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什麼對海外南宋遺民有偏見?這與朱元璋在江南打天下的經曆有關。當時在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與朱元璋爭天下的有:盤踞四川地區的明玉珍;割據湖北、湖南和江西等地區的陳友諒;割據江蘇北部及長江海口地區的張士誠;占據江浙沿海地區的方國珍,還有占據福建的陳友定。
明玉珍與朱元璋同屬白蓮教,出身紅巾軍,方國珍在四川稱王後,與朱元璋交好共同對付陳友諒。
陳友諒也屬於白蓮教,也出身紅巾軍,陳友諒是朱元璋的死敵,是朱元璋爭奪天下的最強對手。
張士誠不屬於白蓮教和紅巾軍,此人出身蒙漢官宦家庭,在元末農民起義運動中他糾集幾千鄉勇,起兵反元,後被元朝招安,又反元,經常反複無常,於是元朝聯合方國珍將張士誠消滅了。
方國珍是販鹽浮海之徒(古代隻有官府才能做鹽鐵買賣,私人買賣鹽鐵屬於犯法,必須重判;浮海就是乾走私、海盜之類的事情),方國珍因為生意多次被元朝朝廷通緝,可見方國珍的生意做得很大。白蓮教紅巾軍在北方起義後,方國珍糾集手下上萬人起義反元,後被元朝招安,被元朝封為江浙行省參政,後又被元朝升任為江浙行省左氶相,封衢國公,管轄浙江和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
同時,方國珍交好朱元璋和陳友定,他接受朱元璋給他的福建行省平章的官職,朱元璋的意思是讓方國珍把江浙行省讓給自己,讓方國珍去攻打陳友定,但是方國珍故意不懂朱元璋的意思,與陳友定締結同盟,並資助陳友定出兵占領潮州和廣州等嶺南沿海地區。方國珍富可敵國,但是他從來沒給過朱元璋任何幫助。
朱元璋平定江南時,為了避免被朱元璋清算,方國珍將全部財產、家屬、族親、幕僚、門客,以及十幾萬家兵和民眾轉移到日本和呂宋島等地,而方國珍帶著幾個老弱家奴去南京投降朱元璋。
方國珍的此番操作被朱元璋看得一清二楚,朱元璋被此事氣得吐血,但是不得不給方國珍封一個廣西行省左丞的閒職,讓他留居京師(今南京),將他養起來。幾年後即1374年,方國珍在京師病死,在朱元璋的競爭對手中,方國珍是唯一個得到善終的人,但他也朱元璋最憤恨的人。
方國珍的人品和行為,讓朱元璋對沿海商人、海外移民等非常反感,朱元璋認為海外華人與沿海商人勾結,損害國家利益,導致國家金銀貨幣流失海外,造成人民貧窮,國家經濟崩潰。
根據史料記載,元末農民起義,中國各地動蕩,民不聊生,導致中國豪門貴族和沿海居民大量逃往海外,在日本和南洋等地避難和另謀生路。由於華商和華僑的策劃、資助和參與導致日本封建諸侯割據,互相攻伐。在日本內戰爭中失敗了的封建主為了為彌補戰爭損失,組織日本國內的武士、商人、浪人(即倭寇)到中國沿海地區進行武裝走私和搶掠騷擾。
洪武三年(1370年),為防沿海軍閥餘黨與海盜滋擾,朱元璋下令“罷太倉黃渡市舶”,禁止中國人對外交往。此後,朱元璋多次發布禁海令,進一步限製海上活動。例如,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下令禁止沿海居民與海外國家通商。這些禁海政策在明朝初期得到了嚴格執行,直到明成祖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期間,海外貿易才有所放開,但主要是朝貢貿易,民間貿易仍然被禁止。
根據上述種種事實,大家不難知道朱元璋為什麼如此蔑視和反感南洋的順塔國?朱元璋肯定認為順塔國就是一個海盜窩點。但是被傷透心的人從來不會去想傷心的理由,他們隻會痛恨那些讓他們傷心的人。
被明朝羞辱後,順塔國和南洋華商集團將發展重點轉移到歐洲和美洲,他們將大量人才、資金和物資等密集調往歐洲和美洲,準備將歐洲變成一個強大而文明的國家,然後與中國一決高下!
南宋遺民衙府(以下簡稱:華歐政商集團)在歐洲建立的國家有葡萄牙和西班牙,深度影響和控製國家有法蘭西和意大利,四國聯軍的對外擴張剛剛完成,法國占領英倫三島、以及普魯士等北歐地區;意大利占領了占領了巴爾乾半島、小亞細亞、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地區。
新增的土地和人民,給華歐政商集團帶來新的挑戰,首先這些地區宗教風俗不同,造成國家法律和文化無法滲透人心,統一思想,造成社會割裂和混亂;其次歐洲地區種族和民眾混雜,沒有統一民族認同感,更加沒有國家意識和認同,導致人民分裂、內鬥頻繁;再者,比華人更早在歐洲定居的人民都認為華人跟阿拉伯人一樣是外來的統治階級,因此歐洲人不可能跟華人真心實意合作。
華歐政商集團對上述三個問題進行充分研究和考慮後,他們在歐洲推行了一係列社會改革。第一,歐洲要建立統一的宗教,用宗教凝聚人心,統一思想。由於伊教采取政教合一方式管理教徒,因此不適合作為世俗國家的國教,被排除了;佛教推崇出家、禁欲、節食、涅槃等修行方式,不利於人口發展,不利於發展消費和商品,也被排除;猶太教太封閉,隻保佑猶太人,必須排除。最後隻有基督教符合歐洲統一宗教的條件,歐洲中下層人民普遍信仰基督教,在任何社會裡中下層人民總是社會的大多數。
公元800年左右,基督教從猶太教中分離出來,到法國和意大利歐洲擴張完畢即1360左右,基督教經曆了五六百年發展,此時基督教已經分裂為兩派,一派認為耶穌隻是先知,不是神,更不是上帝的兒子,因為世界裡隻有一個神即上帝,這一派是天主教,歐洲貴族門閥都信仰天主教;另外一派對耶穌看法與天主教正好相反,這一派叫基督教,基督是耶穌的名字。
因此,華歐政商集團用法律規定葡萄牙、西班牙、法蘭西和意大利傳統領土上的人民信仰天主教,在意大利羅馬設立天主教總教堂,推舉並冊封天主教教皇,在轄區各地設立天主教教堂,按照教義教規舉行各種宗教活動;國家法律規定,法蘭西和意大利的新增領土上的人民信仰基督教,在小亞細亞的君士坦丁堡設立基督教總教堂,推舉並冊封基督教教皇,在轄區各地設立基督教教堂,按照教義教規舉行各種宗教活動。這一改革使羅馬、君士坦丁堡等城市逐步成為歐洲、地中海沿岸和中東等地區的區域國際文化中心。
要建立歐洲統一的民族觀念和國家意識,必須編造一套讓歐洲信服和引以為傲的宗教史、民族史和國家史。這就是歐洲熱衷於偽造自身曆史,篡改他族他國曆史的真實原因。
要編造這樣一部曆史,必須將影響歐洲曆史進程的因素全部去掉,如大月氏、匈奴、突厥、阿拉伯、中國等深刻印象歐洲宗教、民族及國家形成因素全部清除。對於華歐政商集團而言,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去中國化,把自己變成真正的歐洲人和歐洲主人!
由於從順塔國和東南亞剛剛來到歐洲的華人知識分子,他們非常精通中國曆史,因此他們接到華歐政商集團下達的,編寫獨立的歐洲宗教曆史、民族曆史及國家曆史的任務後,他們開始考慮怎麼天衣無縫的編造這些曆史。
最後他們想明白了,這個世界隻有中國有曆法即時間概念,隻有中國有從遠古到當今的各種曆史記錄,因此中國曆史時間軸線就是世界曆史的時間軸線。而歐洲的曆史隻是記憶曆史和口傳曆史,因此當時的歐洲曆史最多隻能記錄三代人即60年,這三代人都死後,60年前事情也就沒人記得了,因此這些學者隻要研究順塔國第一次考察和調研歐洲社會及經濟的文獻,以及華歐政商集團發展歐洲社會及經濟曆史,並按照中國曆史軸線,將華商到來之前歐洲的空白曆史補上,這樣歐洲的宗教曆史、民族曆史及國家曆史就都有了。
為了更好地去中國化,華歐政商集團決定廢除漢字和漢語,將拉丁文作為歐洲統一文字,將拉丁語作為歐洲統一語言,當時為了使拉丁語變得完備而豐富,華歐學者在拉丁語中補充了很多漢語詞彙,但是要把這些漢語詞彙全部去掉,拉丁語將變得粗俗而且沒用。幸虧華歐學者中有很多人精通東南亞的泰語、泰米爾語,以及中國越語、閩南語、客家語等漢語方言,因此將這些漢語詞彙改成東南亞語,以及中國越語、閩南語、客家語等漢語方言的發音就行了,反正拚音文字隻看到音標符號,任何人都不會聯想到對應的漢字!這樣羅馬uoa、君士坦丁堡junshitandingbao等歐洲人引以為傲的地名就誕生了,羅馬uoa在泰語中是形容男子“很帥、帥呆了”的意思,意大利男子常年航海打魚,因此他們肯定都是一身腱子肉,不帥才怪!君士坦丁堡junshitandingbao,君jun代表王者,士坦/斯坦sitan/shitan是突厥人對國家稱呼,丁堡dingbao是王城、首都的意思,因此君士坦丁堡的意思是:王國首都。
華歐學者創造新拉丁語後,歐洲將科學稱為science,漢語發言塞恩saien,這是一個泰語詞彙,在泰語中sai是好、正確的意思,相當於漢語中“有道理”,這就是科學的本意;這時期地中海一帶航海民族稱呼中國為賽諾/賽儂saino/sainong,這是泰語即古越語,,賽sai是好的意思,儂nong是老弟、弟弟的意思,賽諾/賽儂是“老弟!你好嗎?”,也許當時華歐人就是這樣跟他們友善地打招呼。蒙古語稱呼“大家好”為賽貝儂saibeinong,貝儂beinong是兄弟、大家的意思,因為蒙古語是鮮卑語的一種,鮮卑語屬於華夏語,泰語即古越語也屬於華夏語,因此泰國即越語和蒙古語有很多共同詞彙。
通過曆史編造、語言文字改造,歐洲有了光輝燦爛的宗教曆史、民族曆史及國家曆史,有了美妙、完備和寓意深遠的統一語言和文字。
從此,歐洲人的自豪感、民族和國家意識開始形成,西方世界挑戰東方世界的序幕,就這樣悄然拉開了!
/body/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