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末次冰河期,從距今115萬年至75萬年,在這4萬年的漫長時間裡,人類已經基本適應了冰河期的環境,根據考古學成果反映,在中國南部地區、中南半島地區、中國南海新大陸、印度尼西亞群島大陸地區、南亞大陸地區等冰河期新大陸上,人類建立一個全球最大最繁榮的人類文明中心區。
在末次冰河期初期(距今115萬年至95萬年),人類種族保持著原始的生產和生活狀態,他們主要以采集、捕魚和狩獵等自然經濟為生,冰河期中期之後,隨著地球自然環境的改善,食物的自然供給增長,人口也隨之增加。為了獲得更加穩定的和高品質的食物,人類開始發展農業和畜牧業,並向冰河期比較寒冷地區遷移,以緩解人類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因人口急劇增加而帶來的種族衝突和生存壓力。
根據考古學證據,在末次冰河期中期(距今95萬年至75萬年),末次冰河期的亞熱帶和溫帶地區開始變得四季分明,適合具有禦寒能力的人類生活和發展生產。當時東南亞中南半島即如今柬埔寨、泰國、老撾、緬甸、越南、中國雲南南部、中國廣西西南部等廣大地區,是亞歐大陸東南麵積最大的冰河期亞熱帶和溫帶的區域,冰河期熱帶人口稠密地區遷徙到中南半島地區的移民,在中南半島地區發展了人類最早期的農業區和畜牧業區,並在這裡形成人類最早期定居民族和遊牧民族,形成人類最早期的村莊、城市和社會。我們稱這個地區為中南半島及中國西南人類遠古農牧區。
根據考古學證據,生活在中南半島及中國西南農牧區的早期人類是現代黃種人的直係祖先,我們稱這支早期現代智人為“東南亞遠古農牧民族”。在幾萬年的農牧業實驗和探索中,東南亞遠古農牧民族馴化了適合水田、旱地和溫帶地區栽培的水稻、高粱、粟米、小麥、大麥等糧食作物,以及目前我們食用大多數蔬菜、豆類和水果;在畜牧業方麵,他們馴化和畜牧了豬、水牛、黃牛、驢、羊、貓、雞、鴨、鵝等相對溫順動物和飛禽,畜牧業為人類解決了維持生命所需的蛋白質來源,同時他們馴化了水牛、黃牛和驢等畜力,讓人類從部分繁重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極大地提高農業和運輸業的生產效率。
如果沒有距今75萬年前的那場,發生在印尼爪哇島的重大自然災害,也許人類會提早幾萬年進入當今或者更高的文明層次。但是這場災難發生,直接改變地球的氣候環境,也改變了人類命運和文明發展進程!
根據地球物理學的研究成果,在距今75000年,在印尼爪哇島多巴山地區爆發了第四次猛烈火山噴發!
這次超級火山,伴隨著強烈的大地震及地球板塊震蕩,以及超級颶風和海嘯等震撼而恐怖的自然災難。這場自然災難使得大地震蕩撕裂,土地大麵積隆起和下沉,河流改道洪水泛濫。由於火山噴發的炎熱氣體的作用引發全球各地的森林大火,使地球大氣的本質及氣流發生激烈變化,由此引發了全球性的超級颶風,颶風將海水,以及陸地上的樹木、岩石和泥土卷入大氣層和太空。由於颶風強度猛烈,在颶風中心形成一個穿透大氣層直通太空的巨大空洞,由於空洞直通太空,因此地球上很多物質及粉塵被颶風卷入浩瀚的太空。
當時,生活在事發地臨近地區古人應該看到了,這個因超級颶風造成高懸在深邃高空的無比巨大的大氣孔洞,人們從孔洞裡能看到深不見底的無比黑暗的太空,同時看到不斷被卷入孔洞的地球雜物和塵埃,這些不斷升騰灰暗的雜物和塵埃構成一條巨大氣流柱連接著太空孔洞和被颶風掃蕩的大地和海洋,向上翻騰的氣流柱四周夾雜著雷電和火光!偶然間,這個巨大太空孔洞裡還斷斷續續地向地麵和海洋射出強烈太陽光,照射著這個已經萬物凋零,海枯石爛的暗淡世界!這些震撼人心的恐怖的災難場景和自然現象,深深地刻入親身經曆這場大災難的古人的記憶裡,因此才有人類古老經典中“天穹破漏,女媧補天”這類神話典故!
根據科學家測定,本次多巴火山爆發後連續爆發了幾個星期,噴出3200立方千米的雅戈爾新多巴凝灰岩。噴發後三天就使半個地球上空被火山灰覆蓋,馬來西亞的火山灰厚達7米,印度的德乾高原也有15厘米厚的火山灰。科學家認為這次火山2500萬年來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火山灰使得天空灰暗,讓地球上的氣溫平均下降了5攝氏度,持續了6年。在地球北部甚至下降了15攝氏度。
這場大災難直接導致很多地區的動植物死亡和物種滅絕,科學家通過科學分析和推理認為,這次災難使人類險些滅絕,僅有幾千人幸存,也許實際情況比這個數據更加樂觀一些,否則,將不存在當今人類人種的多樣性。
科學家認為,多巴火山噴發四周後,火山灰效應使全球溫度降低,進入了更加寒冷冰河時期,太陽被散發在空氣中火山噴發漂浮塵埃遮擋,整個世界變得昏暗不堪,地球的生存環境變得非常惡劣,這種極端惡劣的氣候環境一直持續6年,因此隻有那些生活和居住在遠離多巴火山重災區的人類和動植物才能生存下來。
根據科學家對古人分布情況分析結果,當時生活在東南亞中南半島北部、中國南方地區,以及南亞次大陸北部、非洲大陸中部等距離多巴火山爆發地點較遠地區人類得以存活下來。
幸存人類中的大多數生活在東南亞中南半島和中國西南地區,他們現代黃種人的祖先即東南亞遠古農牧民族;小部分生存者生活在南亞次大陸及中東地區南部,在這裡生活智人是棕紅種人、白種人的祖先;還有小部分幸存人類是一直生活在非洲大陸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黑種人。這些幸存下來的古人類,他們保持著原來的生產及生活方式,繼續在危害不太嚴重的安全地區艱難地生活。
由於火山災難後期地球氣候更加寒冷,因此生活在寒冷的東南亞地地區的人類將他們的用火技術、禦寒衣物製作技術、洞穴居住技術、食物儲藏及生產技術等發展到更高水平,並將這些生存技術在民族中進行普遍推廣,此時人類已經具有一定知識和生存技能,具有極強適應能力、應變能力和互助精神,在災難中幸存下來的人類已經具有度過這場極端災難的能力,人類又開始繼續生存和發展。
目前,我們已經無法確定在這次災難中有多人古人存活下來?但是從目前人類種族純度和基因多樣性的分析結果看,當時的幸存者數量確實非常有限。基因純正的原因隻能近親繁殖的結果,因此人類肯定經曆一個非常漫長的親繁殖期,人類種族就是這樣得以繁衍。生命有限性,使得繁衍後代成為人類生活的主要希望,人類總是在千難萬險中迸發出無限勇氣和智慧,總是在極其有限生存環境中,找到繼續前行,追求希望和夢想之路,正因為如此,人類將再創輝煌,將人類文明推向新的高峰。
多巴火山爆發後地球的氣候在新狀態上逐步穩定下來,由於地球氣候變得比以前更加寒冷,因此在氣候和環境穩定下來後,幸存下來的人類肯定遷徙到東南亞新大陸等更加溫暖的地區。在這個階段裡,人類進入一個非常低迷的發展時期,幸存下來的人類繼承了原來人類大多數的文明成果——語言、文字、生產技術、製造技術、宗教、思想、哲學及早期科學等,並在寒冷、昏暗、資源缺乏的自然環境中艱難地維持著人類的生存、繁衍和文明發展!
根據古氣候學家的研究成果,多巴火山爆發給地球大氣注入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隨著空氣中火山塵埃的沉積和向太空飄散,地球空氣恢複了清明通透,太陽光重新照耀到地球表麵。由於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具有吸收和保存太陽光能力的作用,因此地球表麵開始變得溫暖,冰川也是融化,地球表麵開始變得濕潤,植物獲得前所未有的生長,植物生長導致食草動物種群的發展,從而也導致食肉動物種群的大發展,人類的采集和狩獵等自然經濟又獲得發展,同時人類的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也獲得新發展,此時,人類食物和生活條件等前所未有的改善,人口也開始獲得飛速發展,人類文明又開始走向高速發展軌道!
多巴火山爆發3萬年後,地球環境已經變得非常溫暖和濕潤。根據考古學家研究成果,距今45萬年時,中國南方地區廣西柳州等地區已經發現人類的活動遺跡,這些考古成果表明,影響當今人類種族形成、地理分布和文明格局的大遷徙,是從距今45萬年開始的。
在這個人類大遷徙時期,人類活動首先大量出現在中國南方及整個中南半島,以及印度南亞次大陸中南部、北部和西北部等地區。
由於氣候變暖,海麵開始上升,東南亞新大陸的印度尼西亞群島等地區的很多島嶼和陸地被海水淹沒。那個時候印度尼西亞群島與澳大利亞大陸的陸橋被海水淹沒,從此,澳洲紅種人與其他人類隔絕。直到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發現澳大利亞後,他們才恢複與其他地區人類聯係和交往,但是紅種人這個孤獨而漫長的過程用去4萬多年的時間。當今人類學家研究表明,澳洲紅種人仍然保持著距今45萬年前早期人類的生活和文明形態。
根據2001年人口普查的數據,澳大利亞種族保護政策幫助下,澳大利亞土著居民即紅種人總數為413萬人。由此可見,原始采集和狩獵等自然生產方式,並不能給人類提供充足而穩定的食物。同時,長期食物短缺,直接導致認為人類將大多數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獲取食物上,從而製約了人類智力和文明的發展。
人類發展的曆史表明,隻有那些掌握漁業、農業、畜牧業等先進生產技術,能夠獲得充足而穩定的食物。同時,掌握工具及生活用品製造技術、房屋建造技術、用火技術、窯爐技術、燒結技術、冶煉技術和製造技術,能夠改善人類生活條件及環境,提高工作效率及幸福感的種族和民族,他們才能在這場物競天擇的自然抗爭及人類戰爭中,獲得充分的生存權、發展權、文明權和進步權,而那些生產方式落後的種族和民族,他們必將被無情地淘汰,並淹沒在人類發展曆史的長河中!
中國南部、中國南海地區及印度尼西亞群島等地區漁業的繁榮發展,產生了人類早期的造船技術及航海技術,隨著地球氣候變暖、海平麵上升,捕魚為生的東南亞海洋民族首先開始了他們的海上大遷徙。
考古學成果表明,東南亞群島、中國南部海岸和中南半島海岸是人類最早產生航海技術和海洋漁業的地區。隨著海平麵上升,這些海洋民族居住村裡和港口被海水淹沒,因此他們開始舉家舉族乘船,渡海遷徙到海拔更高島嶼和大陸沿岸,並在容易獲取淡水和陸地食物的大陸河口地區重新定居下來。
在東南亞海洋民族的遷徙過程中,他們首先到達中國南海、東海的大陸海岸河口地區,以及中國南海、東海等近海島嶼。
隨著海平麵的進一步上升,東南亞海洋民族繼續向太平洋各島嶼,以及南美洲大陸等美洲地區遷移。同時他們向中南半島沿海、中國大陸東海和黃海等高緯度海岸和島嶼遷移。
這個階段東南亞海洋民族還通過海路遷移到南亞次大陸沿海地區、巴基斯坦沿海地區、伊朗沿海地區、阿拉伯沿海地區、非洲大陸沿海地區、地中海沿海地區等!
在這個時期,定居在中南半島地區和中國西南部地區的農牧民族,由於地球環境的改善,他們的食物供給迅速增加,這個地區成為當時人類最富裕的地區,由此導致該地區人口的急劇膨脹,為了獲取更多跟穩定的食物,人類最早的農耕民族、遊牧民族開始在大陸上遷徙,尋找適合發展農業和畜牧業的地方。
當然跟隨農牧民族遷徙的還有從事采集和漁獵的陸地民族,他們相互扶持開始艱難而漫長陸路大遷徙。
這些陸路遷徙民族首先向北、向東進入整個中國大陸、西伯利亞,並從此通過河西走廊進入中東地區、直到非洲北部和地中海沿岸,根據考古學研究成果,這個時期在這些地區河流、沼澤、草原和森林地區都出現了這股遷徙人類生活痕跡。
在這個階段,東南亞古農牧民族向西,沿著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河穀進入南亞次大陸,在那裡的河流、沼澤、草原和森林地區建立殖民定居點,發展農業和畜牧業。同時他們通過南亞次大陸西北山穀進入印度河流域及整個中東地區,以歐洲南部。也許很多年之後,這支遷徙民族在這裡他們應該遇到他們同族人——從河西走廊等東方地區遷徙到中東的農牧民族!
隨著地球變暖加劇,海平麵進一步上升,東南亞海洋民族,以及世界各地農牧民族繼續展開最後大遷移,他們向更加寒冷和偏僻地區遷移。
最終東南亞海洋民族在美洲南北大陸的西海岸,以及中美洲群島定居下來,發展海洋漁業他們成為美洲最早人類居民。這些移民在智利和秘魯海岸等美洲西海岸留下了大量石質圓形船錨,這些船錨在上個世紀中後期被考古學家發現,通過科學家鑒定這些製作船錨的石料產於中國南方沿海地區。
通過陸路遷徙東南亞農牧民族,他們最終橫跨西柏利亞凍土區,到達了北冰洋大陸海岸,同時他們向東通過當時還沒有被淹沒的白令陸橋進入北美洲。在上個世紀中後期,考古學家在北美洲大陸發現的這些移民的遺骸和活動遺跡,根據科學測定,他們最早在距今25萬年到達美洲大陸。同時,考古學成果表明在距今15萬年後,通過白令海峽的人類遷徙活動停止了,這說明,距今15萬年時白令陸橋被海水全部淹沒了,人類再也不能陸路達到北美洲。這些遷徙到北美洲的人類成為北美洲最早的人類居民。
最終北美洲的人類與南美洲的人類在中美洲地區彙合,他們形成南美洲的黃種人種族,他們獨立發展社會和文明。直到意大利航海家克裡斯托弗·哥倫布,為幫助葡萄牙國王向西橫跨大西洋,開辟航行通往東方印度和中國的海上航路,美洲人類才恢複與美洲之外人類的聯係。哥倫布於1492年8月橫渡大西洋,到達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等地,並1493年中旬抵牙買加、波多黎哥諸島及中美、南美洲大陸沿岸地帶。發現美洲大陸後,哥倫布等人發現美洲人具有典型黃種人特征,因此哥倫布認為自己到了印度,並將這些人類稱為印第安人。
這次發生在距今45萬年至15萬年之間,通過海上和陸地的人類大遷徙,是已知的一次全球性的人類大遷徙。亞洲海洋民族和陸地民族即亞洲黃種人是這次大遷徙主體,他們不僅遷移到美洲及亞洲西柏利亞等高緯度地區,同時他們也遷移到整個印度次大陸的內陸及沿海、中東地區的內陸及沿海、非洲北部地區的內陸及沿海、地中海沿海、小亞細亞內海地區、黑海沿海地區,他們給這些地區帶去了當時最先進農業、畜牧業、漁業,以及製陶、冶煉、木工和建築等生產和生活技術,也給這些地區帶去了他們的語言、文字、思想、宗教和社會管理製度。
在距今45萬年至15萬年之間,地球氣候持續變暖,海平麵不斷上升,很多陸地和島嶼被海水淹沒,這一場極端慘烈而刻骨銘心災難深深地留在了人類的記憶裡,世界各地古老民族關於人類經曆超級大洪水的神話傳說,應該取材於這些真實的曆史災難!
那個寫入西方典籍“曾經高度文明的大西洲沉入海底”的傳說,應該是因為一群從沿著馬來西亞半島向北遷移的人類,他們親眼目睹了在他們實業西麵的位於印度洋上的一個繁華大陸,被濤濤海水瞬間吞沒的恐怖場景。
在冰川融化的中後期,陸地上產生很多新的河流、淡水湖泊和沼澤地,因此中國的神話故事有很多與大洪水有關的神話故事,東亞大陸各民族有幾萬年的治河抗洪的曆史。
多巴火山引發的一係列氣候和環境變化,給人類的生存、發展和文明進步造成深刻影響,這個影響深度和廣度我們不能一下子講清楚,在往後章節中,我們將更深入和細致地分析和論述它們。
末次冰河期逐步過去後,地球環境越來越變得適合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從此人類文明進入高速而繁榮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