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秦王政十二年四月五日。
內黃城,東城門樓。
眺望著城外秦軍,將軍傅抵眼中儘是沉凝。
身為當今趙國屈指可數且常年戍邊的將領,傅抵能力並不差。
李牧又不時傳來軍報、調整傅抵的戰略規劃,令得傅抵即便以半數於敵的兵力據守內黃城而抗蒙武,也遊刃有餘。
但隨著嬴成蟜率十一萬大軍而來,傅抵輕鬆不起來了。
偶爾大腦放空之際,傅抵甚至會冒出來一個想法:他有資格讓嬴成蟜給他準備一尊棺槨嗎?
“將軍!”一名傳令兵匆匆登城,雙手奉上一枚竹筒:“請將軍接王令!”
傅抵回過神來,趕忙拆開竹筒、倒出竹簡。
掃視著竹簡上的文字,傅抵微微皺眉:“大王不準備將此番征募的將士並邯鄲衛兵交付我軍。”
“但好在大王隻令我軍再戍守兩個月。”
“兩個月後,我軍可以撤向肥城,與邯鄲守軍合兵,集結全數兵力阻截秦軍!”
傅抵本就不覺得趙王會把拱衛王宮的兵力交給他。
畢竟,疆域淪喪了還能再奪回來,大王死了可就不能複活了!
但當傅抵得到了趙王的確認,依舊略顯失望。
同為大王,你咋就不敢像秦王政那樣拚一把呢!
副將顏聚鬆了口氣:“內黃諸城堅,若隻是戍守兩個月的話,對於我軍而言壓力不大。”
“現在末將唯願武安君能迅速攻破鹹陽城,以便於儘快回援我軍。”
“若是武安君遲遲不能攻破鹹陽城,便是我軍後撤肥城與邯鄲守軍合兵,此戰亦難矣!”
趙軍已經抵近了鹹陽城前的最後一道防線,秦軍也已抵近邯鄲城前的倒數第二道防線。
此戰孰勝孰敗,拚的就是秦趙兩國的矛與盾。
哪個國家率先攻破敵國都城,哪個國家就能獲得勝利!
相較而言,趙軍承擔的壓力比之秦軍能輕鬆些許。
傅抵提在心口的氣卻仍放不下:“堅守兩個月,並不輕鬆。”
眺望著城外那些忙忙碌碌擔土往來的齊軍,再看看堵在內黃城四門之外的秦軍,傅抵的聲音滿是沉凝:“若隻是對戰將軍蒙武所率的三萬餘兵馬,本將自信可以完成王令。”
“但秦長安君卻已率十一萬兵馬參戰。”
“世人皆知,秦長安君尤善速戰。”
“唯一一場耗時良久的鄂城之戰卻也為秦長安君補充了十餘萬兵力,為速破闔閭城做出了準備。”
“若是論及從鄂城至闔閭城這縱闊千餘裡的大戰,秦長安君戰速尤快!”
傅抵收起軍報,眼中有些無奈:“大王卻令我軍戍守兩個月!”
“秦長安君滅韓才用了多久?”
“不過半個月而已!”
僅憑一萬七千餘兵馬,去擋住嬴成蟜率領的十四萬一千餘兵馬,還要堅持至少兩個月!
傅抵很想問問趙王。
他怎麼擋?
你行你上啊!
顏聚溫聲寬慰:“故韓如何能與我大趙相提並論?”
“便是故魏、楚軍依舊遜我大趙銳士遠矣!”
“昔秦長安君每至一城,多當日襲城、當日破城,亦或是立刻開始猛攻,數日下城。”
“然秦長安君至內黃卻不曾攻打城池,而隻是修築土牆意欲困住我軍。”
“想來秦長安君同樣對我軍頗為忌憚,不敢與我軍鏖戰,隻敢困死我軍。”
“兩個月後,我軍便可全軍離城,擇一薄弱處穿鑿而出,揚長而去。”
“令得秦軍徒呼奈何!”
“將軍也可憑此一戰勝秦長安君,威震天下啊!”
第(1/3)頁
第(2/3)頁
顏聚熟稔的說著好聽話。
但傅抵對自己的能力和名聲都有著很清晰的認知。
傅抵冷聲發問:“顏將軍此言,顏將軍自己信嗎?”
顏聚微怔:“這……”
傅抵堅定的說:“本將在天下間確實略有薄名,亦是我大趙上將軍。”
“然,本將比之龐將軍何如?”
“昔秦長安君不過是第二次上戰場,便膽敢對龐將軍狂追不休、狂攻猛打,最終逼死了龐將軍。”
“如此意氣風發之人怎會懼於本將之名!”
“秦長安君必定有詐!”
“隻是本將至今仍未發覺而已。”
聽說嬴成蟜要來,傅抵就將守夜士卒的數量提高了三成。
嬴成蟜所部抵達後,傅抵直接將守夜士卒和巡邏士卒翻了一倍,更是禁止除顏聚之外的所有外客靠近城門,拒絕了所有麾下將領的出征請求。
緊閉城門、堅守不出!
同時令城外斥候加大查探力度,偵察嬴成蟜所部可能做出的布置。
然而時至今日,傅抵沒有收到任何有價值的情報,也不曾發覺秦軍有任何異動。
秦軍好像就隻是在不斷的挖土、夯土、挖土、夯土,準備圍困內黃。
這完全不符合嬴成蟜以往戰術和此戰戰略需求的打法,讓傅抵心中的不安愈發濃重!
見傅抵不喜歡聽馬屁,顏聚話鋒立轉:“或許,是因為長安君此戰麾下兵力過於孱弱?”
傅抵看向顏聚:“顏將軍何出此言?”
顏聚坦然道:“當今齊軍少訓練又薄賞賜。”
“無戰力!無戰意!無戰心!”