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度!
顧正臣心頭微顫。
這個從泉州衛就跟著自己,多年來一直在身邊,官已是指揮僉事,也犧牲了。
還有句容衛的丁五,那個跟著梅鴻一起看門的人,他雖然沒有梅鴻的本事,可也憑著努力做到了千戶,遼東之戰、太宰府之戰時,他沒缺席過。
也犧牲了。
顧正臣翻看得很慢,一個又一個的名字,熟悉或陌生的,都代表著一條命。
直至最後,看到了統算數字:
四百七十六人。
這是犧牲的數字,沒有統算受傷的。
死亡之所以如此嚴重,主要是有三艘大福船沉沒了,雖竭力搶救,可在那種情況之下,根本救不上來幾個人,一個浪打過來,人都找不見了。
大福船並不適合穿越太平洋,可又不能沒有了它。
顧正臣合上冊子時,無數軍士已自發走了過來,站成了隊列。
第(2/3)頁
第(3/3)頁
趙海樓問道:“今日是否祭奠?”
看著眾將士與一乾從屬人員,顧正臣深吸了一口氣,將冊子舉在手中:“自澳洲是臘月十八日出航,至昨日二月八日抵達美洲大陸,曆時五十一日,犧牲四百七十六人!”
“這些犧牲的人,是我們的是戰友,是我們的兄弟!他們臨走之前,最大的願望就是我們可以將土豆、番薯等農作物帶回大明!”
“趙海樓問我,要不要今日祭奠他們?我不建議今日憑吊他們,祭奠他們!拿不到土豆,番薯,我們拿什麼作為祭品,拿什麼告慰他們的英魂?”
“要祭奠,那也等我們找到土豆、番薯之後!將土豆、番薯作為祭品,擺得滿滿當當,告訴那些犧牲在途中的兄弟,我們沒有完成了使命,也將踏上歸途,完成他們的心願,將這些東西種到大明的土地之上!”
朱棣、朱棡、沐春等人連連點頭。
現在確實不是祭奠他們的最好時候,隻要告訴他們,我們安全抵達了美洲大陸就夠了。
真正的祭奠,是需要合適的祭品的。
這會能擺上去的,隻有豬肉。他們的英魂回來,所看非所願,定會失望。
趙海樓、秦鬆、黃元壽等也表示認可。
顧正臣落下手,看著眾人,喊道:“我們來到了這裡,也必將完成使命回到大明!抓緊時間休整,散去!”
眾人聽聞,紛紛離開。
顧正臣將名冊交給了趙海樓:“讓將官都過來吧。”
沒有足夠大的帳篷可以容納百餘人,加上有風,眾人便登船,回到了旗艦舵樓。
顧正臣看著眾將官,抬手道:“在出航之前,我已經準備接受單程折損過半的結果,是你們齊心協力,冷靜沉著,應對得當,才讓船隊有驚無險地抵達了美洲大陸!”
“雖然我們折損了一些船,一些將士,但大部分人都來到了這裡,腳踩美洲大地,這是屬於我們的勝利,也說明我們有能力完成使命。我堅信,我們能安全地穿過太平洋抵達這裡,也一定能安全地返回大明!”
“我相信你們的能力,相信水師上下的人心,相信日月之下,自有大明的英靈庇佑我們!諸位,接下來的日子便是找尋,而找尋的對象,是這裡的人,這裡的城邦,這裡的國家!”
“我不清楚當下船隊停泊在南美洲的哪個位置,這裡也沒什麼明顯的標誌可供判斷。但我知道,我們要去找一座湖,也就是你們在輿圖上看到的,這裡——的的喀喀湖。”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