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稍落,又有一人說道:“老話說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這當兵的可不就被那幫書呆子瞧不起嗎?”
這些武官子弟們一個個看似囂張跋扈,實際上在那群讀書人麵前,他們自覺抬不起頭來。
朱樉搖了搖頭,對著眾人說道:“吾輩大好男兒正是馳騁疆場,建功立業之時,保家衛國,守護一方百姓平安的正是我們這些軍人。”
“所以,我覺得當兵吃糧這件事,不但不羞恥,而且無上光榮。”
朱樉一點都不見外,將老頭子當年的名言挪用到了自己身上。
台下的武官子弟們,聽到朱樉這麼一說,紛紛在軍人這個群體裡,找到了歸屬感。
保家衛國,這是多麼光榮的一件事,在他們看來,更是一種身份的認同。
朱樉背著手,繼續說道:“現在大家該對軍人這個身份,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了吧?”
他一說完,台下的武官子弟們,人人都同小雞啄米一般點頭。
在他們看來,生下來就是軍戶,這是一個改變不了的事實。
朱樉微笑著,在台上吟出了李賀的那首詩。
“有詩雲: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朱樉的嗓音低沉,富有磁性。一陣抑揚頓挫,引得台下一片掌聲叫好。
朱樉笑著說:“我吟這首詩的目的,就是要告訴你們。撐起大唐盛世,正是那幫沙場搏命的軍人。可以說唐軍就是大唐的脊梁骨。”
隨後,朱樉又說起了前朝的事,他麵色沉重的說:“宋朝為什麼至始至終都偏安一隅,沒有完成天下的大一統呢?”
台下眾人屏氣凝神,等待著朱樉的回答。
“因為宋朝自建立那一天起,就選擇了重文抑武。上至官家,下至大臣都是一幫軟骨頭,遼人來了,他們割地賠款。金人來了,他們也割地賠款。”
“元人來了,他們還是割地賠款。難道宋人就沒有有骨氣的軍人了嗎?你們回答我。”
朱樉的話音一落,台下群情激動。
李恒高高舉起手臂,激動地喊道:“宋朝還有滿腔熱血的嶽爺爺。”
台下眾人附和道:“對啊,宋人還有中興四將。”
“還有宗澤,宗爺爺。”
“還有李剛也是個有骨氣的。”
“還有千古忠臣的文天祥,文丞相。”
“還有狄青,狄將軍。”
……
台下眾人一個個激動不已,喊出心目中偶像的名字。
其中有不少人,都是聽著嶽飛的傳說長大的。
朱樉滿意地點了下頭,對著眾人說道:“你們說的很對,宋朝有這麼多名臣良將,可是他們的官家,還是被敵人攆兔子一樣,最後被攆下了海。”
“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朱樉的提問,涉及到了這群武官子弟們的知識盲點。
他們茫然不知的,齊齊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