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士們識文認字,便可看懂我大秦命令,而非是聽當地豪強的隨意曲解。”
“至於識文認字便可觀百家典籍更是荒謬!”
“若其有資財可得百家典籍,無須軍法吏教授亦可識文認字。”
“經軍法吏教而識文者,又有多少餘財去購諸多典籍?”
“故而本公以為,長安君之諫絕非動亂之源,實乃大治之根!”
魏繚入秦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對軍隊進行改革。
讓僅憑一腔血勇而勝的大秦將士們學會軍略、陣法等先進的軍事理念。
相較於教導一群不認字的將士,教導認字的將士們以軍略陣法顯然更為輕鬆。
嬴成蟜所諫的軍校製度與魏繚的軍隊改革可謂相輔相成,甚至可以共生發展!
所以魏繚也旗幟鮮明的站在了嬴成蟜身旁。
嬴成蟜緊跟著開口:“商君諫愚民。”
“然,愚民為何?”
“統一思想以馭民!”
“單純壓製黔首,令得黔首不認字、無法讀書便是愚民嗎?”
“大謬也!”
嬴成蟜沉聲道:“本君以為,思想亦是戰場,置之不理不可勝。”
“隻因這片戰場我們不去占領,敵人就會占領!”
“唯有將我大秦的思想硬塞進所有黔首的腦子裡,讓黔首不得不一直圍繞我大秦的思想去思考,而無暇思考其他思想,甚至無暇自我思考,方才是對黔首思想的全麵占領。”
“方才是真正的馭民之術!”
嬴成蟜說的就是漢朝!
自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起,漢朝就形成了事實上的思想壟斷,所有黔首能夠接觸到的書本皆經曆過朝廷的篩選。
第(2/3)頁
第(3/3)頁
而若是想要封侯拜將、升官發財,更是需要從小就開始學習儒家指定教材。
開民智的‘智’不一定僅指讀書認字,愚民的‘愚’也不一定需要讓黔首不識字!
李斯斷然道:“莫說長安君此言對錯與否,此舉本就不可能做到!”
“莫說我大秦,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能力去數年如一日的教授黔首,將朝堂的思想儘數塞給所有黔首!”
“長安君太過異想天開!”
嬴成蟜笑了笑:“然,李廷尉無法否認本君所言。”
“待到他日我大秦國力昌盛,我大秦為何不能行此舉?”
“便是現在,李廷尉依舊以為愚民便是令黔首不能讀文乎?”
李斯很想詭辯以駁。
可相較於立足於外客立場為外客爭取利益,李斯更在意的是嬴政的看法。
所以李斯隻能無奈拱手:“本卿受教!”
“然,若欲大興教化,其中所廢資源頗多也!”
嬴成蟜解釋道:“所以本君才令得不更爵之下的將士在軍中學習,而大夫爵並以上者於軍校學習。”
“於軍中學習之際,無須另有任何花銷,隻需軍法吏再辛勞一些,我大秦可贈肉食、糧食以慰軍法吏之苦。”
“而高爵者來軍校學習亦無須我大秦承擔什麼花銷,由高爵者自付即可。”
“若是操作得當,我大秦或許還能從中有所收益!”
大夫爵每年有兩百五十石的歲俸,其收入可謂不菲。
承擔在校期間的開銷對於他們而言算不上什麼負擔。
李斯卻搖了搖頭:“學習所需之費,非隻飲食並法吏。”
“刻刀、竹簡等物亦需良多。”
“錢糧可由有爵者之歲俸解之,然,刻刀、竹簡從何而來?”
“便是可以錢糧購之,卻亦需諸多人製之!”
“我大秦本就疲敝,實無力再抽出太多人力以製此物。”
嬴成蟜心一橫:“此事交由本君負責!”
李斯微怔。
嬴成蟜的封地頗多,若嬴成蟜發封地之力,允許各食邑之民用竹簡和刻刀交稅,那嬴成蟜還真能擔的起軍校所需的各類資源!
但,若是嬴成蟜付出的如此之多,那這軍校究竟是大秦的軍校還是嬴成蟜的軍校!
李斯正欲開口,嬴政卻已頷首:“既然王弟有此擔當,寡人怎能不允!”
“寡人為政至今亦深感我大秦官吏之匱乏。”
“為達寡人並諸位愛卿心中所願,培養更多的官吏實乃勢在必行之舉。”
“軍校之策,甚得寡人心意!”
“然,既是大夫以上者方可入軍校學習,軍校人數必定不多,無須於各郡開設。”
“故而寡人以為,僅於鹹陽設立一處軍校即可。”
嬴政如此言說,便是已經同意了軍校之策,隻是細節方麵還需商討。
嬴成蟜想了想,也拱手道:“王兄所言甚是。”
嬴政欣然而笑:“傳寡人令!”
“令將作少府於渭水河畔修築大秦軍校。”
“擢長安君公子成蟜為軍校令,秩兩千石。”
“令長安君公子成蟜儘快擬定軍校之製,上呈朝堂!”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