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裡的農活忙活完之後,楊興武一家進入了半農閒的狀態,隻需要隔三差五去地裡除除草就好!
王招娣開始帶著大閨女學習織布,家裡的紡車塵封了半年之久,又開始使用起來。
夏天織布的原料是苧麻,村裡人又叫洋麻,洋麻葉子剌到人,皮膚會瘙癢難耐。
每到夏季,家家戶戶都開始去自留地裡收麻,收麻的第一道工序主力都是小孩子來完成!
拿上一根長木棍,到地裡揮舞上一套少林棍法,把洋麻葉子全都打掉之後再收割。
剝開取皮,洋麻杆兒就成了孩子手裡的新寵,把洋麻皮浸泡水裡幾天,再進行刮麻,將最外層的一層皮刮掉後,再放置在院子裡晾曬,每天早上會加水,讓洋麻進行脫膠。
曬了三四天之後,取下洋麻再進行績麻等繁鎖的步驟,績麻之後,再製成經緯線用於織布,之後再打漿、穿筘、織布!
績麻是最考驗耐心的活,忙碌上一天也不一定能弄上二兩麻,很是考驗人的耐心和細心,炎熱的夏季再加上這諸多繁瑣的事情,很容易就心浮氣躁,也更容易吵架!
這其中的過程繁瑣,即便準備好這一切東西之後,光織布就要耗費好幾天的時間。
織好的布還不能直接用,不然會渾身發癢,還得人工處理一下,後期還會進行手工浸染。
楊興武身上穿的衣服就是這種麻織的,夏天穿上清爽透氣,涼快無比;麻布又被稱為夏布,因為麻布的曆史可以追溯至夏商周時期!
八十年代早期的農村生活,其實就是自耕農,一切都是自給自足。
紡車的重要性比縫紉機更重要,村裡人手裡麵沒有布票,夏天織麻布,冬天織棉布,一家人的穿著全靠這輛紡車!
雖然布票已經取消,但是到他們這個小城裡還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實行!
至於的確良,這東西倒是慢慢變多了,但夏天穿也不合適,主要是這布料不透氣。
織布做完衣服的廢料,也會留下來,抹上漿糊在太陽底下曬乾,曬乾一層,再貼一層,密密麻麻地貼上個十幾層,曬乾後裁剪下來做鞋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千層底!
家裡的生活用具也多來源於各種農作物。
舀水用的瓢,是種的葫蘆收獲之後,劈開兩半,一個用來舀水,一個用來舀麵。
刷鍋一般用絲瓜或者高粱穗編織而成。
鍋蓋是高粱杆編織的。
籃子是荊條編的,大掃帚是用小竹竿做的,小掃帚有掃帚草。
繩子是用玉米棒的葉子搓成的繩子。
吃穿用度都能自給自足,這也是為何農民隻要有塊地就能頑強活下來的原因!
楊興武在家裡呆了一會兒眼看幫不上忙,就出了院子在村子裡溜達起來。
路上看到許多小孩子拿著麻杆舞的虎虎生威,一個個叫喊著自己是大俠,一群小孩子分成兩波人打來打去。
楊興武駐足看了一會兒,發現自己的兩個堂弟也在裡麵,這下他看的更起勁了!
“二哥!”
楊興武聽到聲音,還沒反應過來,兩個腿就被人抱住了。
低頭一看是小堂妹和小堂弟。
楊興武一手拉著一個,坐在樹蔭下看戲。
“小豹,你咋不跟你大哥二哥去玩這個”
“二哥,我正要跟你說呢他們嫌我小,帶上我打不過他們,都不帶我玩!”
“那你長大了,再跟他們玩吧!或者跟你年紀差不多大的玩吧!”
“可是我想玩啊”
“你不怕挨揍啊那邊都是十來歲的大孩子,你才幾歲”
楊興豹聽了二哥的話,當即不再言語。
楊興武轉頭看向小堂妹,發現她正安靜地坐在一旁,擺弄著手裡的狗尾把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