釣魚,反正不到天黑見不到人影。
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牛大寶兄弟的木工廠,隨著整個縣城的修建,不僅工人擴招了一倍,就是訂也接的飛起。
如今木工廠已經從老湖鎮的鎮子中心,搬到郊區。新建的廠子麵積擴大了幾倍,規劃區域也更加詳細。
如今,他們不僅要趕製水力紡車,還要為修橋鋪路提前製作大量的三輪車,以及相關的工具。
等這些東西做完了,老湖鎮的新房子也修建的差不多了。
到時候,各家各院的門窗,以及各種木質的家具,又有足夠他們這些木匠加班加點,忙碌不停。
就連方大廚也會在喬家廚師培訓班裡,一紮接一紮培訓更多的新人。
至於其他的人,各有各的事業,沒有一個是閒得住的主!
所以說嘛,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能和喬欣這樣能折騰的人,誌趣相投的,又豈是懶散之輩?
把該交代的交代了,該囑咐的囑咐,門鑰匙一交,曹管事這才放心離去。
剩下的就讓分給王家父子的隨從,帶著他們去慢慢熟悉。
王博對這個地方越看越滿意,臉上的喜意都要化成了蜜。
對於一輩子鑽研科技的人來說,其實要求不多,有吃,有住,最關鍵的是旁邊還有藏書如此豐富的書閣。
“老夫明日就搬過來住!”
王景哭笑不得,連忙勸住他爹“爹,不用如此著急,咱家離這裡也不是多遠呀!
您老天天住這裡,就不怕阿娘跟你著急?此地不過是做個應急之處,你閒暇之餘來住一住就行了。”
“也是,爹是太過於高興,走,咱們再逛逛去。咱們好好逛逛藏書閣。
當初咱們南梁的那些世家裡哪個不是藏書成千千萬冊?可沒有一個能如此大方的拿出來與天下學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