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隻要退休,就彆想父退子繼,人家直接從外麵招錄。
同時,隻要犯錯被人抓到了把柄,也是立刻開革,不留情麵!
而胥吏們,過去鉗製文官的手段,現在已經基本失效了。
因為,開封府可以直接從市麵上大量招聘吏員。
在提高了吏員待遇後,有的是人願意參考公考,以求一個溫飽,以求能在汴京城中繼續留著,等待元祐三年的飛龍榜的士人。
而這些人數量有多少?
成千上萬!
自慶曆興學運動以來,大宋大興州縣教育。
多少地方的發解試,都卷成了麻花。
你像是在江西路,常常一州幾千個人搶四五十個發解試的名額。
福建那邊更慘,出現過一萬人搶七十八個名額的慘劇!
地方上卷不過,那怎麼辦?
入京!
來汴京,學唐代前輩們投遞詩文,以求達官貴人賞識,然後如同二蘇一般,進入開封府府學。
開封府的發解試,那競爭壓力就小多了。
所以,汴京常年飄著幾千甚至上萬的外地士子。
這些人絡繹不絕的入京,大部分都是蹉跎數年後,失望而歸。
但,因為偶爾出現的奇跡。
使得來的,永遠比走的多。
正是這些人,推高了汴京的租房價格。
這些人,過去從未被人發掘過價值。
但如今,開封府靠著這些人,開始清理起自己內部的胥吏。
愛乾乾,不乾滾!
已成為了開封府很多文官麵對胥吏們的口頭禪。
而朝野內外,對此都是一片讚譽。
胥吏皆曰可殺!
對大多數人來說,能看到胥吏吃癟,比他們自己贏了死對頭還要爽!
而開封府能養得起這些公考招錄的吏員,就是靠著街道司的收益。
也正是因為,開封府頻繁的公考招錄吏員。
所以,附近州郡。
比如京西路、京東路、河南府、大名府的讀書人,如今正在不斷湧向汴京。
而街道司怎麼賺錢的?
就如韓絳現在所見這樣。
賈種民將整條禦街兩側禦廊下,可以擺攤的地方,都進行了撲買。
隻要給街道司交撲買的錢,街道司就允許你來這裡擺攤。
不止這禦廊如此,馬行街、大相國寺、桑家瓦子等地的攤位也是如此。
所有商販,都必須參加街道司的撲買,與街道司簽訂契書,然後在指定的地方經營。
亂擺攤的,一律視為侵街。
而侵街,依天子德音——實乃擾亂市容市貌,為百姓所苦,士人所惱之弊,固當革之!
為了整頓侵街的弊端,當朝官家,曾揮淚斬馬謖。
將一位國朝勳貴,徐國公的孫子下獄論罪,抄沒其家產!
天子都以身作則,拿著和皇室最親近的勳貴開刀了。
街道司,自然是奉聖旨而行王法了!
在天子德音指示下,街道司執法嚴格!
賈種民自己親自上陣,拿著棍棒巡街、監視,督促執法。
一旦發現侵街的商販,輕則沒收一切,重則被街道司的人拿著棍棒,打的滿地哀嚎。
除了撲買攤位收錢,街道司還收各個商鋪、正店、酒樓還有瓦肆勾欄的錢。
這錢的名目喚作‘物業錢’,包含了好幾項。
有所謂的‘垃圾錢’、‘衛生錢’、‘清街錢’等等。
你要不交也可以!
街道司的人,第二天就會將附近的垃圾、穢物,都堆到你店門口。
而交了錢,街道司確實乾活了。
賈種民以不到正常市價的六成,雇了數千名的婦人、老人,每天早晚,打掃汴京街道,收拾垃圾,然後通過軌道運出城去,填埋到那些因為取土燒瓷等活動而挖出來的大坑裡。
在賈種民的這些作為下,汴京城的市容市貌,煥然一新。
主要街道,再也沒有垃圾遍地,汙水橫流的場麵。
交通也大大改善,很少再出現太平車一堵就是半個時辰、一個時辰的事情了。
有意思的是,賈種民做這個事情,禦史台的烏鴉們,純當沒看到,不發一言。
韓絳知道,這是因為街道司同時還負責著,官員官署、官舍、官廨門口的清掃與垃圾轉運,並向官員廉價提供包括但不限於漿洗衣物、修理家具、清理家宅等服務。
所以,街道司的名聲,在士林中很好。
好多人都稱讚,賈種民是士大夫中的楷模,是君子人物。
而烏鴉們的自我定位,從來都是很準確的。
為‘民’請命!
既然士林都說賈種民是楷模,是君子。
同時官家也比較欣賞和喜歡對方。
那麼就沒必要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了。
想著這些事情,韓絳聽到了不遠處的禦廊下,有著熟悉的鄉音在叫賣:“熏雞,正宗的潁昌熏雞,專門從潁昌熏製後,運入京中的上好熏雞……”
韓絳的鄉愁,頓時就被勾了起來。
他雖祖籍是真定的,但祖輩就已經遷居開封府。
而他父親常年在潁昌為官,包括他在內的兄弟,基本都是在潁昌度過的童年。
故此,韓絳在告身上寫的本貫是:潁昌府長社縣。
勒住馬兒,韓絳將一個元隨喚到身邊,囑咐對方:“且去為老夫買些潁昌熏雞來!”
他自是在家中吃了些東西,才來上朝的。
可他已經老了,吃不下多少東西。
而大朝會又是需要站在殿中一直到結束,還需要進行各種繁瑣的禮儀。
正好,遇到有人在賣潁昌熏雞。
而他年輕的時候,最愛吃的就是潁昌的熏雞了。
如今,已許多年沒有嘗過潁昌的熏雞味道了。
是該好好嘗一嘗了。
元隨領命一聲,便跑步去到禦廊下。
韓絳則騎著馬,帶著人繼續向前。
遠方的宣德門下,數不清的燈籠,高高掛在城樓下,城樓上,更燃著篝火,將那宣德門映得如同白晝。
而遠遠的,宣德門下排隊的文武官員們乃至於外戚、勳貴、宗室成員,看到韓絳的隊伍,都已自動自覺的避讓到一旁。
這就是大宋宰相的威權!
上朝,禮絕百僚!
在道,群臣避道!
除了天子和兩宮外,哪怕是皇子,在宰相麵前,也需要避讓,需要行禮,需要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