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和宗教的形成和傳播離不開語言、文字和紙張。思想總是建立在人類認識自然界、社會和人類自身的知識基礎上,因此語言不僅包含自然界、物質世界和人類生活方方麵麵的文化定義和概念及其對應語音符號,而且還有包括人類的感受、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抽象文化概念及其對應語音符號。否則,該語音就不能準確而完整地表達人類的思想和情感,人類也不可能進行係統而高深的哲學和科學思考。
從夏商周、秦漢、十六國、南北朝到隋唐時代,中國都是歐亞大陸文明程度最高,社會規模最大,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因此中國語言的發展是全世界最完備、最係統、最簡單和最實用的語言,中國曆朝曆代的語言都深刻地影響周邊地區和西方世界的語言,目前韓國、日本、越南等中國周邊國家的語言是漢語的本地方言,而西方國家語言也保留著大量華夏語言單詞、漢語語音單詞,其中突厥語、波斯語、俄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和英語等西方語言中,含有大量的華夏語(古越語、古藏語、古彝語等華夏古語),以及秦漢、隋唐時代的中國語言的語音詞彙。
正因為如此,西方世界與東方世界才能在思想和文化方麵進行密切和深入的交流。
語言的優點是能夠使思想和文化得到快速傳播,能夠即想即說,達到思考與表達的高度統一,對於思想的表達和創造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但是語音像風一樣,即說即失,給聽力不好的聆聽者帶來很多困擾,而且由語言形成的思想隻能口口相傳,很容易造成傳播失真或者傳承中斷。因此,文字的創造應運而生。
中國的文字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萬多年前的冰河期時代,進入華夏時代(即夏商周和春秋戰國時代)中國文字已經非常完備和係統,並且已經實現文字和語音的一一對應關係,做到了“會說即會寫,會寫即會說”,因此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已經完成了《易經》、《九章算術》、《黃帝內經》等高深哲學和科學文化巨著的編寫和出書,成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和士大夫階級必讀書籍,同時產生了儒、墨、兵、法、陰陽、縱橫等不同哲學和科學流派的偉大思想,這些偉大思想成為中國人做人做事,開拓進取、服務社會的思想指導和行為規範,成為中國曆朝曆代治理國家和社會的典範和精神。
經過秦朝的文字和語言統一後,到了漢朝之後中國已經有國家統一標準文字即漢字,有了國家的通用語言即漢語。國家通過語言在中國古代稱為官話,朝廷官員說的國家通用語為朝廷官話,如現在的普通話、北京話是清朝的朝廷官話;地方衙門官員說的通用語稱為地方官話,如四川話是清朝時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北部、湖南西南部和廣東西北部等地區衙門官員普遍使用的語言,被稱為西南官話;清朝的北方官話最接近河南話,陝西、山西、河南、安徽、河北、山東等地區的廣大人民今天仍然使用清朝的北方官話。但是,每個朝代講朝廷官話的人與地方官話的人之間都能相互交流,因為兩個語音直接隻是語調不同,語音沒有發生本質性改變,因此彼此都能聽懂對方講什麼。
當然,由於各地人民和各民族的語言不同,因此中國曆朝曆代的普通話即官話也不儘相同,但是由於漢字是統一的,因此中華各族之間仍然可以通過筆談順暢交流,從文化傳承的角度看,文字確保了文化要素的完整傳承。
一般的學術研究都認為,漢字是形象文字,是一種純粹為了表意文字,其實這是對漢字的一種誤解,漢字不儘能夠表意,也能夠表音,如官與館、管,官guan相當於音素,隻要做官字的邊旁要部的字都可以讀guan,這就是“右邊讀邊,無邊讀中間”漢字讀音規則。
中國自古就有用兩個字連讀給一個字標記讀音的做法,這些用於標記文字讀音的漢字,最終中國的文字語音專家們摸索出韻母加聲母即輔音加元音的拚讀方法,他們在漢語中提取的聲母即元音有啊a、衣i、烏u、窩o、厄e等文字的讀音;在漢語中提取的韻母即輔音有波bo、坡po、摸o、佛fo、德de、特te、呐ne、勒e、喝he、機ji、其qi、西xi、司si等文字讀音。使得漢字拚讀非常簡便和易學。漢朝時中國的漢字字典《說文解字》已經采用這種兩字拚讀的方法標注文字讀音,同時,用漢字拚讀法翻譯和標注其他民族和國家語言的讀音。
中國西南地區古老少數民族如壯族(古越族直係後裔)、彝族、苗族、瑤族等都有用音素符號記錄本民族語言文字的習慣,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進步貢獻的證據。
從中國本土移民西域的大月氏人、氐人、突厥人等按照按照元音和輔音的提取方法,最終發明各自的語言音素表,以及記錄各自語言、曆史和文化。大月氏人為了統治疆域廣闊的貴霜帝國,大月氏人在氐人和漢人的幫助下,發明吐火羅文的原始音素表。
根據考古研究,吐火羅文紙張文稿發現於中國新疆塔裡木河流域地區,根據碳十四測定這些文物是公元5世紀至7世紀的產物,這個時代相當於中國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從吐火羅文字和文章的發音情況,可以用波斯語、意大利語等拉丁語、德語等日耳曼語等進行解讀,這個研究成果說明,中東地區的波斯語,以及高加索及歐洲等地區印歐語最早產生中亞地區的貴霜帝國。同時,從吐火羅文字和文章規範性和嚴謹邏輯性分析,在出現這些文物之前,這種文字和語言至少經曆了兩三百年的發展,因此,專家們認為吐火羅文產生於中國東漢時代,那個時代是中國普遍使用紙張,也是那個時代中國的紙張開始傳入西域、中亞和中東。
吐火羅文是至今為止考古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拚音文字,西方在十八世紀之後聲稱考古發現的蘇美爾文、埃及文、希臘文和羅馬文等古拚音文字遺物,經過科學檢查這些文物都是假貨和贗品,西方人偽造曆史,造假文物的目的是,企圖證明他們的文明與中華文明無關,他們文明來源於本土,是世界唯一古代文明。這個問題不能在這裡展開,我們在其他涉及人類文明史的章節再詳細論述這個問題。
由於拚音文字,隻要記住幾十個音素的讀法和寫法就能夠閱讀文章,能夠宣讀命令和傳播思想,也能夠記錄事件和思想,因此拚音文字對於文化普及和掃除文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吐火羅文的完備和廣泛使用,南亞次大陸、東南亞、以及中國周邊的很多民族和國家開始根據各自語言的發音特點,發明自己的文字拚音表。
突厥文是繼吐火羅文之後,在中亞出現的第一個拚音文字,突厥文音素表采用中國古老民族彝族的音素書寫形式,非常簡潔、富有美感,突厥文音素方案,最終演變為俄羅斯字母表和文字拚音方案,並逐步演變為拉丁文、日耳曼文等歐洲文字。
根據曆史考證,在周朝初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即距今3000多年),大月氏民族居住在中國河西走廊的祁連山地區,他們是農耕民族,同時養殖牛羊,由於牛是他們主要畜力,因此大月氏人非常熱愛和崇拜牛,他們把“牛”讀成“禺ou”,因此他們也稱自己為禺族,現在廣東粵語也將牛讀成禺ou,這說明在遠古時代華夏很多部族把牛讀成禺,而“偶像崇拜”中的“偶”是不是跟牛有關,我們不敢肯定,但是我們西南很多少數民族都以牛頭為民族圖騰,並進行大典祭拜。
根據我們的研究,“大月氏”是一個完整的語言句子,現在我們用古越語翻譯這個句子,“大da”眼睛或者河流;“月rou”即猶是眺望、監視、都督的意思;“氏zhi”即支是男性、男、公等意思。因此,“大月氏”意思是“熱愛河流的都督大公族”,古人強調什麼就愛什麼,農耕民族離不開水源,他們熱愛河流很自然,強調“月rou”即猶即都督,說明大月氏族擁有軍事組織,能夠監控和防禦居住地周邊的敵人,氏即支、大公說明該族首領是男性,該族實行男尊女卑,因為在遠古時期,主要以母係氏族社會為主,各地主要推行女尊男卑,男性普遍都是奴隸、苦力或者某個女主人的男寵,因此不表明民族的價值觀和風俗,很容易引起很多誤會和衝突!
大月氏人開創了囊括中國新疆、中亞、中東、南亞次大陸等廣大地區的貴霜帝國,因此,大月氏人是印度高種姓族群、波斯人、高加索人、中亞人、新疆人和歐洲人的主要母族和基因來源,如果沒有中華文明和大月氏人就不會有現代的印度人、波斯人、中亞人、新疆人、中東人和歐洲人,這些地區文明更不可能發展到現在的高度和形態。
由於中國紙張傳入東南亞和南亞次大陸地區,使得佛教即波羅浮屠教教義能夠編寫成書籍,開始從這些地區傳入中亞、中東和中國新疆的貴霜帝國的勢力範圍,佛教在中亞和中國新疆經過本土改良後,形成北傳佛教傳入中國北方地區。
我們在前麵章節中論述過,佛教提倡禁欲、節食和清修,因此佛教對於控製人口、減少社會消耗具有立杆見影的社會效果。佛教對那些因人口膨脹、資源匱乏、生產力低下等困苦不堪的社會很有幫助;但是對於一個土地遼闊、資源豐富、人口稀少、勞動力不足的社會,該社會的統治肯定非常反感佛教。
當時,貴霜帝國情況就是這樣國土遼闊、資源豐富、人口稀少、勞動力不足,而有限勞動力還有脫離社會,到偏僻山區和寺廟裡當和尚和尼姑修佛,使得帝國的經濟和人口發展雪上加霜,導致貴霜帝國統治階層和社會文化精英不得不醞釀新宗教和新改革。拜火教即西方學者命名的瑣羅亞斯德教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應運而生了。
/body/ht
思想和宗教的形成和傳播離不開語言、文字和紙張。思想總是建立在人類認識自然界、社會和人類自身的知識基礎上,因此語言不僅包含自然界、物質世界和人類生活方方麵麵的文化定義和概念及其對應語音符號,而且還有包括人類的感受、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抽象文化概念及其對應語音符號。否則,該語音就不能準確而完整地表達人類的思想和情感,人類也不可能進行係統而高深的哲學和科學思考。
從夏商周、秦漢、十六國、南北朝到隋唐時代,中國都是歐亞大陸文明程度最高,社會規模最大,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因此中國語言的發展是全世界最完備、最係統、最簡單和最實用的語言,中國曆朝曆代的語言都深刻地影響周邊地區和西方世界的語言,目前韓國、日本、越南等中國周邊國家的語言是漢語的本地方言,而西方國家語言也保留著大量華夏語言單詞、漢語語音單詞,其中突厥語、波斯語、俄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和英語等西方語言中,含有大量的華夏語(古越語、古藏語、古彝語等華夏古語),以及秦漢、隋唐時代的中國語言的語音詞彙。
正因為如此,西方世界與東方世界才能在思想和文化方麵進行密切和深入的交流。
語言的優點是能夠使思想和文化得到快速傳播,能夠即想即說,達到思考與表達的高度統一,對於思想的表達和創造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但是語音像風一樣,即說即失,給聽力不好的聆聽者帶來很多困擾,而且由語言形成的思想隻能口口相傳,很容易造成傳播失真或者傳承中斷。因此,文字的創造應運而生。
中國的文字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萬多年前的冰河期時代,進入華夏時代(即夏商周和春秋戰國時代)中國文字已經非常完備和係統,並且已經實現文字和語音的一一對應關係,做到了“會說即會寫,會寫即會說”,因此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已經完成了《易經》、《九章算術》、《黃帝內經》等高深哲學和科學文化巨著的編寫和出書,成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和士大夫階級必讀書籍,同時產生了儒、墨、兵、法、陰陽、縱橫等不同哲學和科學流派的偉大思想,這些偉大思想成為中國人做人做事,開拓進取、服務社會的思想指導和行為規範,成為中國曆朝曆代治理國家和社會的典範和精神。
經過秦朝的文字和語言統一後,到了漢朝之後中國已經有國家統一標準文字即漢字,有了國家的通用語言即漢語。國家通過語言在中國古代稱為官話,朝廷官員說的國家通用語為朝廷官話,如現在的普通話、北京話是清朝的朝廷官話;地方衙門官員說的通用語稱為地方官話,如四川話是清朝時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北部、湖南西南部和廣東西北部等地區衙門官員普遍使用的語言,被稱為西南官話;清朝的北方官話最接近河南話,陝西、山西、河南、安徽、河北、山東等地區的廣大人民今天仍然使用清朝的北方官話。但是,每個朝代講朝廷官話的人與地方官話的人之間都能相互交流,因為兩個語音直接隻是語調不同,語音沒有發生本質性改變,因此彼此都能聽懂對方講什麼。
當然,由於各地人民和各民族的語言不同,因此中國曆朝曆代的普通話即官話也不儘相同,但是由於漢字是統一的,因此中華各族之間仍然可以通過筆談順暢交流,從文化傳承的角度看,文字確保了文化要素的完整傳承。
一般的學術研究都認為,漢字是形象文字,是一種純粹為了表意文字,其實這是對漢字的一種誤解,漢字不儘能夠表意,也能夠表音,如官與館、管,官guan相當於音素,隻要做官字的邊旁要部的字都可以讀guan,這就是“右邊讀邊,無邊讀中間”漢字讀音規則。
中國自古就有用兩個字連讀給一個字標記讀音的做法,這些用於標記文字讀音的漢字,最終中國的文字語音專家們摸索出韻母加聲母即輔音加元音的拚讀方法,他們在漢語中提取的聲母即元音有啊a、衣i、烏u、窩o、厄e等文字的讀音;在漢語中提取的韻母即輔音有波bo、坡po、摸o、佛fo、德de、特te、呐ne、勒e、喝he、機ji、其qi、西xi、司si等文字讀音。使得漢字拚讀非常簡便和易學。漢朝時中國的漢字字典《說文解字》已經采用這種兩字拚讀的方法標注文字讀音,同時,用漢字拚讀法翻譯和標注其他民族和國家語言的讀音。
中國西南地區古老少數民族如壯族(古越族直係後裔)、彝族、苗族、瑤族等都有用音素符號記錄本民族語言文字的習慣,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進步貢獻的證據。
從中國本土移民西域的大月氏人、氐人、突厥人等按照按照元音和輔音的提取方法,最終發明各自的語言音素表,以及記錄各自語言、曆史和文化。大月氏人為了統治疆域廣闊的貴霜帝國,大月氏人在氐人和漢人的幫助下,發明吐火羅文的原始音素表。
根據考古研究,吐火羅文紙張文稿發現於中國新疆塔裡木河流域地區,根據碳十四測定這些文物是公元5世紀至7世紀的產物,這個時代相當於中國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從吐火羅文字和文章的發音情況,可以用波斯語、意大利語等拉丁語、德語等日耳曼語等進行解讀,這個研究成果說明,中東地區的波斯語,以及高加索及歐洲等地區印歐語最早產生中亞地區的貴霜帝國。同時,從吐火羅文字和文章規範性和嚴謹邏輯性分析,在出現這些文物之前,這種文字和語言至少經曆了兩三百年的發展,因此,專家們認為吐火羅文產生於中國東漢時代,那個時代是中國普遍使用紙張,也是那個時代中國的紙張開始傳入西域、中亞和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