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齊之兵固然孱弱。”
“可領兵之將卻是我大秦長安君!”
“有我大秦長安君統帥,燕、齊之士亦可為虎狼!”
趙王偃撐起尾羽,顯露出趙國最為強硬的一麵。
但姚賈的問話卻直指趙王偃最為擔憂的問題。
同樣一群士兵交給不同的將領統帥,背靠不同的國家,戰鬥力可謂天差地彆!
就如韓國士卒在被韓國將領統帥時戰鬥力不過爾爾,可當韓國士卒作為援軍為他國大將指揮時,戰鬥力卻可謂當世強軍!
燕、齊二國的單兵素質並不差,若是交給嬴成蟜訓練半年,再由嬴成蟜掛帥,與王翦左右合攻,趙國真扛不住!
畢竟李牧對戰王翦已經很艱難了。
在廉頗已走、龐煖過世、扈輒戰死的現在,倉促間趙王偃很難找到一名有資格對戰嬴成蟜的統帥,去率領劣勢兵力抵抗來自內黃方向的進攻。
但趙王偃麵上卻隻是輕笑:“長安君?黃口小兒罷了。”
“我大趙悍將何其多也,寡人豈會懼於長安君之名!”
“倒是秦王,果真繼續與我大趙鏖戰?”
“秦國的糧食,還夠嗎?”
姚賈鼓噪著秦國強橫的武力和充沛的兵員。
但趙王偃卻直指秦國麵臨的窘境。
秦國確實還能組織出大量兵員用以進攻趙國。
但秦國的糧食跟不上了!
燕國雖然允諾會贈糧予秦,可秦燕之間隔著趙國疆域,除非秦國從靈丘一路打到武遂,否則燕國的糧食不可能運給秦軍食用。
而今秦國的糧食僅能維持現有兵力一個半月。
算上回程時間,四十天之內秦軍必須撤退,否則大軍再無糧草可食!
第(2/3)頁
第(3/3)頁
姚賈沉聲道:“秋收在即,我大秦仍有女子老弱可收秋糧。”
“秋糧一至,我軍糧草無憂。”
“至於明歲之糧,待我大秦攻破趙國之後,趙之糧便是秦之糧!”
趙王偃給郭開使了個眼色。
郭開心領神會,怒聲道:“秦國以為可於一歲之內滅我大趙?”
“那便戰!”
“請姚大夫即刻回返鹹陽稟告秦王,我大趙無懼死戰。”
“待到明歲,秦趙唯有一者能存!”
“本相倒是要看看,究竟是秦滅我大趙,還是我大趙滅秦!”
傅抵等將領再次齊呼:“滅秦!”
姚賈昂然而呼:“我大秦長安君一個月滅故韓,四個半月滅故魏。”
“郭相以為我大秦長安君滅趙可需半年乎?”
“隻是我大秦此戰並非是為與趙開戰,故而與趙講和而已。”
最後一句話一出,姚賈的氣勢就弱了。
但姚賈也沒辦法。
畢竟留給秦國的時間不多了!
趙王偃抓住機會,當即開口:“既然秦王有意求和,寡人自無不可。”
“魏王早已承諾將陽晉、乘丘二城贈與我大趙。”
“秦當歸還我趙國城郭,否則我大趙必不休戰!”
從得到燕國退軍戰報的那一刻起,趙王偃就知道即便秦趙雙方都恨不能今天就滅了對方,但兩國都打不動了!
和平已是必然。
下令征兵、決心死戰等一係列命令都不過是趙王偃壯出的尾羽。
去諷刺姚賈的出身和過往也不是趙王偃沒素質,而同樣是為了打擊姚賈底氣、表明趙王偃不屑和談、謀求談判主動權所做的準備工作。
這一切都是為了趙王偃能以最強硬的氣勢逼迫秦國同意趙王偃提出的和平條約。
而今,趙王偃終於圖窮匕見!
姚賈怒而駁斥:“我大秦乃是意欲與趙國和平共處,卻非是戰敗之國。”
“我大秦不可能割讓城池以求和平!”
郭開無縫接過戰場:“陽晉、乘丘歸屬大趙,乃是趙、魏之約。”
“秦固然滅魏,然秦卻持魏王令接收故魏各城。”
“既然秦國承認魏王之令,便該承認陽晉、乘丘乃是趙土!”
姚賈正聲道:“若趙王有意取陽晉,大可發兵去攻。”
“我大秦長安君就在陽晉等著王上!”
邯鄲宮之內,群臣爭論不休。
趙王偃卻不再開口。
趙王偃所要表明的態度和鋪墊、決意都已經表達完了,接下來那些細枝末節的談判工作都是臣子們的事情。
趙王偃隻是端坐於高台之上,疲憊而無力的看著大殿外的天空。
好想去女閭整點仙丹啊!
秦王政十四年,嬴政令姚賈出使四國,三年之後,姚賈功成而回,拜為上卿。所以在當下時期,姚賈名聲尚不顯,官職也隻是大夫級彆。
pps:關乎邯鄲宮的名稱,芝士糾結了很久。邯鄲宮在曆史上沒有留下其正式名稱,但邯鄲宮下的土台可以確定名為龍台,書友們覺得要用龍台來替換掉邯鄲宮這個稱呼嗎?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