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人類曆史,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常識,不是每一個民族都具有的文明的創造力,在人類有曆史記錄以來,崛起於東亞大陸以華夏族為核心的中華各族即中華民族,是人類曆史上最具有文明創造力的偉大民族。
距今45萬年至15萬年之間,由於地球末次冰河期持續變暖,海平麵上升,大量低海拔地區的陸地和島嶼被淹沒,導致人類主體從中國南方、中南半島和東南亞等地區向世界各地遷徙、定居和重新發展,因此造就了東亞大陸的民族分布格局。
遷徙人類首先在中國長江以南地區形成古越民族,古越民族在長江下遊渡過長江向北發展在淮河流域和長江中下遊等地區形成東夷族;古越民族遷徙到四川地區後相稱巴族、蜀族;古越人到達鬆潘高原、青藏高原東北、河西走廊等地區形成氐族、羌族、匈奴族;古越人在秦川及河套地區形成華夏族;古越族北上進入蒙古高原和中國東北地區後形成北狄族、鮮卑族和東胡各族,隨後鮮卑族演變出錫伯族、契丹族、突厥族、蒙古族等深刻影響中國曆史和世界曆史的遊牧民族。
在距今4300年至距今4100年期間的小冰河期裡,華夏族等北方民族為了躲避災難,遷入四川地區,華夏族趁著四川社會動蕩,領導北方及巴蜀各族推翻四川地區的母係氏族神權及王權,建立了更有人權和平等的父係社會製度雛形,同時華夏族精英分子按照統治者的需要,在古泰越文明的基礎上創造了華夏文明,由於華夏文明比古泰越文明更優越和進步,使得華夏文明逐步成為凝聚和號令的東亞大陸地區各族的偉大文明。
如果沒有華夏族推動文化和社會製度的改革,也許東亞大陸各種仍然保留小國寡民、自給自足的方式自由而獨立地發展,東亞大陸將不可能出現民族大融合,也不可能出現大一統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也不可能成為東亞大陸各民族總稱,世界曆史和文明進程將是另外一番景象。
中東和歐洲地區沒有進行徹底的民族及文化融合,因此目前中東和歐洲等地區仍然小國林立,民族眾多,缺少相互包容的大民族文化氛圍,民族之間相互敵視和鬥爭。造成中東和歐洲地區的這種民族及國家格局的原因是,該地區從來沒有進行過推翻神權和王權的文化及社會改革,從來沒有徹底推翻社會等級和特權,從來沒有給全體人民平等和自由的權利。歐洲進入現代曆史後,這種居民也沒有改變,隻是富人和資本家占據封建時代君主和貴族的社會等級和特權,人民平等和自由仍然是夢想而不是現實。因此這些地區不可能出現全體人民獲得平等和自由的國家,更不可能出現大一統的民族和國家。
民族融合的過程是一個鬥爭和合作的過程,由於東亞大陸首先完成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專業分工,民族分化,因此東亞地區的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分化及融合是人類曆史中最典型的社會現象。
在以上章節我們已經論述了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專業分工,民族分化,在這裡我們專門論述民族的合作及融合。
農耕民族是定居民,人類的早期社會由定居創造,社會的一大功能就是提供經濟交流的平台即商業及市場。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在東亞地區在古越時代,就已經發展了非常完備的商業和市場。在古越語中,市場和集市叫“會hui”(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圩xv),也代表集會;而購買叫賒se,跟賒賬的賒讀音基本相同,在沒有貨幣的情況下購買商品隻能通過易貨或者賒賬來完成,由於遠古時代文字沒有普及,因此賒商品時,往往要購買者給售賣者抵押一些有價值和便攜的物品,海貝是古人主要裝飾品,因此海貝具有一定的價值,因此海貝成為一種常見的抵押物,久而久之海貝才成為貨幣,但是海貝被過度采集後,造成貨幣貶值,因此交易又回歸賒購方式,可能抵押物變成大米或者布匹,購買者可以用等價商品贖回這些抵押物,當然售賣者也可以出售這些抵押物回本獲利。金屬貨幣出現後,賒購方式逐步退出市場,但是賒se逐步演變成市場的“市si”在古越語中這兩個字讀音相同。
古越語稱售賣叫海hai,遠古時期,一般都在交通要道的空地上擺攤陳列商品進行販賣。那麼從古越發展起來的民族不再稱呼售賣為海hai呢?是因為海hai演變成了街(西南官話將“街”讀成該gai,與hai的讀音非常相似),在甲骨文中街的形象就是在一個十字路口中擺攤的樣子。在現代漢語中街市仍然是買賣商品的地方,這些地方仍然有擺攤售賣商品的習慣。這些商業現象都是古越時代流傳至今的文化風氣。
根據考古發現,農耕民族經常有糧食、酒、絲綢、布匹、茶葉、陶瓷器、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等商品,換取遊牧民族的牛羊驢馬等牲口、動物皮革、骨器材料、寶石礦石、金屬礦石等商品。這些交易情況反映,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依存度很高,因此,他們存在民族融合的基本條件。由於東亞地區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同屬古泰越民族,他們具有相同文化習慣和價值觀,因此東亞地區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更容易產生融合。
蒙古民族是公元13世紀興起於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地區的遊牧民族,蒙古民族是鮮卑族到錫伯族的嫡係後裔,因此蒙古民族經曆幾千年的遊牧生活,他們仍然保留著很多古泰越民族的文化習俗。在古越語中,蒙古
ggu的蒙
g是家園、國家的意思,古gu是我、我的,因此蒙古的本意是“我的國家”,在曆史上,蒙古高原及其以北地區隻有過兩種稱呼,一是西伯利亞,二是蒙古利亞,西伯是蒙古的祖先,利亞liya是“聖母之地”的意思,在母係氏族社會裡,崇拜女性和聖母是最高的宗教的禮儀。目前蒙古地區很多地名後綴帶盟
g,在古泰越社會裡,相對獨立的管製區成為
g,在雲南傣族地區、老撾和泰國等地區,也有帶“猛
g”地名,這些地區都曾經是古泰越民族的獨立管製區。古越語稱男孩為勒le,稱呼女孩為格,蒙古語也這樣稱呼男孩女孩,而蒙古人將這些稱呼傳給他們的歐洲親戚,語言學家認為,英語女孩gi
l單詞來源與蒙古語的女孩。蒙古語與古越語有很多共性,在此不能一一列舉。
如果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經濟交流能夠順利進行,兩個民族肯定能夠長期和平共處,但是人為的民族隔離政策,以及自然災害往往無情的打斷兩個民族的物質及文化交流,從而導致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走向戰爭。
中華各族在經曆夏商周等三個遠古朝代,以及以黃河流域為核心區的春秋戰國時期後,公元前246年秦國在戰勝韓國、趙國、魏國、齊國、燕國、楚國的基礎上,建立第一個以華夏民族為主體的大一統帝國。秦帝國定都鹹陽(今陝西省鹹陽市,在陝西首府西安市正西15公裡處),國土麵積包括今甘肅、寧夏、陝西、陝西、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及廣西等地區。
但緊緊經過40年的統治後,秦帝國便在風起雲湧的農民大起義中土崩瓦解了!是什麼原因導致秦帝國如此迅速滅亡呢?在古代一個帝國興衰,由內部因素及外部因素導致。內部因素包括:立國合法性和必然性;國家的統治、經濟及文化的基礎;人民對國家的認同及支持的程度;國家在文化及科技方麵的儲備程度,以及創新力。外部因素包括:自然資源及環境對國家經濟及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度;國家在國際環境中地位、影響力和競爭力;是否存在外敵威脅及入侵?
秦國是西周時期周朝冊封的諸侯國,秦國貴族及平民多數具有華夏族身份,秦國的開國先祖主要是氐族和羌族,一部分來源周朝派遣河西地區的開荒屯兵、守衛國門的“特勤”兵團。在古越族中“特te”是雄性、男孩、王子的意思;“勤qi
是金屬、兵器、小帥、將軍的意思”。因此“特勤teqi
”是王子將軍的意思。該王子平定秦嶺及秦川等地區後,乾脆將這些地區命名為秦嶺、秦川,他們的國家叫秦國,因為勤與秦同音同調,而且“秦”在字形和意義上,寓意枝繁葉茂、欣欣向榮,立意非常美好。
秦國在西周初期已經立國,到秦國發動大中華統一戰爭,秦國經曆了至少750多年統治及國力儲備,在戰國時代,秦國秦川河西地區(今陝西、寧夏和甘肅等)為根據地,占有穩定富饒的四川地區,具有與西域即西方世界,以及北方草原各族通商貿易的便利,因此秦國的綜合國力及軍備在諸侯國中最強。
秦國為什麼能夠在形勢錯綜複雜的秦川及河西地區立國750多年不倒,而且還能聚集力量統一中國呢?因此秦國是包含華夏族、氐族、羌族等多民族的諸侯國,雖然秦國主要推行華夏文化,但是仍然保留濃重的古越雄風。秦國與周邊民族及部落國家保持著兄弟般交往關係,如匈奴這樣的草原遊牧部落興起於河西地區,原來匈奴人與秦人是兄弟鄰居,在古越語中,匈xio
g是英勇、尚武的意思,奴
u與
o
g同音是兄弟的意思,因此匈奴xio
g
u的意思是“神武兄弟”。匈奴部落無疑是秦國盟邦,他們幫助秦國管理河西走廊地區商貿,收編中國北方草原的遊牧部落,建立草原騎兵軍隊,協助秦國對山西地區、河北地區等北方諸侯國作戰。同時,他們為秦朝采購中亞及中東的鋼鐵等物資,為秦朝軍隊裝備戰馬等軍事裝備,因此匈奴人能夠做大做強。但是秦國統一中國後,不僅繼承了中國的土地和財產,同時也繼承了華夏各族與匈奴等遊牧民族的恩怨情仇。因此秦朝剛建立,秦始皇馬上派大將蒙恬率領大軍去北方大漠消滅匈奴,然後傾動國力修複戰國時期北方諸侯國修下的長城,阻擋遊牧軍隊侵略中原。從事中國與北方遊牧民族大決裂,為中國曆朝曆代與北方遊牧民族國家的戰爭埋下隱患。
在長期軍事鬥爭中,秦國消滅河西地區、秦川地區和四川地區的各諸侯國和方國,建立秦帝國,並取得了周朝認可和冊封,在華夏宗法製度下取得了合法地位。但是秦國統一中國後,秦朝並沒有獲得中原華夏族等民族,以及長江以南地區百越族等民族認同和擁護,雖然仍然這些視秦人為異族的民族,迫於秦國的武力在表麵上忍氣吐聲,但是深藏中國民間反秦英雄豪傑已經開始磨刀霍霍,等待機會顛覆秦朝。
秦朝依靠武力統一中原後,秦朝席卷南方百越之地,在北方草原擊敗匈奴後,中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和平局麵。
秦國的強大不僅得益於與西域及北方的遊牧民族保持友好交往,更得益與秦國是一個勇於變革和創新的國家,秦國經曆了商鞅變法等多次改革,並根據鬥爭需要製定了強國強軍的製度及國家治理體係,這些改革和創新使秦國的統治根基、經濟及文化等綜合國力超越一切守舊迂腐的周朝諸侯國,使秦國能夠碾壓一切反抗勢力。
秦國得天下,建立秦朝後,馬上推行郡縣製等中央集權製,在文化上進行“焚書坑儒”,清除一切文化和精神糟粕,統一全民思想,在國家製度上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製度,統一國家價值標準和運行標準,提高國家的運行效率。使得秦朝的國家根基非常牢固,國家製度和文化建設呈現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麵,如果不是秦始皇英年早逝,中華文明應該是另一番繁華景象。
客觀而論,秦朝的滅亡主要原因是中原華夏族和南方百越族對秦人和秦朝的不認同、不支持、抵製和反抗。經曆周朝1000多年統治和文化熏陶後,當時中原地區各族已經認為自己是純正的華夏族,而他們認為秦人是西戎和北狄之類,他們認為秦人不正統、不入流;生活在長江流域和中國南方的百越族,他們長期與中原地區的人民保持友好交往,因此他們認為華夏族與百越族是兄弟民族,華夏族也這樣認同百越族,因此百越族認同華夏族對秦人和秦朝的觀點和態度。由於沒有民族認同感,秦國發動統一戰爭,肯定被華夏族和百越族視為侵略戰爭。這種認識和觀念就是秦朝必然走向滅亡的原因。
按照本文的觀點和分析,距今4300年前,華夏族的母族形成於陝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鎮石峁村一帶地區;距今4300年至距今4100年期間,為了躲避小冰河期災難,華夏族母族舉族遷徙到四川盆地,他們與巴蜀人融合後形成華夏族,並推翻了古蜀國,建立華夏國;此後,華夏族以四川為基地,征服長江流域,於公元前1600年即距今3623年開創夏朝;隨後華夏族將國家經營核心放在秦川故土和黃河流域地區,公元前1027年即距今3050年,秦川華夏族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此後中華各族格局形成,並在當時的基礎上發展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