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來說不是我,而是你所熟知的那個席勒,小姐,我假設你未曾聽聞你的席勒教授曾在大學時期催眠了所有教授獲得了畢業資格?”
帕米拉僵成了一座石像。
席勒彎腰拾起了那隻山茶花,露出了一個微笑並說:“他們兩個似乎都在抱怨他們未曾走上同一條路,但那隻是當局者迷。”
“你認識的席勒教授在得知塔利亞可能會來到莊園拜訪他的第一時間,就讓他的管家找來了兩支有香味的花,並在上麵噴灑了恐懼毒氣,這是一種極端省時的能讓對方心神動搖的方法,他之前就用過。”
“並不是因為他隻能采用這種手段,而是因為他並不享受精神操縱和虐待的過程,隻是為了達成目的,如果可以的話,他會選擇把過程直接跳過去,但我與他不同。”
“因此在我上浮之後,我第一時間想要把這兩枝花處理掉,可惜的是,我剛把茶幾上的那一支扔到窗外,房頂上落下來的塔利亞小姐就正好踩在了花苞上。”
“我隻能說這位小姐的運氣不算很好。”席勒撚著花苞轉動了一下,又放在鼻子底下聞了聞,搖了搖頭。
帕米拉又咽了一下口水,有些小心翼翼的觀察著這位新席勒,她早就知道席勒有分離性身份障礙,隻是沒有親眼見過,而麵前的這位席勒給她的感覺與之前的席勒教授截然不同。
帕米拉所認識的席勒教授雖然很嚴肅,對於學生的要求也很嚴格,但那大部分是出於教師的職業觀和責任感,他的憤怒和寬容都有來源,行為模式是可以被理解的。
但帕米拉剛剛在樓上目睹的那一幕,塔利亞那徘徊在崩潰邊緣的精神狀態顯然正來自於麵前這位席勒,但他看起來根本就沒有目的,就好像他這麼做隻是因為有趣。
“等等,塔利亞換了個房間又待了那麼久,這種毒氣的效果應該不是很強了吧?那她怎麼還是……”
帕米拉沒忍住問出了聲,席勒拉開了單人沙發請她坐下,帕米拉也就如每一個哥譚人一般,在生命安全和好奇心的岔路口頭也不回的踩下油門直奔好奇心。
她專注的盯著席勒,等待她給一個答案,而席勒似乎也覺得揭秘過程很有趣,因此耐心的給帕米拉解釋。
總的來說,大致原理如下:
塔利亞運氣不好,來的太早,席勒沒有妥善處理掉花朵,導致傲慢噴在山茶花上的恐懼毒氣影響到了她,留下了恐懼的第一印象。
席勒在發現了塔利亞的反應之後,也沒有去糾正類似的印象,導致塔利亞持續不斷的從席勒身上感覺到危險,這刺激了她的危機意識和求生本能,也就導致她總是在一種應激的狀態下作出過激反應。
可席勒表現的好像什麼也沒做,營造出一種普通日常的環境,導致塔利亞的應激狀態在這種環境當中看起來笨拙又丟人現眼,完全像是在發瘋,不合時宜會刺激社交本能,而社交本能會讓人想要合群。
求生本能要求不顧一切的過激反抗,社交本能要求壓抑情緒沉默安穩,這兩種本能一直在不斷的打架,製造出極端的精神內耗,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狗哨效應”。
此類反應指的是,施暴者在長期的親密關係中找到受害者的弱點,故意戳中受害者的痛處,讓他在大庭廣眾之下發瘋,使受害者的求生本能和社交本能完全衝突,從而達到精神虐待的目的。
第(2/3)頁
第(3/3)頁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朋友麵前以開玩笑的口吻揭露你最為在意的短處,你生氣之後又說“不過隻是開個玩笑而已,那麼在意乾嘛?”
在同事麵前提出一個完全危害到人格和尊嚴的提議讓你去實行,當你生氣,他就說“我不過隻是提個建議而已,又沒有強迫你去做”。
在親戚麵前或有或無的提出你的某個缺點,你表達不滿,他就說“我也是怕你未來走彎路,聽不得彆人意見我就不說了”。
此種行為第一次出現,大多是有精神虐待傾向的施暴者在篩選受害者。
而避免成為受害者的第一條準則就是不要生氣,千萬不要怒火上頭衝上去理論,接著是注意不要反駁他們話語當中的任何一個點,避免陷入爭論。
比如麵對第一種情況,絕對不要憤怒的說“這是玩笑嗎?這明明是你……”,也一定不要冷冷的反駁“我可不覺得這是個玩笑”。
這是精神施暴者最期待看到的反應,類似的憤怒反應會直接告訴他們你被他們戳中了,那麼接下來他們就會沒完沒了的戳下去,看到彆人為他們的言行感到痛苦是他們的快感來源。
這個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攻擊,注意,不是反擊而是攻擊,放棄現有的話題,從另一個角度罵回去。
比如,麵對第一種情況可以直接說“你不會是想開玩笑吧?那你可真夠沒有幽默感的”,麵對第二種情況可以說“你這建議也太爛了,水平不行就不要提建議”,麵對第三種情況就說“你都走了這麼多彎路了,還好意思給彆人提意見?”。
態度一定要冷靜,語調一定要平靜,就好像你說的才是常識,好像你一直以來就是如此看待他的。
讓對方明白你是與他同樣的獵食者而非獵物,對方自然就會對你失去興趣。
而更進一步,如果能塑造出一種其實周圍所有人一直以來都是這麼看他的氛圍的話,對方就很容易惱羞成怒,反過來被你將軍。
就好比麵對傳銷,最好的方式不是去爭論這種方式能不能掙錢,而是直接進行人身攻擊,模式再好跟著你這種爛人就是掙不了錢,讓對方先惱羞成怒的跟你爭論他爛不爛。
對付死纏爛打的賣保險和推銷的也是一樣,產品千好萬好,我不買的理由也隻是覺得你爛而已,借錢也同理,有錢也能借,就隻是不想借給你而已。
一旦對方開始問“為什麼”以及“憑什麼”,就能很輕易的挑動對方的情緒,掌握主動權的就是你了。
將以上行為模式傳播至整個社交圈之後,基本就能完全杜絕有精神虐待傾向的爛人的靠近,但是要注意把握尺度,否則很容易變成精神虐待的爛人。
“你覺得塔利亞小姐最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席勒問道,帕米拉剛皺起眉思考,他就又補充道:“我並不是一位教授,所以彆覺得有壓力,你想說什麼都行,比如她應該在跳下來的第一時間把我揍一頓。”
帕米拉睜大了眼睛說:“真的行嗎?”
“雖然我不喜歡用特殊能力,但我還是有一些與人形生物搏鬥的經驗的。”席勒給帕米拉倒了一杯酒,並說:“算是正確答案之一,但風險頗高,所以不算滿分。”
“那標準答案應該是什麼?”
席勒笑了笑說:
“她應該直接罵我學藝不精,不然怎麼會把學生教成與異性約會卻給人下藥的流氓呢?”
帕米拉目瞪口呆。
此時此刻,她才意識到,塔利亞其實從頭到尾都是占理的受害者。
誒嘿嘿嘿
/body/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